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更好地掌握幼師女學生心理健康的特點,從而為解決幼師學生心理問題、提高幼師心理素質(zhì)提供理論依據(jù),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以700名幼師學生作為被調(diào)查者并分析了湖北省幼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35.7%的學生存在輕度心理問題,7.6%的學生存在中度心理問題,因此學校應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予以重視,進行必要的干預。
[關 鍵 詞] 幼師學生;癥狀自評量表;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3-0118-02
幼兒是國家的未來,幼兒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繁榮與昌盛。幼師學生將要承擔幼兒教育的重任,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將直接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與發(fā)展。幼師學生以女生為主體,與一般高等院校相比,她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呈現(xiàn)出自己獨有的特點。因此,對幼師學生,特別是幼師女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diào)查并分析掌握其特點,能夠為進一步解決學生中存在的特殊心理問題提供理論依據(jù),對幼師學生心理健康成長以及高素質(zhì)幼師的培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調(diào)查對象為湖北幼師學校一年級新生(三年制),共發(fā)放問卷716份。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本次調(diào)查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包含9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1~5級進行評分,無此情況計1分,輕度計2分,中度計3分,偏重計4分,嚴重計5分。本研究將因子分大于等于2分作為陽性項目,將總均分、陽性項目數(shù)以及10個因子分作為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標。其中,因子分>3分為篩選陽性。
2.施測過程
本研究采用團體施測法,以班級為單位發(fā)放問卷。施測前對主試進行培訓,統(tǒng)一指導語。施測時,主試宣布指導語后,被試開始作答,時間控制在40分鐘內(nèi)。施測后,問卷當場回收。
3.數(shù)據(jù)分析
檢查問卷是否完整、合格,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問卷后,有效問卷共計700份。采用Excel建立數(shù)據(jù)庫,運用SPSS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研究結(jié)果
根據(jù)SCL-90心理問題檢出率的標準,通常有至少一項因子分大于2分者可能存在輕微心理問題的傾向,有至少一項因子分大于3分者可能存在中度心理問題的傾向。本研究中心理問題的檢出率,在700位學生中,輕度心理問題的檢出人數(shù)(有至少一項因子分大于2分)為250人,占總?cè)藬?shù)的35.7%,中度心理問題的檢出人數(shù)(有至少一項因子分大于3分)為53人,占總?cè)藬?shù)的7.6%。具體各因子的檢出率見表1和表2。
通過表1和表2可以發(fā)現(xiàn),檢出具有輕度和中度心理問題的學生中檢出率最高的三個因子均為強迫因子、人際關系因子和抑郁因子,說明強迫、人際關系和抑郁是困擾幼師學生最多的三個心理問題。
此外,本研究將湖北幼師學生與大學生常模的數(shù)據(jù)進行單樣本t檢驗,結(jié)果如下:
由表3可知,將湖北幼師學生SCL90各因子得分與全國青年常模比較,湖北幼師學生的強迫、焦慮、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全國青年常模,人際關系、抑郁和偏執(zhí)因子得分顯著低于全國青年常模,軀體化因子得分與全國青年常模無顯著差異。
三、討論
湖北省700名幼師學生SCL90的測試結(jié)果顯示,700名學生中,可能存在輕度心理問題的學生人數(shù)為250人,占總?cè)藬?shù)的35.7%,可能存在中度心理問題的人數(shù)為53人,占總?cè)藬?shù)的7.6%。與同類師范院校(如河南省幼師學生輕度和中度心理問題檢出率分別為63.8%和11.4%;貴陽省幼師學生輕度和中度心理問題檢出率分別為58.9%和21.3%)學生SCL90測試結(jié)果相比,湖北省幼師學生輕度和中度心理問題的檢出率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甚至比某些同類師范院校的檢出率要低。這說明與同層次的學生相比,湖北省幼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進一步將湖北省幼師學生的數(shù)據(jù)與全國青年常模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湖北省幼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某些方面低于全國青年的平均水平,主要表現(xiàn)在強迫、焦慮、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上,但在人際關系、抑郁和偏執(zhí)等方面則比全國青年的平均水平要高。
通過與同層次學生的數(shù)據(jù)和全國青年常模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結(jié)果顯示雖然與同層次學生相比,湖北省幼師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處于中等偏上,但卻低于全國青年的平均水平。這說明大專這個層次的學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從整體來看大專層次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低于全國青年的平均水平。因此,大專院校應根據(jù)學生自身實際狀況和學?,F(xiàn)實情況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現(xiàn)狀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不應抱有不合理的期待,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淪為應付上級檢查的擺設。
進一步對具體的因子得分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檢出率最高的三個因子為強迫因子、人際關系因子和抑郁因子,說明強迫、人際關系和抑郁是困擾幼師學生的主要問題。
強迫癥狀是檢出率最高的因子,主要表現(xiàn)在幼師學生“總是會擔心自己的衣著或儀態(tài)的端正”“總是感到無法完成任務”“做事總是必須做得很慢以保證做得正確”“腦子總是很空”“不能集中注意力”等方面。強迫癥狀尤其是涉及學習、工作等認知任務時癥狀表現(xiàn)突出,主要原因是幼師學生大多在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一般,學習能力差,學習上受到的挫折較多,因此在學習和工作等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低,對能否完成各項任務的自信心不足。
人際關系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對旁人責備求全”“同異性相處害羞不自在”“感情容易受到傷害”“感到別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好不喜歡自己”“感到比不上他人”等。這一方面是因為幼師女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她們自身心理比較脆弱,大多以自我為中心,換位思考的能力差;另一方面,她們離開了家庭和父母,寄宿于學校,原本單純地人際關系在進入學校之后變得更加復雜,加上生活中缺乏異性伙伴,交往中缺少平衡,而使女生的一些特有不良心理在幼師這類女校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幼師女生表現(xiàn)最突出的第三個問題是抑郁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感到自己沒有什么價值”“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難”“感到前途沒有希望”“對事物不感興趣”“過分擔憂”“感到孤獨苦悶”等方面。這主要是因為幼師女生容易夸大對自己不利的事實和意見,對自身的認識容易受社會環(huán)境和他人的評價而波動變化,自我意識水平低,缺乏對生活意義的探索。
總之,與同層次的學生相比,湖北省幼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低于全國青年的平均水平。湖北省幼師專業(yè)學生在強迫、人際關系和抑郁等方面癥狀明顯較多。
鑒于此,筆者建議學校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建立學生心理衛(wèi)生檔案,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程,尤其是開展加強自我效能感和增強自我意識的講座,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正確地認識自己,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技術,提高他們對困難和挫折的認識水平,從而更好地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困擾,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好地適應社會。
參考文獻:
[1]彭虎軍,魏書堂.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與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9):966-969.
[2]段華平.福州市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3):265-266.
[3]任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及對癥狀自評量表的反思[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8):958-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