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間操是中小學生每天必須進行的體育活動,是中小學體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課間操作為學校體育的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任務的途徑之一。學生認真做課間操,是保證課間操的前提,也是課間操發(fā)揮最大作用的因素,所以要保證課間操的質量就是要讓學生喜歡做課間操。本文針對課間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課間操的創(chuàng)新,以及創(chuàng)新課間操對提高學生做課間操的興趣,提高課間操的質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 中小學;課間操;現(xiàn)狀;創(chuàng)新
前言
課間操一直沿用廣播操的形式,長期以來,對調節(jié)學生身心、鍛煉身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天天做操,組織模式死板,學生的個性受到壓制,典型的后果是做操不認真,出工不出力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隨著近年來素質教育思想的提出,課間操單一的形式,已不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暴露出的諸多弊端逐漸顯現(xiàn)。因而,對課間操進行改革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任務。通過對課間操的改革,能使學生在課間操中的組織紀律性增強,能使學生參與課間操的熱情增高,能使學生在課間操中的快樂體驗增多。
1 課間操的意義
課間操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體育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活動時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它的意義非凡:(1)、課間操活動時間集中,學生天天做,活動面廣,人人參加,鍛煉效率高;(2)、課間操是學校的窗口,它能反映出師生的綜合素質,反映學校的管理水平,校風校貌,辦學方向;(3)、有助于更快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的疲勞,防止身體畸形,保護視力;(4)、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加強支配運動中樞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程度;(5)、課間操是全面鍛煉學生身體的各部位,培養(yǎng)正確身體姿態(tài)的一種易行的教材;(6)、課間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7)、課間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和審美觀,發(fā)展學生的美育。
2 傳統(tǒng)課間操中存在的問題
2.1 學校重視不夠,活動質量不高
目前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多,教學時間少,學生學習任務越來越繁重,使得學校領導只重視文化課的學習,而忽略對課間操的重視。在中小學強調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學校過度強調升學率,注重文化課的時間,而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不夠重視,讓學生對課間操不重視,使課間操的質量越來越低。
2.2 大課間操的內容單調,音樂陳舊
全體學生統(tǒng)一做一套操或重復完成同一套動作,音樂在相當一段時間,沒有變化,活動者在完成大課間操時,沒有激情。課間操幾十年來,傳統(tǒng)、固定和單一的鍛煉模式,讓學生對課間操失去興趣,也使得學生在做課間操時應付去做,達不到做課間操的目的,這也是課間操質量得不到保證的原因之一。
2.3 場所條件有限,保證不了大課間操的順利開展
一些學校場地條件有限, 完成形式多樣的大課間操受到很大影響, 特別是在隊列隊形變化時, 更是達不到應有的活動效果。
2.4 學生對課間操的興趣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遞減,與終身體育的目標相悖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重要基礎,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運動興趣和良好的運動習慣是促進其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
3 對策研究
3.1 課間操內容上的多樣化
首先,自編班操。自編班操(廣播操、韻律操、一二一健力操和啞鈴操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次,自選其他項目。學??梢愿鶕?jù)學生的喜愛,增加更多的健身內容,如快板舞、健美操、趣味操、國際標準舞、排舞、街舞、跳皮筋、跳繩、呼啦圈、武術、田徑和球類項目等,這些都是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這些項目同樣能達到鍛煉的效果。
3.2 課間操音樂的多樣化
課間操音樂可多樣化,也是課間操創(chuàng)新的必要條件,課間操可以選擇不同的音樂風格,還可根據(jù)所選擇的課間操內容配上適合的音樂。音樂的變換可以讓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學生做課間操的興趣,同時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舒緩緊張的心情,讓學生通過做操鍛煉身體,減輕學習壓力,達到做課間操的目的。
3.3 課間操形式的多樣化
在我國中小學倡導和推行大課間操體育活動已經(jīng)有好幾年了,實踐證明大課間操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對學生緊張的學習起調劑作用,而且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明顯的實效,是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鍛煉的最有效途徑。
3.4 課間操時間的變化
各個學校對課間操要加強重視,在創(chuàng)新課間操的各種內容和形式下,對時間也可做相應的調整,可以適當延長做課間操的時間,時間的調整對課間操的質量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證,質量得到保證會提高做課間操的效率,通過做課間操可以讓學生身心得到鍛煉,對加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
3.5 加強組織管理
首先,提高全校師生對課間操的認識;其次,把課間操作為全校任務來抓;最后,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
3.6 創(chuàng)編課間操即要考慮學生的自身特征,同時也要考慮全校廣大師生的共同參與
以往在編排大課間操時只考慮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因素。為了適應新時期發(fā)展的需要,有針對的進行大課間操的創(chuàng)編,應考慮的對象有教師群體、低年級學生、高年級學生、男生和女生等。
3.7 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編出新品
創(chuàng)編大課間操在內容上要反映時代的要求,要不斷專研創(chuàng)造出新品,使大課間操的活動內容得到更新和替換。這樣使大課間操活動即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目前,中小學課間操仍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雖然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經(jīng)逐漸認識到目前的課間操存在著不少問題,設法進行改革,制定了不少措施,提出了不少有建設性的意見,并付之實施,但是效果并不顯著。因此,加強課間操的改革與管理,應引起各中小學的全面重視與支持。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也應把課間操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一項內容來抓,應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實驗和改革,使之形成一套新的課間操體系,把以前單一的課間廣播操和現(xiàn)今多種內容與形式的課間體育活動綜合起來,把課間操的價值真正體現(xiàn)出來。
4.2建議
(1) 成立課間操的組織管理機構,負責組織、管理課間操工作;(2)編寫高質量的課間操教材供師生選用;(3)豐富課間操的活動內容;(4)改變課間操的組織形式;(5)改革要以提高學生鍛煉的興趣,利于個性發(fā)展為依據(jù);(6)科學地確定課間操的鍛煉負荷,指導師生達到最佳鍛煉效果;(7)適當延長課間操時間;(8)加強場地器材的建設、管理及統(tǒng)籌使用。
參考文獻:
[1]種加林.“陽光體育”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考[J].體育博覽,2011,(8).
[2]戚子華,葉條鳳等.對改革我國課間操的思考[J].體育師友,2004,(2).
[3]賈憲章.課間操不妨多些“面孔”[J].中國德育,2007,(6).
[4]吳昊.淺談對大課間操體育活動的幾點新認識[J].中國學校體育,2007,(2).
[5]黃艷萍,袁宏剛,趙惠等.中小學課間操的創(chuàng)新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2,2(1).
[6]陳穎悟.我國中小學課間操的產(chǎn)生、現(xiàn)狀及發(fā)展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江西: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04.
[7]吳娟,秦巧云,峁曉靜等.淺談課間操改革的嘗試與探索[J].中國學校體育,2011.
[8]任啟慧.讓課間操“活”起來[J].科技信息,2008,(30).
作者簡介:吳素英(1990),女,貴州省六盤水,碩士研究生,貴州省六盤水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體操(健美操)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