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版面是報紙贏得讀者的利器。為迎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心理,都市報版面設計理念經(jīng)歷了創(chuàng)刊初期的可讀性、成熟期的易讀性和網(wǎng)絡時代打造圖示化版式的悅讀性三個階段,版式風格由濃墨重彩轉向素雅清爽,做“減法”成為都市報版面設計理念的主旋律。版面內(nèi)容的必讀性和表現(xiàn)形式的可視化,是今后都市報版面設計理念發(fā)展的主要趨勢。
【關鍵詞】都市報 版式設計 可讀 可視
讀者讀報,首先感知的是報紙版面。報紙版面由文字、圖片、欄、色彩、線條、空白等元素組成,有效運用和編排這些版面元素,不僅能美化版面、方便讀者閱讀,而且還能進一步解構新聞信息。因而,報紙版式、形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報紙的傳播效果。
都市報作為市場化運作的報紙,經(jīng)濟收入主要源自版面的廣告費,而要吸引客戶投放廣告,關鍵是擁有一定規(guī)模和數(shù)量的讀者群。因而,都市報的版式和形態(tài)必須要滿足讀者對信息時效性、實用性的訴求,同時還要迎合因時代發(fā)展而變化的讀者審美需求?;厮荻际袌蠖嗄甑陌l(fā)展歷程,其版式形態(tài)和風格與時俱進,不斷變革創(chuàng)新,“以新聞價值為價值取向,方便讀者閱讀,提升閱讀快感”的設計理念貫穿始終,從強調(diào)可讀、易讀,到追求悅讀的發(fā)展脈絡清晰、特色鮮明。
一、都市報版面設計理念的發(fā)展脈絡
(一)可讀:版面內(nèi)容的“信息+服務”
“信息+服務”,簡而言之就是題材廣泛、貼近民生,講求時效、注重實用,語言輕松有趣、通俗易懂。都市報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我國改革開放深化時期,社會轉型使人們對各類信息的需求日趨強烈,尤其是那些關乎市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信息。然而當時占據(jù)報壇的各級黨報將功能定位為指導工作和傳播政策,使報紙版面成為宣傳、教育的主陣地,“結果,不僅把傳播效果放置一旁,而且導致了對受眾主體地位的漠視,以致新聞傳播脫離群眾,脫離實際,造成受眾對新聞傳播的疏離。”①黨報傳播內(nèi)容與社會現(xiàn)實的嚴重脫節(jié),使普通民眾對與之相關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都市報正是敏銳地看到市民的這一信息訴求,果斷地將自己定位于“市民生活報”,追求報紙版面“大信息量、全服務性”,從而迅速“飛入尋常百姓家”,迎來我國報業(yè)大眾化發(fā)展時期。
處于發(fā)展初期的都市報,受技術、人才、成本等因素的限制,無法也無需刻意追求版面的藝術風格,其版面設計主要體現(xiàn)為,在有限的版面空間如何刊登更多數(shù)量的新聞稿件和稿件內(nèi)容是否與市民相關。如1997年8月1日的《江南都市報》,頭版共刊登9條消息(含報眼“致讀者”)、2幅圖片,版面以黑白色為主基調(diào),為保證版面的信息數(shù)量,稿件之間咬合編排,標題橫豎交錯,內(nèi)文有橫有豎,字號雜亂,基本延續(xù)傳統(tǒng)的“曲徑通幽”的設計方式。內(nèi)容上,“物價回落” 、“公交天氣預報”、“洗足屋”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新聞成為版面主角,“旱鴨子”、“素麗車”、“帶路人”等生活化口語通俗有趣,將新聞性、信息性、故事性、實用性融為一體。再如1997年8月25日的《大河文化報》(1997年10月更名為《大河報》),頭版共計11條信息,整個版面均為文字,稿件之間“犬牙交錯”,用線框隔開。從稿件內(nèi)容看,有7條信息為社會新聞,其中“倒頭條”則是當時社會關注度極高的“張金柱案”。
(二)易讀:“文字+圖片”為主體的多元化版式發(fā)展
都市報在讀者市場的高占有率和獲取的高額利潤,使一些原本與之不搭界的報紙紛紛模仿和拷貝,“都市報大戰(zhàn)的烽火幾乎燒遍了整個神州,全國每個中心城市都成了都市報火并的戰(zhàn)場?!雹跒閾屨际袌觯际袌蠹娂姅U版增容,每日上百個版面成為常態(tài)。在都市報的示范帶領下,我國報業(yè)進入“厚報時代”。面對已然超出閱讀承受范圍的厚報,讀者不僅不能獲得有效信息,反而會產(chǎn)生信息垃圾或轟炸的厭倦。怎么才能讓讀者輕而易舉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呢?報紙版式設計開始走進都市報人的視野,以“文字+圖片”為主導,引領和推介讀者快速、輕松地尋找有新聞價值的點,成為版面承載信息外的又一主要功能,并呈現(xiàn)出多元化版式設計。
