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部隊官兵軍事格斗技能是考核官兵全面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尤其是在執(zhí)行抓捕任務時,良好的軍事格斗技能可以大大增加官兵抓捕任務的成功率,降低官兵的死傷幾率。在對官兵進行軍事格斗訓練時,除了體能訓練、技巧訓練外,心理訓練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對此,本文對部隊官兵軍事格斗心理訓練方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訓練方法。
【關鍵詞】:部隊官兵;軍事格斗;心理訓練
引言:部隊官兵軍事格斗包括散打、技擊、搏擊等方面,傳統(tǒng)的擂臺比賽對重要部位有禁打規(guī)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參賽選手的生命安全,其考驗的是技術和經驗,而部隊官兵軍事格斗的實戰(zhàn)性比較強,需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可以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極大程度降低官兵的死傷情況,使部隊官兵更好的完成軍事任務。
一、部隊官兵軍事格斗心理訓練的意義及重要性
現階段,軍事格斗是部隊官兵必備的技能之一,可有效提高我軍的作戰(zhàn)能力,通過卓越的軍事格斗手段完成一些特殊任務,從而有效殺傷敵人,順利完成軍事任務。而通過心理訓練可以有效提高部隊官兵的心理素質,使其在面對各種困難條件下調整好心態(tài),迅速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從而出色的完成作戰(zhàn)任務。例如,對于新兵來說,在部隊接受過高強度的技巧訓練和體能訓練,考核成績也比較優(yōu)異,但在面對實戰(zhàn)時,會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影響官兵的心態(tài),在攻守兩端會漏出嚴重的破綻,給敵人有機可乘,不僅無法完成作戰(zhàn)任務,對官兵自身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而通過心理訓練,可以強化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質,在面對各種復雜的條件下都可以迅速調整心態(tài),保持戰(zhàn)斗狀態(tài),使其在戰(zhàn)斗中取得自信,可有效發(fā)揮或超長發(fā)揮自身的格斗水平,有效打擊敵人,降低自身的死傷程度,從而出色的完成作戰(zhàn)任務。
二、部隊官兵軍事格斗心理訓練方法
(一)目標訓練法
對部隊官兵進行軍事格斗目標訓練,有利于官兵對未來軍事格斗的訓練方向、強度、技巧以及行為等方面的確定,從而制定正確的訓練計劃,并向著目標而不斷努力,激發(fā)部隊官兵的潛能。當完成目標時,會提高官兵的信心,可更加出色的完成訓練任務,同時需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第一,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的原則。剛進入部隊的官兵對軍事格斗技能的興趣較高,受沖動心理的影響會使官兵努力學習格斗技能,但由于缺少短長期的目標規(guī)劃,不能有效維持對軍事格斗技能訓練的熱情,會影響官兵的軍事格斗水平。對此,應培養(yǎng)部隊官兵規(guī)劃目標的能力。例如,短期的訓練目標易于實現,官兵每次完成目標時都會增強自身的信心,其效果也比較明顯。而長期目標不易于實現,卻是對官兵軍事格斗技能的最有效評價。因此,應短長期目標相結合,使官兵在不斷學習中提高格斗水平[1]。
第二,科學規(guī)劃目標原則。需要部隊官兵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與實際學習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目標。例如,過高的制定訓練目標,很難使官兵達到訓練要求,會挫傷官兵的自信心;而過低的制定訓練目標會使官兵產生驕傲、自負的心理,不利于官兵格斗水平的提高。因此,只有科學的規(guī)劃目標,才能使官兵了解自身的實際條件,認清自身的心理承受標準,并通過不斷的努力來達到目標要求。
第三,目標具象化原則。官兵在對目標進行規(guī)劃時,要將每一項目標要求進行具象化設定,包括動作的完成程度、標準程度、熟練程度等,其設定的目標越具體,其操作性和可行性越強,易于官兵接受和訓練。
(二)暗示訓練法
