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專業(yè)英語教學的定位是基于掌握本專業(yè)課程的知識基礎上,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的一種拓展。通過對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分析,結合目前高職學生英語能力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教材編撰的原則和方法。
[關 鍵 詞] 專業(yè)英語;教學設計;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3-0070-02
自1999年開始,基于解決經濟和就業(yè)問題,擴大普通高校本??圃盒U猩藬档慕逃母镎哒Q生。隨著大學多年的持續(xù)擴招,規(guī)模已經相當龐大,負面影響之一就是高職學生的生源質量普遍下降,而來自教育相對較弱的偏遠省份的學生,這樣的情況尤其突出。另一方面,信息化時代來臨,教育資源日益豐富,網絡化的視頻、音頻和文字類資源爆發(fā)式增長,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如何在紛繁復雜的資料海洋中選取學生所需要的、適合高職學生層次的教學內容或許是更難的選擇。此外,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目前高職教育面臨的難題。
一、專業(yè)英語教學中學生的現狀分析
高職學生無論在學習的態(tài)度還是學習的能力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專業(yè)英語教學如同雞肋,原因有三:(1)專業(yè)知識已經學習過了或正在學習,用英語再學一遍,普遍缺乏動力;(2)主觀認為專業(yè)英語未來也沒用,教材枯燥乏味,缺乏新思想;(3)英語的基礎比較薄弱,而專業(yè)英語的難度比較大,專業(yè)語匯多。
分析高職學生的英語能力現狀,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專業(yè)英語教學。專業(yè)英語教學通常設置在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如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和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等。高職學生在一年級接受了大學英語教育,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通過了CET三級或四級,具備了基本的3000至5000左右的通用詞匯,對英語的語法也基本掌握了。即使英語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對基本的英語語法和基礎詞匯也是有一定認識的,畢竟已經經過了十多年的英語語言訓練。
二、專業(yè)英語教學中教材的問題
在專業(yè)英語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難題是專業(yè)教材的選擇。本專業(yè)方向的教材有幾種類型。一種是考證類教材,如上海職業(yè)培訓指導中心編撰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專業(yè)英語》,專門針對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證設計,內容翔實豐富,適合參加應試考試,但并不適合教學;另一種是專業(yè)英語教材,內容大而全,基本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文教材的翻譯稿,或者是英文版人力資源管理教材的簡寫本,原汁原味固然好,但同樣不適合語言類的教學需要。此處挑選兩種專業(yè)英語教材做一粗略對比,闡明教材編撰中對內容選擇、結構安排的一些設想。比較差的例子:以某全國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電子技術專業(yè)英語》為分析對象,教材結構如圖:
該教材課文內容的選擇比較廣泛,涉及專業(yè)的方方面面,因涉及專業(yè)性,不作評價。單純從教材結構上看似乎沒問題,但仔細研讀就發(fā)現,詞匯注解80%以上與電子技術專業(yè)無關。語法部分詳細講解了諸如分詞的用法、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作為能通過CET三級或四級的學生,這些內容顯然都已經掌握了,是否還需要語法部分的設計值得商榷。再分析練習部分,詞匯、句子翻譯均無問題,但占比很少,而占據很大篇幅的是以考語法為主的選擇題和閱讀題。對中國學生而言,選擇題和閱讀題都是強項,更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恰恰教材中沒有任何設計。
比較好的例子如:以某普通高校專業(yè)英語《飯店酒店管理專業(yè)英語實用教程》為例,教材結構如圖:
該教材通過對話,先引入飯店日常經營的情境,例如Handling a complaint(處理一起投訴),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先問清楚投訴事由,然后按照處理流程,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給出不同的處理建議,安撫客戶的情緒。對話環(huán)節(jié)的后面特意設計了不同的表達方式對比,以適應不同的情境,也可以啟發(fā)學生是否還有其他情境。課文部分設計了A部分的基礎閱讀和B部分的擴展閱讀,形成了一定的難度梯度,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獲取更新的知識。情境對話練習要求學生在給定的場景下,自己設計對話,自問自答,充分運用課文中所學內容,這個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但對學生的口語訓練至關重要。課文內容與前期的引入對話保持一致,方便學生更進一步的學習。