1.“濃眉大眼”“簡約疏朗”“雜志化”三種版式各領風騷
“濃眉大眼”版式是都市報早期為誘發(fā)讀者讀報欲而使用的一種頗具現(xiàn)代味的版式,其典型風格是:版面多用彩色色塊(黑臉膛),大幅、醒目新聞照片(大眼睛),大字號標題,加粗、橫排(粗眉毛),稿件之間用粗重線框,輪廓分明。這種版式強調(diào)版面的視覺沖擊力,彰顯出勃勃生機和大氣,能迅速引導讀者抓住重點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報紙頭版以文字信息為主的設計理念。但是該版式駁雜的色彩和夸張的圖片,容易使讀者產(chǎn)生閱讀疲勞,因而曾一度引起新聞界的批評。
“簡約疏朗”版式可謂是與“濃眉大眼”版式相對立的一種版式,強調(diào)禁止濫用版面元素,標題不用底紋或反白,稿件之間沒有線框,而是以留白分隔,減少了讀者閱讀上的視覺污染。版面風格趨向于樸素大方、冷靜暢達,符合當代白領讀者追求簡約、平和的審美習慣,因而該版式受到讀者社會地位較高的《新京報》的青睞。
“雜志化”版式是將最重要或最具價值的一條新聞用大幅新聞圖片,并配以煽情的新聞標題,使之處于版面的中心地位,近似于雜志的封面。版面的形式感得到空前發(fā)揮,但是報紙畢竟不同于雜志,雜志封面的主題化是建立在內(nèi)文長篇幅、多角度的深度報道基礎之上的,能產(chǎn)生一種規(guī)模效應。都市報的“雜志化”版面不僅無法形成規(guī)模效應,而且會誤導讀者對其他重要新聞的忽視。進入21世紀,純粹的“雜志化”版面已日漸式微,代之以“圖片+導讀”的版式。其基本版式為,圖片新聞約占版面2/3,且居中心位置;左邊或右邊為“導讀”,占版面1/3。該版式的優(yōu)勢在于版面視覺流程清晰順暢,便于引導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進入新聞之中。
2.版組化架構版面,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要
如果說“濃眉大眼”、“簡約疏朗”和“雜志化”版式主要是針對頭版表現(xiàn)形式的設計,那么版組化架構體現(xiàn)的則是對版面內(nèi)容細分的設計理念。所謂版組化架構版面,就是將一份報紙中內(nèi)容相關的版面組成相對獨立的單元,每一單元構成一個版組。2000年,定位于新主流化媒體的《南方都市報》在一次改版調(diào)研時發(fā)現(xiàn),新主流媒體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明顯,會自主挑選喜愛的內(nèi)容閱讀,將報紙分疊編排不僅能有效改變“厚報”內(nèi)容混雜的局面,而且大大方便了讀者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谶@一認識,《南方都市報》開始版組化架構版面,將報紙按內(nèi)容分為ABCD四疊:A疊區(qū)域新聞,主要是廣州深圳一帶本地新聞報道和國內(nèi)外重點新聞;B疊財經(jīng)新聞,主要報道經(jīng)濟領域內(nèi)的新聞,帶有一定的專業(yè)性;C疊文體新聞,包括文化、娛樂和體育,屬于軟新聞的內(nèi)容報道;D疊城市消費雜志,包含一些??瘍?nèi)容。③版組化架構版面為讀者閱讀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滿足了現(xiàn)代都市不同階層受眾的不同追求。而版面的細分,讓讀者由“大眾”變?yōu)椤靶”姟保瑥V告商投放廣告時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受眾。自此,都市報版組化架構版面形成潮流,蔚為壯觀。
3.建立視覺識別系統(tǒng),版式“美編”成為時尚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這一時期的都市報還引入了視覺識別符號,通過識別符號向讀者傳達自身的個性、品味和理念。如《新京報》的“長城烽火臺”報徽,將象征著“民族魂”的長城和彰顯“皇家色彩”朱紅底色和黃色火焰組合一起,體現(xiàn)出該報對北京的代言力,而報徽下方的“負責報道一切”則傳達出報紙的定位和理念。再如《都市快報》,創(chuàng)刊伊始就由中央美院的陳曉慧博士幫助建立了自己的完整視覺識別體系,用象征著青春、活力的橘紅色為版面主色調(diào),讓讀者感覺到這是一張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報紙。伴隨著版面視覺識別系統(tǒng)的建立,設置版式的美編或版式總監(jiān)已然成為都市報版面“美編”的一個重要標志。
都市報建立版面視覺識別系統(tǒng),表面上看是出于報紙對自身形象塑造的需要,但實質上反映出的卻是對版式設計的重視程度,體現(xiàn)版面內(nèi)容和風格要與讀者新聞價值取向吻合的設計理念。
