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項目教學法是高職院?!肮W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的有效教學理論,大學語文是高校非中文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公共課,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等學科特點。在高職教學改革中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理念,把語文學科聽、說、讀、寫的訓練與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相聯系,可以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習興趣。
[關 鍵 詞] 項目教學法;高職語文;職業(yè)能力;人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3-0076-02
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中要求職業(yè)院?!皥猿中F蠛献?、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項目教學以結合職業(yè)能力、崗位需求為特點突破傳統教學理論。
大學語文是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中的一門公共課,正面臨著重重困境,在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使大學語文課程面向專業(yè),緊跟未來崗位需求,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得到應有的職業(yè)能力鍛煉。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及特征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教學過程中把整個學習任務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工程項目,每個工程項目都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學生解決教師引導,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虛擬的未來工作環(huán)境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完成職業(yè)素養(yǎng)的自我提升。
(二)項目教學法的特征
1.本質特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
項目教學法的本質特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這里的創(chuàng)造性是指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而不是被教師的課堂、教科書的講授所限制。在具體的項目任務中,學生通過項目主題完成學習任務,如何實施、怎樣開展都由學生自主決定。
2.主體特征喚醒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高職學生相對本科層次學生而言自律性弱,學習被動,項目教學最顯著的主體特征是把學生真正地置于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遇見知識,這個遇見可能困難重重,但項目完成的過程是學生自我實現、自我創(chuàng)新、自我發(fā)展的過程,也許任務效果不夠理想,但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了實施的空間。
3.過程特征具有實踐性
項目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主要是指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來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過程。它不再局限于對學生進行單純的教科書理論的傳授,而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知識,在觀察、實驗、實訓、探究、創(chuàng)作等活動中自己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敢于探索、積極應對、大膽實踐的個性品質。
4.形式特征具有開放性
項目教學形式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學習內容、時空的開放性。除了課堂提供的基礎內容外,大部分學習內容要靠學生自己根據完成項目任務的需要而廣泛搜集資料,直至完成任務;學習時空的開放性,一方面打破教室課堂的限制延伸至課外,另一方面項目教學在研究過程的實施、運用、結果展示等方面充滿著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二、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大學語文作為一門公共課程必須充分與行業(yè)的市場需求相結合,具體來說就是將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與未來職業(yè)需求相融合,顛覆傳統課本學習轉換成以實際應用為主體、能力鍛煉為目標的學習模式,將語文學科的人文素養(yǎng)與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有機結合。
(一)高職語文的學科定位及功能
1.高職語文的課程性質
關于“語文”這個學科名稱的確定,葉圣陶先生曾做過說明,他認為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是語文??陬^語和書面語的統一其實質就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語文的工具性不是一般的工具內涵,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語文的人文性不是一般的人文性,人文性負載在語文工具上,二者辯證統一,實現了人的完整性。
2.高職語文的課程功能
目前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語文教學大綱》(征求意見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設置大學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fā)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p>
