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改指導下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但由于各種原因的制約,仍然沒有完全實現(xiàn)新課改的目標要求。因
此,小學語文教學應堅持在新課改指導下,繼續(xù)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兒童視野;必要性;困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實施,對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語文課堂也隨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如何在新形勢下強化小學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地位,發(fā)揮其工具性學科作用,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方向。因此,本文將從兒童視野的視角探索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兒童視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課本知識教學為 主,兒童書刊只是作為小學生的課外興趣選擇,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應試教育。當前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學校也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要求,一是體現(xiàn)在教學課程環(huán)境變化的需要,學校逐漸認識到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教學目標是對學生進行啟蒙教學,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興趣都發(fā)揮著一定的導向作用,因而在素質教育環(huán)境下,就需要教師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出發(fā),進入兒童的視角和視野,在課堂中適當引入課外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二是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拓展的需要,素質教育對傳統(tǒng)教育的首要挑戰(zhàn),即是對課堂教學內容提出新要求,而僅僅靠說教式的課堂教學,難以豐富教授課堂教學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從兒童視野出發(fā),以此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困境
(一)傳統(tǒng)觀念制約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提升課堂效率。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應試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很難轉變觀念,從兒童的素質發(fā)展需求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小學語文課堂仍舊離不開教科書,教師主要是以教材來設計教學大綱,忽視了兒童的心理發(fā)展需求。這種傳統(tǒng)的應試觀念是受社會大環(huán)境所影響的,即使教師轉變了觀念,學生的家長也不一定能接受,尤其是在城市小學,小升初壓力較大,學生不僅要學習課堂知識,課后甚至還要提前學習,以鞏固基礎獲得考試高分。在這種傳統(tǒng)觀念影響下,教師很難從兒童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設計課堂教學方式和內容。
(二)教學目標定位不科學
世界上每個事物都具有其特殊性,而兒童表現(xiàn)出的特殊性,即是其巨大的潛力和無限發(fā)展的可能性,因而提倡小學教師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促進學生習得相關知識。在素質教育大發(fā)展階段,教師沒有完全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又面臨新教學任務考核,教師往往處于兩難的境地,既要注重應試教育又要注重素質教育,就造成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難以明確。就實際情況而言,在有限的課堂上,加之小學生的學習吸收能力不能與成人相比,教師只能將大部分時間用于教材講解上面。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也很難從兒童的視野去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
(三)教學方式落后
朗讀可以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在語感和語言邏輯方面能力,而晨讀,大聲地朗誦不僅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樣,在教學中慣用的提問教學方式也能對學生的學習和思考能力起到啟發(fā)和引導的作用。但是,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運用朗讀和提問等教學方式上,沒有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引導學生爭取朗讀課文,教師往往希望學生重點朗讀比較重要的課文,而對于那些真正具有感染力的文章,則是一帶而過。同樣,教師在運用提問教學方式時,傾向于標準答案或者事實性問題,沒有對文章進行發(fā)散性的提問,這樣的教學方式會極大地阻礙學生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三、小學語文教學運用兒童視野的策略
(一)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新課改指導下,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從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出發(fā),站在兒童的視角,有效做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具體來講,教師一是要了解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掌握學生的性格特征,對其進行有效教學;二是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在課堂教授時應考慮相對較落后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不是為了完成課堂任務,對其置之不理;三是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適當調整課堂設置,做到不僅僅是為考試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小學語文教學從兒童視野出發(f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設計科學教學目標
由于新課改的要求,教師不能再一味地強調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更要關注課堂教學所要求的素質提升。站在兒童的視野,大部分學生對學習 的目標并不是非常明確,他們更需要的是輕松、愉悅和充滿未知的課堂。教師站在兒童視角教學,應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及表達能力等多個方面的提升。因此,教師要以科學的教學目標定位為出發(fā)點,協(xié)調考慮小學生的課堂能力拓展。
(三)提升課堂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設備,打開教學思路,提升課堂教學的方式。一是充分利用朗誦教學法,開展課堂朗誦比賽,讓學生自由選擇朗誦題材,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二是運用多媒體教學,開闊視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并通過提問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三是融入游戲教學法,結合兒童最喜歡的游戲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提升兒童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就當前而言,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改指導下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但由于各種原因的制約,仍然沒有完全實現(xiàn)新課改的目標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堅持在新課改指導下,繼續(xù)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