趙浩宇
摘要:互聯(lián)網為多數民眾帶來了便利,但是在享受便捷的數字化服務的同時,居民的網絡信息安全也面臨著重大挑戰(zhàn)。個人信息安全不僅會影響到居民正常的日常生活,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會對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近年來,因個人身份信息泄露造成的財產損失和安全危機屢見不鮮,由此可見,大數據時代變幻更迭的今天,更加需要社會對網絡信息安全的維護予以關注。
關鍵詞:信息時代 大數據 法律保護 信息安全
財產被無故轉移、身份信息被盜用等問題頻繁出現都是網絡信息安全保護不及時所造成的,這些問題也跟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而加劇。不得不說,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讓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由此所導致的信息安全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大數據時代法律的重要意義
就目前來說,國內在互聯(lián)網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措施上,主要利用法律途徑來實現,旨在通過相關法律條例的制定來加強對網絡環(huán)境的監(jiān)管。最為常見的安全隱患則是安全信息的泄露,其泄露方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部分運營商在管理疏漏的情況下對用戶信息保護不當造成的泄露,但現如今更多的商戶在管理層面相比之前有了較大的改善。
第二,用戶在進行第三方溝通時,消息被竊聽者偷取,這一種盜取方式一般以群體為主,會出現的幾率極小。
第三,用戶在瀏覽部分網站的時候,造成個人信息的流失。不法分子監(jiān)護盜取用戶個人信息,從事非法活動,對他們造成財產和名譽的雙重損失。
針對這三種情況,需要結合國內網絡信息保護的立法現狀,以此來完善有關的法律保護。
二、網絡信息安全的立法現狀
現如今,國內暫時還沒有出臺針對性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也就是說,在法律制定的規(guī)范度和準確度上面,都仍舊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而實現個人網絡信息保護的方式,主要是利用《憲法》、《刑法》等法律條款。《憲法》當中明確規(guī)定:除了威脅國家安全或者是查詢犯罪記錄之外,任何人不得干涉公民的通信隱私和自由。這對民眾個人信息的保護作了明確規(guī)定,從根本上保證大多數人的網絡信息處在一個安全的狀態(tài)。《刑法》則更加針對違法分子,在面對網絡發(fā)展,信息盜取現象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國家針對這些情況,對盜取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并對有關的罪名、罪狀進行了合理補充。另外,對幫助信息盜取者來危害公民身份信息安全的,也將予以嚴厲的處罰。所以說,雖然國家暫時還沒有出現針對網絡信息安全的有關法律,但是在部分法律條款中都對公民的網絡信息安全采取了保護措施,并且盡可能的保護了更多人的權益不受損害,營造了一個更加良好的網絡交流環(huán)境。
三、如何利用法律加強網絡信息安全
(一)完善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條例
面臨個人網絡信息安全所存在的問題,有關立法部門應當予以積極重視,這種重視不僅僅局限于加強監(jiān)管,還包括制定和完善網絡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guī),創(chuàng)建穩(wěn)定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利用以往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類似案件來劃分個人信息所囊括的范圍,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相應的網絡信息安全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還需要把被侵犯程度進行一個簡單區(qū)分,在出臺相關的法律條款之前,立法人員應該對大部分案例做出充分了解和研究,學習他國在網絡信息安全法律保護中的優(yōu)異成果,做到推陳出新。這樣才能夠保證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公民的網絡信息產生泄露的情況,也才可以從根本上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二)監(jiān)督網絡運營商和工作人員
公民個人信息的流失在很多情況下是由于某些運營商的疏漏和工作人員的有意泄露所造成的。他們作為用戶,不能及時關注到自身的安全信息是否得到有效的保護,這就導致在使用不同網絡軟件或者登陸某些網站時,個人身份信息在不知不覺中就泄露了出去。要想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良好的網絡信息環(huán)境必不可少。因此,審查監(jiān)督部門需要加強對有關的信息行業(yè)進行合理有效的監(jiān)督,使得網絡運營商在收集用戶信息的時候,避免波及到用戶個人信息的流失,而網絡信息公司在運營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員工管理,防止他們盜取用戶的個人信息來從事非法的商業(yè)活動,沒有經過當事人同意的個人身份信息是不允許任何個體或團體進行盜用的。
(三)優(yōu)化網絡信息的流通過程
除了個人信息被網絡信息行業(yè)泄露之外,用戶在進入網絡環(huán)境中,也很有可能會被竊取信息,在使用互聯(lián)網的過程中,個人信息安全登陸或注冊的同時,用戶的個人身份信息也會遭到泄露。所以,在已經具備完善的網絡信息安全的法律規(guī)定之后,還需要對網絡信息的流通過程進行監(jiān)督,這樣,不僅保證信息操作者擁有合法授權,在運操作過程中也會更加小心;而且,在出現問題之后,監(jiān)察部門也能快速找出侵權者,并及時泄露信息的情況告知給用戶。網絡信息安全的維護不能僅僅依靠法律和政府,在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下,公民也要具備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不能忽視自身身份信息的重要性,盡量少進入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網站,避免身份信息遭到泄露。
四、結語
雖然國內重要法律法規(guī)中已經開始重視個人信息的保護,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有關立法部分應該從借鑒的層面出發(fā),將網絡信息安全的建設提上日程,除此之外,監(jiān)管部門也需要加強對網絡市場的監(jiān)管,從根本上避免違法犯罪分子有機可乘。作為用戶而言,在使用互聯(lián)網中需要涉及個人身份信息的時候,需要尤為注意,增強自身的信息保護意識,為建設安全和諧的上網環(huán)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秦興宇.我國網絡信息安全的法律保護現狀與完善建議[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2,(01).
(作者單位:河南平頂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