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峰塔》是中國古典十大悲劇之一,其是舞臺演出本中的經(jīng)典,也是源源不斷的改編的模本,對后世產(chǎn)生一定影響。方本中刻畫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尤其是在法海的塑造上,跟大眾普遍的理解有所出入,本文就旨在還原方本中真實的法海,其中不乏與大眾往日理解有所矛盾的地方。
【關(guān)鍵詞】:法海;原因;正直善良;冤枉
好像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法海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他嫉妒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處處破壞,最終把白娘子壓在雷峰塔下,使得夫妻骨肉相離,最后受到懲罰藏到螃蟹里。其實在讀《雷峰塔》之前,我也是這樣認(rèn)為的,可是在細(xì)細(xì)讀了之后我卻覺得覺得法海特別冤枉,他其實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好僧人,至少在這個版本里是這樣的。以下就讓我們具體來探討一下法海的人物形象。
一、法海收白娘子的來情去意
這個原因各種版本均有解釋。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之《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中寫到,法海原是烏龜精,在一次偶然的機(jī)會下,被當(dāng)時還不能化成人形的白蛇搶去了快要到到嘴的呂洞賓的仙丹,自此,白娘子就被法海記恨上了。在臺灣劇作家貢敏等編作的劇本《新白娘子傳奇》中寫到白娘子是因為偷吃了法??梢栽鲩L六百年修為的仙丹而被法海記恨的。甚至還有的寫成因為法海愛上白娘子而破環(huán)她與許仙姻緣的。究根結(jié)底,以上種種其實都是在說他倆之間其實是存在個人恩怨的,法海收白娘子是打著降妖除魔的旗號公報私仇,這也是為什么法海被大眾厭惡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讓我們看看方本的《雷峰塔》中是怎么寫的。
《雷峰塔》第一出開宗中明確寫到,白娘子是在峨眉修煉的一條白蛇,因為偷吃了王母的蟠桃得以化形,而許宣是佛祖座前的捧缽使者,與白娘子有宿緣,佛祖怕許宣被白娘子逗入迷途,所以派了法海下凡。佛祖的原話是這樣的:“待他們孽緣完滿之日,點悟許宣,奉我法寶,收伏此妖,鎖于雷峰塔底,永鎮(zhèn)妖氛。再將許仙點悟大道,引他同歸凈土,以成正果?!币簿褪钦f,要收白娘子是佛祖的意思,法海只是奉命行事。而且在第十七出求草中寫到,白娘子為了救被她嚇?biāo)赖脑S宣,要去嵩山求九死還魂仙草,結(jié)果跟人家發(fā)生了不愉快,但是最后南極仙翁還是放她離開并賜給她仙草,在其他眾仙家的疑惑中,南極仙翁道,給她仙草是為了救許宣,看的是佛祖的面子,至于白娘子,“這妖日后自有法海禪師收取”。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法海收白娘子在大家看來是很正常而且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氖虑?,是?yīng)該而且必須這么做的。
讓我們再來看看白娘子到底做了什么導(dǎo)致了她必須被法海收取。毋庸置疑,最重要的肯定是她影響了許宣向佛的道路,引起了佛祖的忌憚。當(dāng)然這個時候肯定就有人會反駁,人家倆是真愛,這是阻人姻緣。但是首先,我并不認(rèn)為許宣對白娘子是真愛,這從他在緊要關(guān)頭一次次拋下白娘子就能看得出來。況且當(dāng)許宣知道白娘子是蛇妖之后,便對白娘子懼怕不已,甚至最后法海來收白娘子都是和許宣約定好的。其次,白娘子也不是我們平時所認(rèn)知的純良無害。她把她偷的府庫中的銀子贈與許宣當(dāng)作聘資,最后使得許宣只能避禍蘇州;有道士看出許宣妖氣纏身,贈符除妖被她打的只能回茅山重新修煉;她水漫金山導(dǎo)致生靈涂炭等等。所以我認(rèn)為白娘子被鎮(zhèn)壓在雷峰塔下是有其自作孽的原因的。在這種程度上法海收白娘子其實稱得上是為民除害。
二、法海本人的性格特征