在充分認識了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科定位與課程功能之后,我們要做的就是充分研究各個專業(yè)課程與大學語文相融合的內容,將大學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與職業(yè)能力需求相融合,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習實現職業(yè)化、市場化。
(二)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1.項目任務的確定
項目教學中首要的是在每節(jié)課堂上確定項目任務,這個項目任務的制訂既要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點又要與學生的職業(yè)能力鍛煉相結合。如老舍的《我的母親》,文章圍繞母親主要寫了幾件事情,這些事情體現了母親的性格特點與作者從母親身上獲得的為人處世的啟示,在給旅游管理的學生上課時,我們可以把項目任務確定為“老舍故居的介紹”,這是一個總的項目任務,學生可以根據需要再分解為“老舍故居特點”“老舍故居故事”“老舍故居影響”等幾個子任務,學生在講解中既體會了文章情感,又得到了專業(yè)能力鍛煉。
在項目任務確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項目的系統性,可以將一個大的任務目標分解為幾個小的任務,學生在子目標的完成中實現大目標的達成。同時,還要與學生的專業(yè)相聯系,真正做到因學施教,學習內容直指未來就業(yè)與職場,為學生日后工作而提前鍛煉。此外,我們制訂的項目任務要有可操作性,這個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情,根據學生的情況、專業(yè)的特點制訂學生可實施的項目任務。
2.項目資源的分配
項目資源是指在完成一個項目任務過程中需要的各種資源,包括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有形資源是項目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可以看到的條件,相關書面資料以及互聯網查詢的網絡資料、可分配的學生等;無形的資源是項目完成的時間分配、問題的再分解等。
在資源分配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靈活掌握,對一些好的學生可適當增加學習任務或難度,多分配一些資源,對學習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共同參與或指導的方式給予幫助。
3.項目任務的實施
項目教學法具體實施包括項目任務的制訂、任務計劃的制訂、收集資料、任務實施、任務展示、任務評價與總結。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職業(yè)技能,實現專業(yè)知識與語文素養(yǎng)的融合,充分體現語文教育工具性的學科特點。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做的主體,是問題的發(fā)現者,但由于學生認識水平或資源條件的限制,在關鍵時刻需要教師的指導幫助,教師要做的是給予學生最大的精神與心理支持,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與成功解決問題的快感。
4.項目成果的評價與總結
通過項目任務的完成與展示,要將學生完成情況進行細化達標,對照任務實施的細化目標進行評價,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強化,哪里出現問題等,讓學生明確地、有針對性地提高,評價既要客觀又要鼓勵,給予學生再次探索的勇氣。
總結環(huán)節(jié)里要形成文字內容,總結的主體既要有老師又要有學生。學生總結任務實施過程中是否完成任務,遇到怎樣的問題,怎樣分析解決,成果是怎樣形成的,學生要及時將自己的心理感受記錄下來。老師則是對項目進行形式與內容等方面的總結。
三、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案例
(一)項目教學法在口語交際中的實施
以“辦公電話接聽”這一情境的教學為例,具體展示項目教學法?!稗k公電話接聽”教學任務是要求學生掌握電話交談的基本禮儀和要求,包括通話時間恰當、使用合適的起始語、巧妙地結束電話交談、選擇合適的語氣語調等通話細節(jié)。
首先,給學生放一段客服電話音頻,讓學生對電話接聽有直觀的認識,之后布置項目任務“以某汽車4S店銷售部職員接聽購買者咨詢電話”(該項目任務在汽車學院學生中實施,根據不同專業(yè)確定不同的項目任務)。接下來完成項目資源分配、學生分組、資料收集、學生小組間制訂計劃、教師對學生的計劃給予指導、幫助學生確定項目任務。計劃后進入項目任務的實施,學生要把計劃中的項目任務具體展示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成果,不得打斷學生的展示,學生展示完畢后,其他小組可以對其進行評價,從做得好的、做得不足、修改方案三個方面進行發(fā)言,教師綜合各方面意見做出評價,從問題導向出發(fā),重點總結展示中出現的不足以及修改方案,同時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再次挑戰(zhàn)的熱情。
帶領學生來到真正的汽車4S店實地感受銷售人員接聽顧客咨詢的過程,回顧之前項目任務的完成情況,二者對比,寫出總結,積累經驗。
(二)項目教學法在課文教學中的實施
以課文《竇娥冤》為例,全劇為四折一楔子,矛盾沖突集中,人物形象鮮明,情節(jié)感人跌宕起伏,特別適合學生以舞臺劇的形式進行學習。
學生分組,教師對小組成員進行協調,保證小組力量均衡。項目根據課文結構分成“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對應五個小組,項目以課下討論、課上課本劇展示的方式完成。課下五個小組查閱資料完成對元雜劇的了解以及課文內容的掌握。小組負責人組織小組學生完成劇本(文言文翻譯白話文),分配角色,熟悉人物臺詞、性格特點等,課下各小組進行劇本的彩排,教師在合適的時間對其進行指導。
課上環(huán)節(jié)分成項目陳述、項目演出、項目評價與總結幾個環(huán)節(jié)。項目陳述是各小組選派代表陳述小組實施方案,主要是落實劇本、人員分工、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等完成情況。
項目演出是教學的另一個重點,學生可以自行設計道具、人物化妝等完成劇本的展示。
最后通過小組之間的自評、互評、老師評,肯定優(yōu)點、修正不足。教師的總結要體現對學生的鼓勵,注重學生的體驗以及對問題的發(fā)現與解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