所謂的暗示訓練法就是通過語言、思想、行為等方面的內容對自身進行心理暗示,對敵人進行刺激,使自身的思想、肌肉、狀態(tài)等得到全身心的放松,保持良好的戰(zhàn)斗狀態(tài)和堅定的信心。而對他人產生刺激,就是在實戰(zhàn)中,通過語言、表情等方面的刺激,使敵人產生不良情緒或過激的行為,使官兵有效抓住敵人的破綻并進行致命打擊,使敵人喪失戰(zhàn)斗力。例如,在戰(zhàn)斗中,當官兵出現焦慮、不安等情況而處于劣勢時,官兵應采取一定的語言和心理暗示,比如,“他只是個菜鳥”、“我還能打”等,可迅速調整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自身的潛能,從而獲得理想的戰(zhàn)斗效果。
(三)模擬實戰(zhàn)法
大多數官兵雖然接受了系統(tǒng)性訓練,也能熟練掌握軍事格斗技能,但由于缺少實戰(zhàn)經驗,在戰(zhàn)場上會因為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而影響官兵的心態(tài),大大削減了官兵的戰(zhàn)斗力。因此,教導員應組織開展模擬實戰(zhàn)法,通過實戰(zhàn)訓練來提高官兵的實戰(zhàn)能力。例如,教導員可根據官兵的格斗水平和訓練進度進行相應的設置,在環(huán)境因素上,教導員可設置復雜的格斗條件,使官兵可以迅速適應環(huán)境,并通過對環(huán)境的觀察與分析,利用一切有利因素進行作戰(zhàn)。教導員并根據官兵的實際訓練情況適當提升難度,使官兵了解不同風格、不同技巧的實戰(zhàn)打法,提高官兵的實戰(zhàn)能力。當官兵執(zhí)行軍事任務時,在面對復雜的環(huán)境時可迅速想起之前的訓練情況,便可迅速適應環(huán)境,并具備良好的心態(tài),可有效發(fā)揮自身的格斗水平,從而出色的完成軍事任務。
(四)放松訓練法
官兵在進行實戰(zhàn)時,過度精神集中以及肌肉緊繃都會大量消耗體內的能量,不利于格斗水平的發(fā)揮。因此,在進行格斗訓練時,要學會放松方法,以取得最佳戰(zhàn)斗狀態(tài)。例如,可采用暗示法、調整呼吸法等有效使身體機能得到放松,降低能量消耗,使大腦處于安靜狀態(tài),可以冷靜的分析戰(zhàn)斗局勢,并做出有效的判斷,從而取得戰(zhàn)斗勝利[2]。
(五)表象訓練法
實行表象訓練法就是在官兵軍事格斗訓練后,在平靜的狀態(tài)下思考訓練的全過程,將所學的內容在大腦中進行過濾,并對重點內容進行分析,使其在大腦中進行吸收,可以有效掌握格斗技巧,提高官兵的格斗水平。
三、部隊官兵軍事格斗心理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在對官兵進行軍事訓練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由易到難進行講解,過于簡單的動作會索然無味,而過難的動作不利于官兵理解和吸收,不能正確掌握格斗技巧和動作要領,不利于官兵軍事格斗技能的提升。
第二,由于每個官兵的綜合素質不同,所適應的格斗技能有所區(qū)別,而強行教學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導員應根據每個官兵的實際條件,分別進行教學,并根據官兵的興趣愛好選擇技擊、散打、搏擊方面的內容,可有效提高官兵的軍事格斗水平。
第三,由于軍事格斗屬于高強度的對抗訓練,官兵不能熟練掌握格斗技巧,會因技術失誤而造成安全隱患。因此,在訓練時,官兵應穿戴防護裝備,包括拳擊手套、保護牙套、護胸墊等;而在仿真環(huán)境進行實戰(zhàn)訓練時,要注重對環(huán)境的檢查,避免因不確定因素而形成安全事故。
結束語:部隊官兵軍事格斗的心理訓練法,可有效使官兵在各種作戰(zhàn)條件下迅速調整心態(tài),適應環(huán)境,有效發(fā)揮戰(zhàn)斗水平,可極大程度降低官兵的死傷程度,從而高效的完成作戰(zhàn)任務。但心理訓練應該長期有計劃、有原則的開展,并在不斷實踐中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促使部隊官兵軍事格斗技能的快速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洋.心理訓練對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學的效應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10):45+47.
[2]李嘉森.格斗的心理訓練應著力提高“四種素質”[J].網絡財富,2010,(09):161.
作者簡介:林通輝(1994.11.23—),男,籍貫:福建廈門,學歷:本科,就讀四川省武警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