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摘 要: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婚姻法回歸到民法中勢在必行,婚姻法原本就是社會民生中的法律,其回歸的主要標志是《民法通則》的確立。而婚姻法回歸民法中的主要問題還是關于財產法,物權法以及合同法之間的關聯,這些方面有諸多問題引起了相關人士的探討。本文主要討論了婚姻法回歸民法的基本思路,主要從夫妻共同財產為重點進行討論,僅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婚姻法;民法;共同財產
婚姻法回歸民法已經是一個確定的事件,但是在怎么回歸,如何回歸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其中爭議的主要方面是關于物權法,合同法以及財產法之間的關系。其中值得探討的是在婚姻關系中,夫妻財產制的問題。因為民法中已經有了財產法,而婚姻法中也包括了財產法。這樣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時,民法中的財產法是否還適用,是否能把財產法中的法律法規(guī)應用到夫妻關系中。這些問題還與合同法,物權法等一些法律法規(guī)存在一定的關聯。在婚姻法回歸民法的基本思路中,關于夫妻財產制的問題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1 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
在婚姻法中,夫妻在處理財產關系時通常出現在夫妻之間出現離婚或者存在繼承關系時。這時表明夫妻關系已經破裂或者夫妻關系自行解除等。這時就會出現財產分配,債務償還等問題的出現。這時就需要相應的財產制方面的法律來解決相關的糾紛問題,法律的介入是讓糾紛得到公正的解決,真正讓一些問題在法律的幫助下變得更加合理。
在夫妻關系的糾紛中,離婚的過程中財產分配,債務分配等問題都是最容易產生爭議的。這時,夫妻之間不能和平解決的問題就需要婚姻法來進行解決,婚姻法的介入能讓糾紛得到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解決方式。夫妻財產制能讓夫妻之間的共同財產之間得到有效的保障,有效的解決夫妻在離婚之間進行財產轉移,一方擅自處理財產的現象。這樣能對夫妻不知情一方的到有效的法律保護,讓夫妻之間的財產關系盡量得到公平處理。婚姻法中的財產制主要是對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進行法律管理,對于夫妻與第三方的財產關系不予處理。比如夫妻雙方中,其中一人在外有債務,這在道德倫理上應該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但是這部分并不是法律所規(guī)定的。這類時間在與夫妻內部關系的處理,在夫妻的觀念中,夫妻一方的債務理應由二人共同承擔,這時傳統(tǒng)的夫妻觀念里的固有思想。但是這種思想并不是法律所規(guī)定的,婚姻法中并沒有對此方面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在實際的生活中,如果法律明確規(guī)定夫妻一方的債務應該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那么如果夫妻雙方關系破裂,造成離婚,就會出現夫妻一方偽造借款的假象來使另一方受到傷害。這樣就讓心存不軌的人鉆了法律的空子,令法律的公平性有所喪失。
2 婚姻法中財產制的調整
婚姻法中,對于夫妻雙方的財產制的調整關系有兩種主要的手段。一種是直接調整,直接調整主要指的夫妻一方直接把財產或者債務轉移給另一方,這種方式是自愿轉讓。主要的方式表現在物權轉讓等。而另一種方式是間接的,這種手段主要指夫妻中的一方需要承擔另一方的債務或者一方請求賦予另一方財產權利。這種手段主要表現方式為承擔債務。這兩種手段實質上是相同的,兩者具有相同的調整手段。夫妻二人在保持夫妻關系時,債權和物權并不需要進行明確的劃分。因為不管是債權還是物權都是夫妻雙方自愿承擔,理應分配的。但是一旦出現例如離婚這樣的事件時,這種基于物權和債權的關系就會發(fā)生一定的分歧。但是由于類似于離婚這樣的事件持續(xù)的事件并不是很長,所以對于物權和債權方面并沒有進行明確的劃分。如果婚姻法中,財產制方面需要對此進行調整,那么物權分配在離婚時產生的爭議會比較大,相應的債權的分配也會出現許多問題。
