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靜靜
(合肥市習友小學 安徽合肥 230001)
在這個信息技術瞬息變化的時代,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也逐漸引入了一些新鮮的信息技術手段,比如多媒體課件、視頻動畫等一些直觀的教學資源,一定程度上給小學閱讀課堂增添了色彩,改善了課堂氛圍,提高了英語閱讀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校積極性。但是,學生的認知存在個體差異,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存在較大的差異,而且每位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師的教學方法很難全面實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必須促進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jié)合,針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使課前、課中、課后成為一體,向多元化、開放式教學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課前積極主動預、課堂上更有效地學習和課后更加個性化地拓展鞏固。
小學生接觸英語的途徑很多,如聽英語兒歌、看英語動畫等,而閱讀是積累詞匯、內(nèi)化吸收語言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拓寬文化視野,了解西方文化。
1.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拿到閱讀材料就會充滿好奇地進入閱讀狀態(tài),但由于詞匯量有限,只能粗略地瀏覽,不能完全理解文章大意。而傳統(tǒng)的閱讀課堂只重視詞匯和語法教學,忽略了閱讀方法的指導和閱讀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交流,學生難以充分體驗閱讀帶來的樂趣,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厭倦閱讀。
2.小學生閱讀能力存在個體差異,一些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很快地消化吸收,課堂上的反復復習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一些閱讀能力弱的學生則吸收消化較慢,長期下去就難以跟上教學節(jié)奏。這樣的課堂無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機會,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就難以整體提高閱讀能力。
3.傳統(tǒng)課堂的課時安排不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閱讀時間,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思維能力方面也受到局限,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后,需要課后及時鞏固復習知識和老師的個性化輔導。
電子書包也就是電子文本,和傳統(tǒng)的文本形式相比,電子文本為學生提供了新型的學習平臺,創(chuàng)設了新穎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改善了教學和學習方式,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1)電子書包中有豐富的閱讀資源,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平臺
1.《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西方人對天氣的談論、時間觀念、餐飲文化、注重個人隱私等方面,都與我們有所不同,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對相關的資料進行整理后上傳至電子書包,讓學生自行取用。比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一課中的談論季節(jié),澳大利亞的季節(jié)和我們的季節(jié)不同,我們這里是spring時,澳大利亞卻是autumn。因此,在課前準備中,教師可以搜集相關的知識,做成微視頻,上傳到電子書包平臺上,讓學生了解這些差異,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搜集資料,學生和師生共同分享資源。
2.學生課后有很多閱讀途徑,內(nèi)容也豐富多彩,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為背景,篩選一些貼近他們的生活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他們更會積極主動地閱讀。同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提供與學生閱讀水平相當?shù)馁Y料,對之進行優(yōu)化整合后上傳到電子書包平臺。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Where are you from ”一課,文中學習了英國、美國、加拿大和中國的英文名稱和國旗,但學生并不滿足于此,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些國家的知識,如建筑物、動物等,另有些學生甚至想了解更多國家的相關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優(yōu)化整合一些與此話題貼近的閱讀材料,放在電子書包平臺,讓學生隨時隨地開展拓展性閱讀,既能鞏固舊知又能拓展學習內(nèi)容,更能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2)利用電子書包信息平臺,學生快樂地自主閱讀
在課前準備階段,老師在電子書包平臺上分享閱讀資源,推送一些文字、圖片、音頻和微視頻等素材,在自主學習任務單的指引下,學生獨立學習和研討教師推送的資源并找出問題。教師根據(jù)學情,基于課本內(nèi)容,分層制作難易相當?shù)拈喿x材料,為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制作鞏固基礎知識的材料,為基礎較強的學生提供拓展性的材料。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2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一課中,通過微視頻及話題資源,自主探究了解關于季節(jié)的相關知識和如何談論喜愛的季節(jié),激活學生學習的背景知識往往能使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個人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使學習更貼近生活,為后續(xù)的學習做準備。
活動1: 觀看教師制作的關于季節(jié)的微課,思考談論季節(jié)一般會談論什么內(nèi)容,并引導學生了解如何談論季節(jié)。
活動2:根據(jù)學習任務單選擇資源,開展個性化學習。
學習任務單:能說出季節(jié)以及對應的天氣,能正確表達不同季節(jié)里不同的課外活動,能靈活運用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because......”
活動3: 能用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朗讀文章并理解大意。
活動4: 根據(jù)任務清單及學習資源, 完成課前導學案。
進階任務一 :看圖寫單詞,完成對話。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Four.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because.
進階任務二:快速閱讀短文,選出正確答案。
Which season does Robin like ?
A.Spring B.Autumn
C.Summer D.All the four seasons
進階任務三:觀看微視頻,跟讀課文,注意語音語調(diào)和重讀。
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單詞理解等問題時,可以借助網(wǎng)上查閱等手段,也可以在Pad上的“留言本”上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及時進行答疑解惑。學生在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后及時反饋給老師,再收集整理自主閱讀成果、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統(tǒng)計。教師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更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閱讀活動。
(3)借助電子書包,進行個性化閱讀
1.在課堂閱讀活動開始時,讓學生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利用電子書包的檢測和評價功能對學生進行獎勵,這樣更能激勵學生課中閱讀的興趣。教師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總結(jié)閱讀中的重難點,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能力,利用電子書包分組功能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相當?shù)膶W生分成學習小組,投票選定小組長,并向他們推送主題相近但難易程度不同的閱讀語篇。
2.在課堂閱讀活動的讀中階段,教師對閱讀提出要求并布置任務,通過電子書包平臺下發(fā)到各個小組,然后進行組內(nèi)合作學習。在組內(nèi)進行閱讀訓練時,要填寫學習記錄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和語句表達等問題時可以借助電子詞典等網(wǎng)絡平臺自主查閱。在進行深入閱讀并完成任務后,通過上傳Pad平臺和全班同學分享成果,全班同學互相評價、互相學習。教師在電子書包平臺上看到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和大家評選,選出優(yōu)秀學習小組。信息化技術支持下的教學手段,可較大限度地支持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開展組內(nèi)協(xié)作并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層次探究、學習與理解,有效保證與提升學生的課堂實際收獲。
3.在課堂閱讀活動后的閱讀訓練中,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文本繪制思維導圖、收集整理信息等,再次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2“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的拓展閱讀課上,教師可通過學習平臺上的“實踐活動”板塊,給不同的學習小組布置個性化的作業(yè):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分組進行表演,可以每人講述一個季節(jié),選一名學生扮演Robin共同完成表演,再次鞏固提升基礎內(nèi)容的語言表達;基礎較好的學生一起讀懂課外小故事“The frog in the well”,然后在班級表演,讓學生邊讀邊演邊體驗frog的感受,鞏固拓展閱讀成果;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習小組,則可布置更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嘗試創(chuàng)作關于自己喜愛的季節(jié)的小文章并和同學一起分享。這樣,所有學生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展示自己,和同學一起討論學習,得到幫助和啟發(fā)。
智慧課堂是利用電子書包、大數(sh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它帶給學生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教師真正成為學生閱讀學習的引導者,幫助學生自主閱讀,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探索信息技術和教學的深度融合,讓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