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其內(nèi)
這篇課文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xiàn)梁任公的一些特點,并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作者擷取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gòu)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潔,意味深長,精彩紛呈,對老師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敘述描寫中。
下面概括各個部分的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課文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述演講的一些背景,為寫演講作鋪墊。從這些簡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領域和學術領域都是能人、高師。以政治業(yè)績?yōu)榕阋r,突出其學術上的威望和影響。意謂此等能人、高師演講,必定是有分量的。此處為下文具體描寫演講情景作鋪墊。
第二部分(第2段到第9段):描寫這次演講的主要情況。這是文章的主體,占了大量篇幅。
第2段寫梁任公的演講稿,是通過物件寫人,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作風、修養(yǎng)。行文至此,尚未開始描寫演講,所以也可以將這一段歸并到第一部分,作為演講的又一背景,成為演講的又一鋪墊。
第3段交代演講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人物有老師梁任公和學生,包括作者),并描寫梁任公的形象。描寫形象又著重于表現(xiàn)神采,展現(xiàn)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范。至此演講仍未開始,作者先描寫梁任公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給讀者一個具體的人物形象,讓讀者在腦海中帶著這一形象,來欣賞以下各段梁氏演講過程。
第4段寫梁任公的奇特的開場白,及他的語音語調(diào)?!皢⒊瑳]有什么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的開場真是聞所未聞,足以見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氣質(zhì)。這是文章中一個亮點。
以下數(shù)段正式寫梁任公講課,列舉他的講課內(nèi)容,他的背誦方式,他興之所至近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講的效果(梁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學生感動,對文學發(fā)生了愛好)。這是梁氏講課富有感染力的又一種表現(xiàn),也是接續(xù)“開場白”后的更加深入細致的精彩描寫。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點明梁任公作為學者的主要特點,結(jié)束全文。
總之,本文精彩紛呈,高潮迭起,開篇寫梁任公的政治和學術的影響,寫梁任公的演講稿,都是為渲染氣氛,為后面人物出場鋪設背景,為后面的精彩紛呈蓄勢;人物登場亮相,氣勢不凡,已經(jīng)頗顯描寫之精彩了;梁氏獨特的開場白,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堪稱文章的一次高潮;接下來直接描寫梁任公的演講,由《箜篌引》過渡到成本大套地背誦時用手指敲打禿頭,也是精彩的一段;再往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又張口大笑,大汗淋漓,狀極愉快,都是精彩的描寫,表明當時的課堂氛圍達到高潮,文章本身也自然達到高潮;精彩呈現(xiàn)過后,文章戛然而止,留下一些余味,梁任公的生動表現(xiàn)還留在讀者的腦子里。
本文選材很講究,寫片段的記憶、片段的印象,如同攝像,只選取幾個精彩的鏡頭,集中表現(xiàn)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的全面、完整、連續(xù),也沒有拖沓的敘述和描寫。這種寫法可以稱為白描。白描看似簡易,其實不然,而白描運用如此精彩更不容易,只有高手能輕巧為之。
本文的語言簡練、傳神。沒有一句多余的話,句子都不長,作者似乎在語言運用上有一種自覺的節(jié)制,也就是說用較少的文字來表達更多更豐富的內(nèi)容。但語言簡練,不等于語言貧乏,以形貌描寫為例,“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寥寥數(shù)語,都是平常字眼,但集合成文,人物的外貌和內(nèi)在精神立刻現(xiàn)出;再有,文章后面寫梁任公演講完后,“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僅兩句話,極富形象感,值得認真回味;文章最后說:“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于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經(jīng)歷,筆而記之。”行文至此,節(jié)制感更加明顯、突出。但是為了傳神,有些描寫還是稍微多花了筆墨,如對梁任公的演講稿的描寫,對他的開場白的描寫,對他背誦古詩文的描寫就是例證。能將簡練與傳神良好地結(jié)合,是梁氏文章語言運用的主要特色。
出乎其外
1.本文中的梁任公有什么特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如何品味對梁任公的外貌描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本文的情感表達有什么特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梁實秋論散文
散文對于我們?nèi)松年P系,較比韻文更為密切。至少我們要承認,我們天天所說的話都是散文。散文也有散文的藝術。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種翻譯。把我們腦子里的思想情緒譯成語言文字。古人說,言為心聲,其實文也是心聲。頭腦笨的人,說出話來是蠢,寫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說話固然真摯,寫成散文必定情致纏綿;思路清晰的人,說話自然有條不紊,寫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類推。散文是沒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時也是最不容易處置的,因為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絕無隱飾的可能,提起筆來便把作者的整個的性格纖毫畢現(xiàn)的表示出來。
散文的藝術便是作者的自覺的選擇。福樓拜是散文的大家,他選擇字句的時候是何其用心!他認為只有一個名詞能夠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個形容詞能夠描寫他心中的一種特色,只有一個動詞能表示他心中的一個動作。在萬千的字之中他要去尋求那一個——只有那一個——合適的字,絕無一字的敷衍將就。他的一篇文字是經(jīng)過這樣的苦痛的步驟寫成的,所以才能有純潔無疵的功效。福樓拜致力于字句的推敲,也不過是要把自己的意念確切地表示出來罷了。至于字的聲音,句的長短,實在都是藝術上所不可忽略的問題。
參考答案
1.作者對梁任公的特點不是抽象的概說,而是具體化為各種表現(xiàn),有形貌特點,表情特點,聲音特點,動作特點,氣質(zhì)特點,講稿特點等,可以籠而統(tǒng)之概括為:才華橫溢,博聞強記,修養(yǎng)良好,開朗直爽,認真細致,風趣幽默,謙遜而自負,穩(wěn)健而瀟灑。
2.對梁任公的外貌描寫:“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蔽淖植欢啵軅魃?。可以分兩層:前一層寫身材、肖像、衣著,后一層寫精神氣質(zhì),也就是說既寫實相又寫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點,又略有夸飾。“風神瀟灑”“光芒四射”就是夸飾,表達學生對老師的由衷的贊美之情。
3.本文是敘事散文,既有充分的敘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對梁任公的情感有敬仰之情、欣賞之情、贊美之情。本文的情感表達有三種表現(xiàn):
一是直接的表達。如開篇“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先生懷著無限的景仰”,說的是當時的青年學生的景仰之情,其實也代表作者的心情;“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強烈多少倍”,表達了欣賞、贊嘆之情;“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是總的概括和贊美,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極高的評價。
二是半直接半含蓄的表達。有時表達一種心情,不是直抒景仰贊嘆之情,如開篇“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等。文章既敘事又寫心情,表達了一個聽課學生對講課老師的崇拜之情。
三是完全含蓄的表達。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沒有表露作者心情,但讀者仍能從這些描寫中體會到作者的一種心情、一種感情。另外,本文標題是“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以學生之輩分稱其為先生,這本身就是表達一種尊敬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