除了夫妻二人之間的內部關系以外,夫妻二人與第三方發(fā)生的財產關系也需要進行討論。夫妻內部采取的財產制調整手段在夫妻外部關系上也同樣有所表現。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夫妻外部關系的財產制調整和內部關系的財產制調整有著完全不同的影響。其中的不同主要表現在直接手段上,也就是說在物權上會有不同的影響。舉個例子說,如果房產在登記時是一單獨一方的名字,但是卻有可能成為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等。這就說明直接手段對夫妻內部關系的調整手段上有很大影響,同樣在有第三方參與時也同樣具有較明顯的影響。但是間接關系的影響卻很小,可以忽略。
對以上兩種調整手段進行分析之后,我們不難發(fā)現,在調整婚姻法的財產關系時盡量采取間接的調整手段。因為間接手段在可以解決財產制的一些問題,并且不會對財產法的法律規(guī)定造成影響,也不會牽扯出其他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或者與其他法律法規(guī)造成沖突。所以在進行財產調整時盡量采取間接調整的手段來處理夫妻財產制的問題。
3 婚姻法中夫妻財產歸屬與物權法的關系
在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雙方的財產是夫妻雙方共同擁有的。也就是說,夫妻在確定夫妻關系后,雙方都可以擁有對方的一切財產。這種制度對與離婚和繼承方面可以這樣解釋,一旦雙方發(fā)生離婚關系或者存在繼承關系時,離婚時夫妻要平均分配雙方的共同財產,而繼承時可以完全繼承夫妻兩人共有的財產。這種分配方式采取的調整手段是直接調整,也就是說采取物權的方式進行調整。對比物權法來看,婚姻法中的一些法律法規(guī)與之極其相似。婚姻法中對于夫妻的共同財產和夫妻一方財產的大致闡述為:夫妻共同財產是夫妻二人在保持夫妻關系時,共同所有的財產以及夫妻二人所得的財產,比較典型的例如工資,繼承的財產等。個人財產主要指的是夫妻一方獨有的財產,比如婚前公正的獨有財產,婚后繼承時,遺囑中明確表明的只分配給夫妻一方的財產等?;橐龇ㄖ械倪@些規(guī)定在物權法中也有所體現。物權法中的解釋大概如下:夫妻共同財產被當做夫妻共同共有的關系,也就是說和婚姻法中共同財產的規(guī)定相同。
從上述的關系來看,婚姻法中的共同財產就是物權法中所包含的內容。但是也有相關的學者對此提出了質疑。有學者認為,物權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夫妻二人必須經過常規(guī)的手續(xù)證明二人的夫妻關系,也就是說要進行登記才能采取物權法中的法律法規(guī)。而婚姻法中并沒有對此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筆者認為,婚姻法是在確定婚姻關系的基礎上所設定的,所以說并不需要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來闡述二人的婚姻關系。所以在實質上,婚姻法和物權法并沒有不同之處,婚姻法中的財產制就大致和物權法中的法律法規(guī)相同。
4 物權法的困境及解決
物權法和婚姻法實質上是相通的,但是就目前的物權法來看,物權法中許多規(guī)定完全忽視和婚姻法,讓婚姻法單獨的獨立了出來。目前撰寫物權法的相關學者沒有考慮到婚姻法,對婚姻法采取完全忽略的態(tài)度,這導致了法律條款中會存在部分難以解決的問題。為了讓法律更加完善,更具有說服力,應該采取相應的手段來解決類似的問題。在相關的研究中,有專家之處了相關的解決辦法。夫妻二人內部發(fā)生的財產問題要以婚姻法來進行相關問題的解決。而一旦有夫妻二人以外的第三方參與時就需要采取物權法來解決相關的問題。這種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部分有爭議的問題,但是這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物權法與婚姻法之間的關系還需要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來進行完善。
5 總結
婚姻法回歸民法的問題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法定夫妻財產制的問題中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完善。關于婚姻法回歸民法需要更多的專業(yè)人士提出更加專業(yè)的探討意見,未來我國的法律必定能在相關人士的努力之下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馬憶南.婚姻家庭繼承法學[J].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33(8):66-68
[2]裴樺.夫妻共同財產制研究[J].法律出版社,2016,04(1):133-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