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7年秋季入學開始,全國很多一年級和七年級的中小學生迎來了嶄新的“部編本”語文教材。 “部編本”教材,正是適應新時代發(fā)展要求,起到示范作用?!安烤幈尽闭Z文教材的很多亮點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深入學習和反思。掌握“部編本”語文教材編寫理念,了解和學習新教材的主要特點,培養(yǎng)學生親近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著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每一位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的語文教師應盡的責任。
【關鍵詞】“部編本”;語文教材;示范;理念;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從2017年秋季入學開始,全國很多一年級和七年級的中小學生迎來了嶄新的“部編本”語文教材。所謂“部編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以往的中小學語文教材,是“一綱多本”,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動了各個省市地方和各大出版社的積極性,教材的編纂和出版呈現(xiàn)“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局面,但是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實際問題,教材版本不能真正做到優(yōu)中選優(yōu)。“部編本”教材,正是適應這一發(fā)展要求,起到示范作用,敦促教材編寫質(zhì)量的提高。
眾多的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拿到教材后,可以發(fā)現(xiàn)“部編本”語文教材的很多亮點。
“部編本”語文教材突出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下的語文教材,也要順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要體現(xiàn)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語文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重任。而“部編本”語文教材編寫團隊權威,精心策劃選取,歷史悠久,不存在地方的區(qū)域差異,特別具有代表意義,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部編本”語文教材大力弘揚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翻開教材,從插圖的中國水墨畫特色,就能看到教材濃郁的“中國風”?!安烤幈尽闭Z文教材里的傳統(tǒng)文化篇目增加了很多。很多歷代美文美篇,乃至笠翁對韻、民俗諺語都出現(xiàn)在了“部編本”語文教材中。傳統(tǒng)文化的篇目體裁也特別豐富,中國文學發(fā)展的歷史跨度相當大,古代民歌唐詩宋詞元曲、先秦的散文、明清的小品文……涵蓋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家作品。
語文教育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與教育規(guī)律,根據(jù)它自身的特 點,“部編本”語文教材采用了很多比較新穎和成熟的語文教學成果。例如“部編本”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就選用了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字頻研究的成果,讓小學一年級學生先認字識字。“部編本”語文教材充分滿足教學一線需要。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往可能受教材、教學條件等各方面因素制約,出現(xiàn)很多諸如以往語文教學時間緊、任務重,教師授課時間多而學生閱讀量偏少,或者學生課上練習少、操練少等問題。而“部編本”語文教材在編寫伊始,就深入分析了多年來一線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狀況,并且對于某些狀況做了相應的對策,給教學提供了很多策略方法與實踐案例。
當今的時代,是信息發(fā)達的時代,多種媒體媒介的出現(xiàn),極大開闊了中小學生的視野。所以,“部編本”語文教材在內(nèi)容選擇、練習構(gòu)思、實踐教學活動的設計中,融入了時代元素,力爭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參與興趣。例如語文園地里的“展示臺”,啟發(fā)學生將課內(nèi)外知識有效結(jié)合起來,學生會很樂意接受教師和課堂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特點。
更值得一提的是,“部編本”語文教材更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課外閱讀在語文課程標準、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語文教學中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落實?!安烤幈尽闭Z文教材把以往學生課下閱讀的課外閱讀材料納入到實際教學計劃中,明確了課外閱讀的重點,彌補了學生讀書方法的缺失,使“課外閱讀”更加深化?!安烤幈尽闭Z文教材的很多課后思考題或拓展題,都有課外閱讀的提示引導。在教師的閱讀指引下,學生能提高閱讀的興趣和質(zhì)量。學生閱讀隨著就從課堂延伸到了課外,真正形成了新課標所提倡的“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語文閱讀教學體制。
綜上所述,作為教師,要針對“部編本”語文教材做到以下幾個教學備課要點:
首先,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深入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zhì),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lián)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其次,從整體上把握“部編本”語文教材,理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理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最后,在準確把握“部編本”語文教材思想的基礎上,從本地、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各種教學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溝通課堂內(nèi)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 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掌握“部編本”語文教材編寫理念,了解和學習新教材的主要特點,培養(yǎng)學生親近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著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每一位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的語文教師應盡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yǎng)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
[2]溫儒敏.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的七個創(chuàng)新點[J].小學語文,2016(9).
作者簡介:李明明,1983年生,女,河北承德人,承德市實驗小學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