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吸在鋼琴演奏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鋼琴演奏的質量和藝術性。本文通過對《陽關三疊》從古琴到鋼琴的分析、對比,嘗試尋求在鋼琴教學演奏中合理滲透呼吸技巧的方法,以提高演奏技巧及教學質量。
【關鍵詞】:呼吸;運用
一、《陽關三疊》的起源
《陽關三疊》是根據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后被譜入琴曲當中,并以琴曲、琴歌的方式流傳下來。現(xiàn)階段,這部作品主要分為三個大段,而且均是采用一個曲調來反復演繹,所以被稱為“三疊”[]。而且,每疊又分一迭加“清和節(jié)當春”一句作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維原詩。作品的后部分是新增的詞,并且每疊的詞都不相同。從音樂藝術的角度來看,后段有點類似副歌的性質。特別是后段 “遄行,遄行” 等處的八度大跳,和“歷苦辛”等處的連續(xù)反復的呈述,情意真切,激動而沉郁,充分表達出作者對即將遠行的友人的那種無限關懷、留戀的誠摯情感。1978年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將《陽關三疊》改編為鋼琴曲發(fā)表在《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以古琴曲的結構為基礎,保持了古曲中原有的三疊式。利用鋼琴語言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尤其突出在變奏手法上,呈現(xiàn)了鋼琴曲獨有的結構特點。 古琴曲《陽關三疊》在呼吸的運用手法上更注重琴譜的標記和樂曲的感情變化,古琴譜上每一個氣口都有明確標記,彈奏時確保呼吸和節(jié)奏之間的緊密銜接。彈奏中呼吸隨著樂曲的情緒變化和感情的發(fā)展而遞進。在樂曲情感充沛時,有多個氣口進行呼吸運用。
鋼琴曲《陽關三疊》在呼吸的運用上更注重與鋼琴彈奏技巧同步,在彈奏強有力的和弦時,不僅只靠手和臂的力量,力量應由背,肩,臂一直貫穿到手指,彈奏變得扎實有力,從而達到演奏效果。
其中古琴曲和鋼琴曲的《陽關三疊》在呼吸處理上都做到了與作品樂句劃分同步。充分了解作品內涵和作者意圖,準確找到氣口進行呼吸,讓呼吸和作品樂句劃分同步。
二、《陽關三疊》中呼吸的運用手法
(一)呼吸與作品樂句劃分同步
在彈奏《陽關三疊》之前要先對曲譜的樂句進行合理地分析,其中也要了解作品的內涵,以及作者的意圖,在了解了這些之后,才能更好地找到氣口進行呼吸,從而讓呼吸和作品的樂句劃分同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歌唱旋律,也即是在彈奏的時候將旋律唱出來,這樣可以很自然地讓我們在該停頓的地方停下來。當一個樂句結束之后,彈奏者需要零點五秒的停頓,而這個停頓的空檔則是呼吸的最佳時機,也即是氣口。當完成上述條件之后,便可以為彈奏下一個樂句積攢足夠的力量,從而讓整個彈奏更富有情緒色彩。
(二)呼吸與音樂情感變化同步
在具體的演奏中,隨著旋律、力度和節(jié)奏的變化,我們要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是呼吸的氣口,這樣一來,整個彈奏的過程中便可以更具效果。例如一個完全沉思性質的音樂片段,可以在毫無神經激動的安靜沉著的方式中將其體現(xiàn)出來,也即是利用呼吸的方式,順著氣口的順序進行彈奏,從而讓感情提升到最高。另一方面,也可以運用呼吸和下鍵動作的配合,演奏出作品內容所需要的聲音,正確反映出作曲家個人的風格和時代風格。
(三)呼吸與鋼琴彈奏技巧同步
在鋼琴演奏中,很多彈奏技巧都是需要呼吸來配合完成的,例如在演奏強力度的和弦時,假如只是利用手臂的力量去完成,往往會導致手臂僵硬,從而難以達到語氣中的效果。這時,如果合理使用氣息來支撐身體,那么演奏出的和弦就會有力而又扎實。另外,擴展到整個樂段的和弦時,還需要運用更有力的呼吸來提高身體的狀態(tài),由此促進演奏效果。例如音樂情緒高漲、積極,節(jié)奏上富有歡快感。這時,呼吸在這段音樂表演中可以發(fā)揮積極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彈奏的過程中應該尊重作者的意圖,理解樂曲上的所有標記,利用正確的呼吸方式表現(xiàn)出音樂強弱的層次感,由此提升演奏過程的藝術效果,突出作品的情緒色彩。