寫在第一點的必須是法海的寬容善良,他真正的貫徹落實了“我佛慈悲”四個字。相信看到這一點很多人都是持著懷疑甚至是反對的意見的,畢竟法海狠心得拆人姻緣,將白娘子鎮(zhèn)壓在雷峰塔下不見天日,怎么看都是個斤斤計較的反面人物。但是在這我想為法海說兩句。法海是一個僧人,出家人以慈悲為懷,這份慈悲首先體現(xiàn)在他對陌生人的態(tài)度上。在第二十三出化香中寫到,有一商人劉成借錢買了數(shù)十擔(dān)檀香,結(jié)果被白娘子偷了,在劉成悲痛欲死的時候法海出現(xiàn),資助了他一些盤纏,從這件事講,法海救人一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給白娘子收拾爛攤子。另一方面,法海的慈悲還體現(xiàn)他對待白娘子的態(tài)度上。 在第二十五出水斗中寫到,白娘子到金山寺找許宣,大功快要告成的法海當(dāng)然不給,在白娘子的謾罵威脅下法海說道“你何苦執(zhí)迷,快回峨眉修煉去罷”。在第二十九出煉塔中也提到在法海打敗白娘子后也發(fā)出了“念你修煉千年,不忍傷汝”的感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法海對白娘子也是有惻隱之心的,甚至我們可以說,在白娘子水漫金山之前,其實法海是有將許宣點悟后便收手,將白娘子放回峨眉山繼續(xù)修煉的打算的,但是白娘子執(zhí)迷不誤鑄成大錯,但即使這個時候,法海內(nèi)心其實還是同情白娘子的。所以說,其實法海并不像人們平時印象中的那樣不近人情,相反,他的寬容善良其實給這個人物增色不少。
此外我們必須明確降妖伏魔這個事情可不是誰都能做的來的,佛祖將這個任務(wù)交給法海自然是因為法海本身有能力擔(dān)此重任。首先是法力高強(qiáng),第十七出求草提到東方曼倩與鹿仙翁與白娘子交手均未取得上風(fēng),雖然其中有各種客觀原因所在,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rèn)白娘子不愧修煉千年,這樣其實更體現(xiàn)的出法海是有真才實干的;在第二十五出水斗中白娘子自己也說“法海禪師,法力無邊,不比凡僧”,而且在白娘子里應(yīng)外合(之前白娘子令其手下水族藏于金山水底)水漫金山后法海說“把我這袈裟,罩住山頭,水勢自然退去矣”,法海的本領(lǐng)可見一斑。另一方面,也是在水斗這一出,白娘子上山要人,守門僧人說道:“你官人一心要出家,勿肯歸來哉”。也就是說,其實法海只和許宣談了一次話就堅定了他出家的決心,當(dāng)然與許宣本身就是佛門弟子大有關(guān)系,但是我們能從中看出法海的游說功力也不容小覷。
再者就是法海作為得道高僧他行事周全,能考慮到他人的利益。還是水斗這一出說到,許宣站到法海這一邊沒有幫助白娘子,怕白娘子記恨不敢回去,法海便和他說,“ 你與他宿緣未滿,決無相害之心。倘有甚言語,總推在老僧身上便了?!币簿褪钦f,法海擔(dān)心許宣與白娘子產(chǎn)生矛盾,愿意將這些不穩(wěn)定因素都攬在自己身上,當(dāng)然許宣后來竟然真的這么做了,他說“都是那妖僧不肯放我下山”,我也深深的為法海感到不值。在第三十四出佛圓中講到,白娘子最后得道成仙,說臨走前想見見她的兒子,法海便說,大后天便是清明節(jié),許士麟夫妻二人會來塔前祭掃,到時候就能見面了,白娘子這才隨著天女去天宮了。法海對他曾經(jīng)的敵人白娘子都能做到這般,也可以說明他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綜上所述,其實法海的每個行為都是有據(jù)可依的,其本身也是正直善良的,但他卻是在書中和后世流傳改編中挨罵最多的,算得上是最冤的一個人物了。在第三十二出祭塔中許士麟狀元及第后來看望母親時說,“追思吾父誤信讒言,棄家方外”“法海那禿賊,好不恨人也!陷害我親娘,無端旋詭辯。”但是看完本書的我們就真的很想問法海說的真的是讒言嗎?他對白娘子真的是陷害嗎?許士麟是文曲星下凡尚且這么認(rèn)為更何況其他人呢?當(dāng)然這一些的人否認(rèn)并不能決定什么,法海更冤枉的就體現(xiàn)在后世的一些流傳改編中,被佛祖懲罰的,入魔的,藏到螃蟹里的等等基本都沒什么好下場,當(dāng)然這和其他版本里法海個人形象的不同的有關(guān),但看過方本的我還是挺為法海感到不值的。
結(jié)語:《雷峰塔》被列為中國十大悲劇之一的主要原因是白娘子和許宣那份結(jié)局不完美的愛情,但是白娘子最后得道成仙,許宣回到佛祖跟前做他的捧缽使者,法海完美的完成任務(wù)不負(fù)佛祖所托,我認(rèn)為這就是這段人蛇戀最好的結(jié)局了。在《雷峰塔》一書中我最喜歡的不是為了愛情不顧其他的白娘子,也不是有些懦弱自私的許宣,而是那個始終不忘初心又三觀極正的法海。在以一段不被世俗看好的愛情主流中,法海能夠堅持做他該做的事情,又時刻保持善良的品質(zhì),縱然世人因他破壞這段愛情而對他貶大于褒,但我還是想說方本中的法海真的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得道高僧。
參考文獻(xiàn):
[1](清)方成培.古典名劇叢書·雷峰塔[M]. 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
[2]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李格親(1996-),女,山西晉中市人,山西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4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