三、利用情境教學,破解教與學的困境
基于上述分析,如何破解教與學的困境,設計編撰合適的專業(yè)英語教材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教育專家夸美紐斯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這是教學中的“金科玉律”。就學生而言,引入情境教學,將枯燥的理論、專業(yè)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掌握的具體問題;對教師而言,通過精心選擇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才是根本目的。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場景,激發(fā)調動學生潛在的知識,以引起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的內容,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如具有示范效應的榜樣、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好玩的游戲、角色扮演、各種有趣的繪畫圖片以及音樂、視頻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起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途徑初步歸納為以下六種:生活展現情境、實物演示情境、圖畫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表演體會情境、語言描述情境。當然,隨著學生認知水平的提升,直觀的手段逐漸減少,單純運用語言描述帶入情境增多。
就教材而言,專業(yè)英語教材具有自身的特點。理工科的專業(yè)英語特點是句法、語法比較簡單,專業(yè)詞匯特別多。文科的專業(yè)英語特點是句法和語法相對復雜,內容龐雜,專業(yè)詞匯比較多,有比較多合成的專業(yè)詞匯和縮略語。或者是同樣的詞匯,在特定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例如,diversity management(多樣化管理)。雖然單個的詞都是熟悉的,但并不了解確切的意思,因為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該詞匯有特定的含義。
依據情境教學理論及分析,設計真實工作場景。理工科的畢業(yè)生進入職場,例如外資公司,可能運用到專業(yè)英語的場合是車間、會議室,內容可能是匯報工作、管理建議等。在營銷場合與客戶討論時,討論的內容以技術為主,描述制造加工過程、產品細節(jié),闡明結果、現象等,是可以設想到的運用。例如,產品生產過程出現了問題,需要研討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了問題。就英語而言,既涉及具體產品,也涉及生產過程。
文科的畢業(yè)生可能運用到的場合是會議室、辦公室,內容可能是匯報總結工作、探討相關的管理問題,還有營銷場合與客戶討論服務等。討論的內容以事件、事務為主,營銷可能涉及條款、服務和產品細節(jié)等,闡明觀點、流程,解釋人和事是可以設想到的運用。
情境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自覺的活動。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他們的職場環(huán)境是怎樣的呢?可能承擔的職務是人力資源管理專員或主管,負責招聘、薪資、培訓,或者是崗位分析、行政事務。對專業(yè)英語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
實際上,在中國的外資公司,基層員工較少有機會運用到英語,包括專業(yè)英語。人力資源管理專員或主管,面對的廣大員工都是中國人。只有在招聘有語言要求崗位的員工、向上級匯報工作、與外方相關人員交流時,才需要使用英語。當然,許多公司的官方工作語言是英語,除了書面溝通交流之外,還有會議討論、演示等。這就決定了情境的設計要盡量與現實中的工作場景一致。例如,招聘時有一部分內容是采用英語問答,以了解應聘者的實際運用能力;就薪資體系或晉升制度對外方員工作相應的口頭解釋;結合中國的勞動法,給予外方具體實施情況的說明等。
較少出現的場合如參加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這就意味著過于艱深、過于理論化的內容實際上并不需要學生掌握。例如,用英語撰寫中外企業(yè)制度的對比,外資企業(yè)在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等內容,看起來作為閱讀材料很不錯,但實際上并不適合大多數學生。這僅僅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是有用的,而這可以通過指定閱讀書目和擴展閱讀模塊解決。
四、結語
在專業(yè)調研的基礎上,專業(yè)英語教材的設計應該以適用、實用為原則,不應該是僅僅將中文的教材內容全盤翻譯成英文,或者干脆直接將原版的英文教材拿來使用,美其名曰與國際接軌,不考慮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需求,另外,練習的設計要盡量從實際的情境出發(fā),摒棄以語法、句法為主設計練習,或者以理論化的研討內容為主進行設計,能夠將專業(yè)英語恰當地運用才是硬道理!
參考文獻:
[1]李蕾.信息化時代的專業(yè)英語教學改革模式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0).
[2]田欣欣.完善財務管理專業(yè)英語教學的思考[J].財會教育,2014(6).
[3]魯阿鳳.飯店酒店專業(yè)英語實用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喬玲玲.論高校專業(yè)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