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在別人眼里總是問題頗多:學習差、習慣差、品行差……作為職業(yè)學校的教師,要把加強養(yǎng)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作為突破點,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一技之長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一個有道德、有自尊、有價值的人。
[關(guān) 鍵 詞] 養(yǎng)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3-0286-01
溝通帶來理解、溝通帶來期望、溝通更創(chuàng)造著需求。溝通的最終目的是要讓人和人之間可相互信任,傳遞信息,達成共同的意愿。作為職業(yè)教育工作的直接參與者,面對現(xiàn)有學生思想素質(zhì)、道德水平等不理想的情況,如何與學生構(gòu)建起有效溝通非常重要。
一、職校學生溝通障礙及原因
在課堂教學、課余活動、班級管理以及校園管理中,學生和教師似乎都有些小情緒。有的教師認為學生基礎不足、能力不足,認為學生素質(zhì)差,管理起來有難度。學校的管理人員則認為學生間常發(fā)生糾紛等。同時學生一樣有很多“牢騷”,認為老師看不起他們,久而久之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而出現(xiàn)這樣的原因就在于雙方的不理解、不信任。而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師生間存在著溝通障礙,讓教師與學生間產(chǎn)生隔閡。因此,只有消除雙方的溝通隔閡,才能收獲更多的希望。而溝通障礙主要源自于以下幾方面:
(一)認知差異導致的溝通障礙
職校生有的確實沒有學習興趣,素質(zhì)比較差。當進入學校后,學業(yè)上的緊張感降低,讓他們更加“自由”,因此教師管理起來具有一定困難。學生與教師在教學、紀律管理上都存在各自認知。而這種認知的差異導致了溝通障礙。
(二)雙方態(tài)度導致的溝通障礙
教師的工作任務繁重、班組工作多等,這些壓力導致了教師的情緒緊張、厭倦工作……教師不再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去和學生交心,甚至是出現(xiàn)比較“霸道”的情況。而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更不會去主動與教師談心。
二、與學生溝通的法寶——真誠交流,收獲希望
(一)相互尊重,平等對待
師生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良好的溝通。教師需要擺脫錯誤的師生觀,放下專制以及命令的架子,要學會聽學生所思、所想,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把握好分寸并學會微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進學生心里。
(二)遵行有效溝通原則,掌握溝通技巧
(1)目的性原則,溝通主要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或是為達成某種共識,也可是為了交流,所以溝通要有目的性,避免無效溝通;(2)簡明性原則,溝通的方式方法要簡單,要采用最短的溝通渠道開展溝通,例如用面談代替轉(zhuǎn)告等;(3)連續(xù)性原則,學生問題并不是一次兩次溝通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需要反復多次地進行溝通才能達到最好的溝通效果;(4)反饋性原則,師生間溝通中要使用反饋,很多溝通障礙都是因為誤解或信息傳達不準所導致的,所以及時反饋可減少溝通所帶來的障礙。同時,教師還要在實踐中掌握各種溝通技巧,如提問技巧、說話技術(shù)等,讓與學生的溝通變得更順暢、容易。
(三)找準機會,開展教育
今年教師節(jié)前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樣去給學生上課。下課鈴聲響起,調(diào)皮的學生沒有像平時一樣說:“謝謝老師!”而是變成了:“老師,節(jié)日快樂!”我一愣,才想起了明天的節(jié)日,也想到了這是一個對孩子們進行情感教育的契機。于是,我便和孩子們調(diào)侃說:“怎么才能讓老師快樂呀?”幾個反應快的學生立即送上了一句句問候祝福的話:“老師您辛苦了!”“老師祝您身體健康!”“老師祝你天天快樂!”……雖然他們不能用華麗的語句來表達,但是這一句句樸實的祝福卻讓我深深地感動著。我動情地說:“只要你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老師辛苦也高興!”老師積極的情感互動,讓學生立即由一句即興的祝福變成了真情的溝通。班長提議給老師唱一首歌,學生用手語邊表演邊唱起了“感恩的心”。這是一首動人的歌,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和他們一起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一曲結(jié)束,我深受感動,一時不知該說些什么,只能對孩子們說聲:“謝謝,和你們在一起,老師感到很幸福!”
一片愛心的澆灌,一番耕耘的辛勞,孩子們學會了感恩,我也從孩子們身上體會到了:心存感恩,不但能讓自己收獲幸福、快樂,也能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雖然不理想,“問題學生”也不少,但只要我們善于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關(guān)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達到心與心的交流,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郭華.課堂溝通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魏薇,陳旭遠.交往教學的建構(gòu)性:一種在教學過程中表征的價值[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