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杰 霍云佳
【摘要】音韻學是專門研究漢語的語音系統(tǒng)的,而且主要是研究中國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漢字讀音及其變化。本文主要探討了音韻學的涵義、學習音韻學的意義以及學習音韻學的方法。
【關鍵詞】音韻學 古文語音
漢語音韻學是研究漢語語音系統(tǒng)的科學。它以研究漢語語音的發(fā)展演變?yōu)閷ο?,探討各個歷史時期語音的構成以及發(fā)展變化狀況。音韻學一向被認為是艱深的學問,甚至被稱為“絕學”。因而許多人對它望而卻步。事實上,漢語音韻在古漢語學習和古典文學的研究中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著很高的應用價值,不可等閑視之,所以我們面對音韻學的“山高風險”更應攻堅克難,不斷探索,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音韻學的知識。
一、漢語音韻學的涵義
漢語音韻學是研究漢語各個時期的語音系統(tǒng)和它們的歷史演變的科學。漢語音韻學又稱聲韻學,研究漢字聲、韻、調(diào)的發(fā)音和類別。
我國傳統(tǒng)音韻學習慣用三分法把音韻學分為: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今音學”是以《切韻》系韻書為對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時代的語音系統(tǒng);“古音學”是相對于今音學來說的,它研究的對象時先秦兩漢的詩歌韻文,以《詩經(jīng)》用韻為主要的根據(jù),并且結合形聲字,研究上古時期的語音系統(tǒng)?!暗软崒W”,是以宋元以來的等韻圖作為研究對象,最初是分析韻書中的反切。唐宋金元只言“切韻之學”,明初以后才稱“等韻”?,F(xiàn)存最早的韻圖《韻鏡》、《七音略》,基本上是分析《切韻》系韻書的反切多反映的語音系統(tǒng),后來音韻學家又用它研究、分析、描寫近代的語音系統(tǒng)。清代,古音學家又利用等韻研究古韻。所以“等韻學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普通語音學,或者說是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的語音學。
二、學習音韻學的意義
(一)音韻學與古文語音的學習
我們在閱讀古代文選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一些字的審音、正音問題,那么,一個字到底讀什么音才合適呢?這就需要用音韻學的知識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圓滿的答案。押韻是將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有規(guī)則地配置到詩句中,以造成前乎后應的音韻諧和狀態(tài),出現(xiàn)一種富于感染力的音韻上的回環(huán)美。我們在學習古典詩詞時常常會遇到押韻的問題。押韻中遇到入聲字也是常有的事情。古書之中多假借,通假現(xiàn)象十分常見,古音通假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印刷術發(fā)明之前,古籍的流傳是通過口耳相授,人工手抄,勢必會造成臨書忘卻,以音同音近的字互相替代,因此出現(xiàn)了這些“同音別字”。掌握一定量的音韻學知識,就可以破借字求本字,找到最佳的釋義。
(二)音韻學與推廣普通話
掌握了語音的變化規(guī)律,才能更好的進行推廣普通話工作。雖然推廣普通話工作自1986年至今已歷經(jīng)三十年的時間,在我國范圍內(nèi)普通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廣,但在東南沿海及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區(qū)因為普通話不標準的問題二造成的“尷尬事件”在網(wǎng)絡上已成為“熱點段子”,由此看來我國普通話的推廣工作扔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作為語言文字工作者,如何更為快捷、更為方便的使方言區(qū)的人們學習普通話呢?這就需要我們學習一定的音韻學知識。
我們知道方言是歷史的積淀,和普通話之間有著對應的關系。如普通話聲母為“j、q、x”的字,在廣東梅縣話里往往讀“g、k、h”,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箋、千、先”,梅縣話讀作[tsian]、[ts‘ian]、[sian],可以發(fā)現(xiàn),南方的梅縣話保存了古代濁音的特點,但隨著濁音輕化的規(guī)律,普通話就發(fā)生了分化和合流。
雖然從語言學的角度上來講,全國各地的漢語方言只是漢語的分支而已,但是他們之間的差異甚至大大超過了作為不同語言而存在的歐洲各國的語言。一個大的問題就是很多人記不住哪些字該讀前鼻音,哪些字該讀后鼻音。通過我們的普通話教學,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方言區(qū)的語音特點,了解一定的音韻學知識,對癥下藥,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講普通話并不是難以企及的,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亦非難事。