(三)悅讀:圖示化版式設計興起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和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閱讀習慣、閱讀方式和閱讀心理發(fā)生著巨大變化,曾經(jīng)一度被都市報版面視為攬客至寶的大信息量、深度報道已魅力殆盡,大幅醒目的攝影圖片不僅喪失應有的視覺沖擊力,反而導致讀者的審美倦怠。求快、求易、求簡、求悅讀成為當代人共同的閱讀心理,而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對移動閱讀、快捷傳遞、互動交流等閱讀方式的癡迷,更是讓都市報深深感到“寒冬”的陰冷。然而,計算機技術的日趨先進,尤其是繪圖軟件的普及,也為都市報帶來了新的機遇。一種借助電腦特技繪畫技術,將與新聞事件相關的文字、數(shù)字、圖片等有機地組合成一副完整、直觀、形象的圖示化版式設計應運而生。
圖示化版式最早源于上世紀80年代的《今日美國》,后傳入我國。新世紀前后,《經(jīng)濟觀察報》《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南方周末》等都曾使用過圖示新聞,新華社還成立了專門的圖示制作團隊——圖表新聞編輯室。④但就圖示化版面使用頻率和規(guī)模來看,非都市報莫屬。2012 年,《南方都市報》的“數(shù)讀”、《新京報》的“新圖紙”、《京華時報》的“京華圖解”、《錢江晚報》的“圖視繪”、《羊城晚報》的“數(shù)據(jù)控”、《東方今報》的“有圖有真相”等圖示化專版的陸續(xù)開辦,成為國內(nèi)紙媒版式的最大亮點,而2013年“兩會”期間都市報關于民生熱點、兩會熱議等內(nèi)容的圖示化呈現(xiàn)則將圖示化版式設計推向了一個高潮。有“新聞出版第一門戶”之稱的中國新聞出版網(wǎng),曾專門刊出部分佳作(見圖3):“《京華時報》這一公益版面中對希望工程這個重要公益活動的關注感覺很溫馨,象征著春天與希望的顏色在這一版面上傳遞的信息不言而喻;《晶報》這一版面以全國政協(xié)委員張近東的相關提案為由頭,展現(xiàn)了電商要不要征稅這一問題中博弈各方的反應。貫徹了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傳達和視覺傳達與美統(tǒng)一的宗旨,在版面設計上,形神兼?zhèn)涞卦忈屃讼鯚熕钠鸬囊馓N,簡潔又傳神;《新京報》關于蛋居小伙的報道觸動了讀者那根關于住房的神經(jīng),而為了配合這一報道,版式設計中不僅采用了蛋居的外形照片,而且通過諸多圖解分析房價問題,有點有面,相互補充?!雹?/p>
對于都市報來說,圖示化版式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形象直觀地解讀政策或闡釋復雜利益關系,彌補突發(fā)性事件記者無法到場,或鏡頭難以穿透現(xiàn)場障礙物以及文字表述過于抽象的缺陷。版面中文字、圖表的設計組合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能夠形成較強的規(guī)模效應,那些構思精妙的圖示,不僅具有形象性,而且具有象征性,在增加新聞報道的厚重和底蘊,給讀者打造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的同時,也為都市報的深度報道帶來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視角。
二、從做“加法”到做“減法”:都市報版面設計理念的變革主旋律
都市報二十余年的發(fā)展,形成了個性鮮明、形式靈活的版式風格,從做“加法”到做“減法”的版面設計理念貫穿都市報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并成為版式變革的主旋律。
創(chuàng)刊初期的都市報,為“跑馬圈地”搶占市場,在內(nèi)容上和版式設計上主要是在做“加法”。所謂內(nèi)容的“加法”,主要指擴大新聞報道題材和領域,而版式設計的“加法”則是指增加版面,色彩、線條、底紋等版面非語言元素日漸增多,“厚報”和“濃眉大眼”版式就是都市報做“加法”的典型代表。從理論上說,報紙可以不斷的增版擴容,可是當版面數(shù)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不僅會增加報紙成本、影響報紙印刷發(fā)行,而且也會給讀者帶來閱讀的不便,甚至造成讀者和廣告的流失。因而,做好“減法”,讓版面簡約、易讀成為成熟時期都市報版式設計理念的主旋律。這一時期的“減法”主要表現(xiàn)為:減少版面稿件字幅,厚題薄文,大膽使用新聞攝影照片,突出版面視覺中心和層次感;運用模塊版式,將整個版面劃分為中間寬、兩邊窄的三個豎橫區(qū),嚴禁破欄、穿插,版面脈絡清晰、空間整齊;禁止濫用版面元素,對標題、字號、線條、底紋、色彩做強制限定,減少閱讀上的視覺污染,版式風格變濃墨重彩為素雅清爽等等。