三、《陽關三疊》中呼吸的作用
(一)呼吸有助于消除演奏中的緊張情緒
在鋼琴彈奏中,身體的各個部位保持放松的姿態(tài)可以提高演奏的效果。鋼琴家享利·涅高茲在《論鋼琴表演藝術》中說:“鋼琴彈奏最困難的就是彈得很長久,很響亮,而又很快”。[]要做到久、響、快,放松是關鍵。手臂、手腕肌肉的放松,并恰當?shù)剡M行呼吸是可以緩解緊張情緒的。具體做法是:在彈奏的過程中將氣息放下來,全神貫注地專注于音樂的發(fā)展,而不去刻意考慮自己會不會失誤。由此讓整個彈奏過程松弛,讓音樂具有流動性,富有生命力。如果在演奏中不能正確的呼吸,就會影響到放松,演奏也就不能順暢地進行下去。因此,要做到放松,正確合理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二)呼吸有助于增進演奏中的音樂表現(xiàn)
是否可以提高音樂的表現(xiàn)力,這與演奏者對呼吸的運用是否正確有著直接的關系。良好的呼吸可以讓演奏更具技巧、音色更加優(yōu)美,情感更具張力。在彈奏期間,跟隨樂句情緒的變化對自身的呼吸進行調整,由此充分表達音樂的氣息。必須認真關注作品的層次性和均衡性。
(三)呼吸有助于塑造更完美的音樂形象
每一個演奏者都是一個二度創(chuàng)作者,演奏時的呼吸和音樂的內涵、旋律與觸鍵力度的大小等要素互相貫穿。同時,也要根據作品的內容、傳達的思想來合理控制自己的呼吸,更好地塑造音樂形象。整體來講,擁有這種的呼吸,輝煌的樂音才能在豪放如風的力度中真正體現(xiàn)出來;反之,塑造一個抒情柔和的音樂形象,在演奏時則應讓呼吸深而緩慢地隨律動平穩(wěn)進行,在一種平心靜氣的氣息中,悠然刻畫出婉約如水的音響色彩。使人完全沉醉在音樂的意境之中。
四、從古琴到鋼琴呼吸作用的變化與運用
不同的樂器在彈奏同一首樂曲的時候,其呼吸的方法都是不同的。以古琴和鋼琴為例,因為古琴譜上面都有一個換氣符號,所以每次遇到換氣符號的前一個小段結尾時,手指注意上抬,夸張點的換氣就是用高調指的指法,高高抬起再迅速落下。當然,在彈奏的過程中,演奏者的呼吸必須配合曲子。古琴彈奏不必像銅管類樂器那樣要求繁多,但是演奏者也必須確保呼吸和節(jié)奏之間的緊密銜接。與之相比,鋼琴演奏中的呼吸,往往會配合許多技巧完成,比如演奏強力度的和弦時,如果只靠手和臂的力量,往往達不到作品所需要效果。這時我們就要用氣息的支持。我們常常提到的“腰部力量”就是氣息在支持,這股力量由背、肩、臂一直貫通到手指,加上了氣息的力量就會感到手臂力量大大增加,演奏出的和弦也就有力而扎實。擴展到整個樂段的和弦,更需要有氣息的力量加入,身體狀態(tài)才會積極起來,從而達到演奏效果。
注釋:
①羅力思.鋼琴演奏中“呼吸”的重要性探析[J].音樂時空.2014(08).
②孫宇.中國古典音樂在鋼琴演奏中的美學意蘊[J].藝術教育.2012(10).
參考文獻:
[1]羅力思.鋼琴演奏中“呼吸”的重要性探析[J].音樂時空.2014(08).
[2]孫宇.中國古典音樂在鋼琴演奏中的美學意蘊[J].藝術教育.2012(10).
[3]趙曉生著,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4]葛德月編著,朱工一鋼琴教學論[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
[5]金詠梅.鋼琴演奏中最重要的問題——節(jié)奏[J].中國校外教育.2012(16).
[6]齊霞.如何在鋼琴彈奏中把握放松[J].藝術教教育,2011(10).
作者簡介:武麗娟(1981.01—),女,籍貫:云南省,學歷: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云南藝術學院;現(xiàn)有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