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芳
摘要: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也加快了改革步伐,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既要流利、正確的朗讀課文,還要做到感情豐富、抑揚頓挫。但是當前小學生朗讀能力不強,存在著語氣生硬、唱讀等情況,因此需要教師重視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提升朗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57-01
朗讀能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了解,同時也能促使學生提高寫作水平以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朗讀是指學生發(fā)聲的閱讀,在朗讀過程中逐漸理解文章的內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大對小學生朗讀的重視力度,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與語言能力,而且也能陶冶學生的情操。
1.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小學生沒有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直接講述課文的內容,而學生所做的就是傾聽和自己的理解。教師告訴學生怎么樣去學習,學生只需要按照教師講的方法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就可以。尤其是在課文的朗誦方面,學生完全是沒有感情的朗讀,這就難以達到朗讀教學的目的。
1.2 教師忽略朗讀指導。盡管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很多的教師已經真正地體會到了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卻沒有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專業(yè)的耐心的指導。教師只是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進行誦讀,但是并沒有給予合適的感情指導。學生在誦讀的時候就會因為缺乏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感情理解的不透徹而達不到教學的要求。
2.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應對策略
為了有效提高小學生語文課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強化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效果。
2.1 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激發(fā)朗讀興趣。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全身心融入其中,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情感的體會。教師在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的過程中,先要用語言生動描述環(huán)境,帶領學生走進想象的世界,深入理解課文內涵。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具體的環(huán)境,通過圖片、視頻、聲音等展示真實情景,讓學生產生直觀的感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幫助學生輕松理解課文的情感與主旨,這樣學生既可以正確理解文章,還實現了朗讀水平的提升。例如:在課文《巨人的花園》教學中,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頤和園的喜愛之情,教師要通過朗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為讓學生有感情朗讀,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頤和園的優(yōu)美景色,讓學生對頤和園產生一個直觀的印象,并為學生播放游覽頤和園的視頻,增強學生視覺與聽覺上的感受。接著教師要帶領學生朗讀,學生因為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讀起來也更加充滿情感。
2.2 充分運用多樣化的朗讀方式。朗讀具有多樣化的方式,雖然不同的朗讀會體現出自身的優(yōu)勢,但在教學當中必須注重下述幾點:
(1)范讀僅僅是一種領讀,所起到的是一種作為示范的作用,但是并非是讓學生來進行完全的模仿,因此,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通過自我的朗讀來進行感悟與體驗,并以此來獲得知識。
(2)應在不同的教學流程當中來安排多種形式的閱讀,當然,也并非是循序漸進的完全來進行運用,例如可按照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來調整一下教師的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3 合理進行想象,增強情感體驗。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美文佳作,極具意境之美,這些美一般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需要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學生只有大膽進行想象,才能樹立形象感,并產生情感。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除了要從語感出發(fā)以外,還要對具體形象進行感知、聯想和想象,這樣可以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在課文《鳥的天堂》教學中,作者巴金先生介紹了他與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謂,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大榕樹與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課文中描寫了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這些都需要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進行想象,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與贊美之情。這樣學生朗讀才會有所收獲,牢固掌握所學知識,情感體驗也得到了增強。
2.4 教師引導學生讀思結合。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并不是只要讀出來就達到要求的,期間必須保證自己的閱讀的語音和語調必須正確,不能出現太多的錯字。當然,出現一定的失誤是正常的,但是教師要做好糾正的工作,對于學生的錯誤一定要及時的給予規(guī)范。教師在選擇學生朗誦的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中蘊含的感情,在學生朗誦的時候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文章帶給人的情感體驗。例如:在進行《小小的船》這一課文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利用身邊的一些多媒體設備播放相應的動畫,讓學生感受到詩歌所描繪的畫面,深入的體會其所表達的感情。之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閱讀《小小的船》這首歌曲,學生一邊進行朗誦一邊想象詩歌中的場景,更能深刻的體會其感情。
3.結語
朗讀教學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和質量的重要途徑,需要根據文本的類型、教材的內容、學生的特點,科學的設定朗讀教學目標,做好朗讀素材的處理,對小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從而不斷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輝.關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11):179.
[2] 張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現代交際,2016,(9):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