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絡新媒體的沖擊影響,都市報的生存空間日益嚴峻,為迎合當代人的“快餐式”閱讀心理,身處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絡背景之下的都市報,在版式設計上又迎來了新一輪的“減法”,“清爽悅讀”的版式設計理念得到充分落實。首先是精減版面、精縮文本,強調(diào)版面內(nèi)容的接近性和主題化,文本邏輯清晰,每個小單元按設定的邏輯順序擺放。如《華西都市報》每日的版面數(shù)多為16~30版,動輒上百個版面已成為歷史,與讀者生活、工作關系密切的內(nèi)容得到強化,A版組“華西解讀”、“我的新聞”成為固定版面,每一個版面都有一個相對明確的主題。其次是圖示化新聞成為版面主角。版面中文字的主體地位徹底被圖表取代,即便是圖文結合,往往也是“依圖設文”; 基本摒除線條、邊框等版面元素,大膽運用空白,不僅版面潔凈素雅,而且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
三、必讀+可視:都市報版面設計的發(fā)展趨勢
版式設計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便于讀者全面地接收和接受報紙信息。近年來,部分都市報在版式設計中不顧內(nèi)容、只求形式的做法時有發(fā)生,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降低了報紙的格調(diào)和品質的同時,也使報紙與讀者漸行漸遠。因而,今后都市報版面設計不僅要注重版式符合讀者閱讀習慣和審美心理,更要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
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讀者對信息的需求已不單純體現(xiàn)在數(shù)量上和報道的及時性上,他們關注更多的是對新聞的解構,尤其是迫切想知道那些剛剛發(fā)布的民生政策或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到底會給自己帶來哪些變化、影響??旃?jié)奏、高效率的現(xiàn)代城市生活,使讀者不再青睞以文字為主的長篇深度解讀,他們甚至已失去讀完文章的耐心,這對都市報版式設計直觀、形象和貼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鑒于上述認識,“必讀性+可視性”必將成為今后都市報版面設計的趨勢。如國家出臺的“營改增”政策,都市報將報道重心移向該政策能給市民帶來哪些利好,買房、賣房要交的稅是多了還是少了?為了做到明白易懂,運用舉例的說明方法,并繪制圖表,使讀者只看圖就能一目了然。這種“舉例演示+圖表展示”的版式設計理念就是“必讀性+可視性”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
面對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挑戰(zhàn)和機遇,都市報的版式設計仍需不斷變革創(chuàng)新,探尋一條既符合新聞價值、市場規(guī)律、讀者閱讀心理,又更具形象、可視的發(fā)展道路。
注釋:
①董天策.論“為市民服務”的辦報思想[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1).
②孫燕君.報業(yè)中國[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2,182.
③王婷.《南方都市報》雜志化傾向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論文,2010,14.
④張浩.透過圖像力量讓新聞更有趣.南方傳媒研究.http://www.nfmedia.com/cmzj/jdzt/201311/t20131120-362396.htm
⑤王志勇.都市報兩會版面 強化視覺要素 傳遞兩會信息.中國新聞出版網(wǎng).http://www.chinaxwcb.com/2013-03/18/content_265328.htm
作者簡介:周洪林,樂山師范學院文新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報刊新聞理論
編輯: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