三、音韻學的學習方法
音韻學是口耳之學,必留心聽別人的發(fā)音,仔細觀察別人發(fā)音時的口型。發(fā)輔音時需要注意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發(fā)元音時,需要注意口腔開閉的程度、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圓展等學好語音學常識、是學好音韻學的基礎:
(1)學會分析音素:音素是語言的最小單位。一般來說,一個漢字就是一個音節(jié),一個音節(jié)都是由幾個音素組成均。如“中”是由zh—o—ng三個音素所組成?!皣笔怯蒰—u—o三個音所組成。
(2)學會用音標來記錄語音:音標是記錄語音的符號,世界上各種拼音文字所用的字母,都可以用來做音標符號。我國的漢語拼音字母,能拼寫普通話的語音,用來記錄方言和描寫古音、便會感到不夠用。學習漢語音韻學,應采用國際語音學會制定的“國際音標”來記音。
(3)了解輔音、元音和聲母、韻母的關系。
(4)了解輔音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能正確的發(fā)音。
(5)學會發(fā)清音和濁音:清音就是不帶音的輔音,發(fā)音時聲帶不頗動。濁音就是帶音的輔音,發(fā)音時聲帶顫動。
(6)學會分辨送氣音和不送氣音:輔音發(fā)音時如果除去阻礙以后,有較強的氣流出來叫做送氣音;如果除去阻礙以后,氣流出來較弱叫做不送氣音。發(fā)輔音時,用一張紙放在唇邊,紙被吹動的是送氣音,紙沒有被吹動的是不送氣音。
(7)學會反切:反切的方法是用兩個字拼出一個音來,是根據(jù)聲韻原則來拼的,,它是一種雙拼法,反切上字只取它的聲母,不計較它的韻母和聲調(diào)。反切下字只取它的韻母和聲調(diào),不計較它的聲母。我們必須把反切上字的韻母去掉,反切下字的聲母去掉,才能拼得出正確的音來。
(8)學會押韻:韻母的主要部分相同或近的字,就可以押的。一個韻母可以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主要元音,叫做韻腹,它是韻母的主要部分。在約腹前邊的介音,叫做韻頭,韻頭有i、u、ü三個。在韻腹后邊的部分,叫韻尾,韻尾有n、ng兩個輔音。另外元音i、o、u,也可以做韻尾。
(9)了解雙聲、疊韻:兩個字的聲母相同,叫做雙聲;兩個字的韻母怕同,叫做疊韻。如?。╠ing)、令(ling)、東(dong)、?。╨ong)四個字中,丁東的聲母都是d,令隆的聲母都是l,形成了兩個雙聲詞。丁、令的韻母部是ing,東隆的韻母都是ong,形成了兩個疊韻詞。了解雙生疊韻詞,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古音通假的道理。
(10)了解古音通假:通假就是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或假借。古人在記錄語言里的某個詞的時候,往往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書寫,兩個字形不同、字義不同的字,只是由于聲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代替乙字。如早晨的“早”和跳蚤的“蚤”,二字可以通用。
(11)了解三十六字母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能正確的發(fā)音:三十六字母大約代表了唐宋間的漢語語音的36個聲母。每個聲母有一個代表字,一個字代表一個音。
(12)能熟練地分辨漢字的聲調(diào):聲調(diào)是字音的高低升降,聲調(diào)是漢語的特點,是每個字音不可缺少的東西。古代漢語聲調(diào)可分為:平、上、去、入四聲,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里沒有入聲,平聲分為陰平與陽平,所以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聲調(diào)式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四、結語
漢語音韻學是中國傳統(tǒng)語言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音韻學對于我們學習古文語音、推廣普通話工作幫助很大,而且對于掌握文字學、訓詁學、方言學以及語言學的其他門類更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我們讀通、讀懂古代典籍、理解明白古代文化現(xiàn)象也很有好處。在今天這樣全球交往、信息密集的時代,我們傳承自己民族精華時,向世界傳播中國的知識文化時,音韻學也扮演著她獨特的角色,她在漢語學習、文學研究、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價值是不容忽視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