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汝蘭
【摘要】本文論述了班主任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智能手機的策略:召開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使用手機的利弊;制定班級公約,發(fā)揮集體約束作用;個別引導,通過思想溝通糾正學生沉迷手機的行為。
【關鍵詞】班主任 智能手機 正確認識 自控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0A-0077-01
當今時代,智能手機已風靡全球,它快速滲透到每個家庭中,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家長外出打工,為了方便與孩子聯(lián)系,他們給孩子買了智能手機,卻沒能正確引導或監(jiān)督孩子使用智能手機。最近,我常聽到學校的一些班主任抱怨:某某學生因玩手機不完成作業(yè),或某某學生因夜里玩手機導致白天上課趴桌子睡覺……因學生玩智能手機而引發(fā)的負面事件層出不窮。為了減少智能手機對學生的消極影響,班主任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一、召開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使用手機的利弊
智能手機是一種通訊工具,本身是中性的,無所謂好與壞,關鍵是看使用者能否正確認識與合理使用它。班主任應通過主題班會或專題板報等方式加強引導,因此,我設計了主題為“我們與智能手機”的班會,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使用手機的利弊,共創(chuàng)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這次主題班會中,首先,我利用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高中生董某因沉迷網(wǎng)絡游戲走上犯罪的道路的案例作為開場白,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對手機的看法。經(jīng)過師生共同討論,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智能手機是一種溝通聯(lián)系的工具,正確使用手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學習更為便捷,而過于沉迷、依賴手機則會產(chǎn)生許多弊端。我讓學生分小組列出過度使用手機有什么弊端,學生列出種種弊端。班會課成功地引導學生辨證地看待使用智能手機的利弊,紛紛表示: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
二、制定班級公約,發(fā)揮集體約束作用
智能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學生自控能力不強,便有可能成為智能手機的“奴隸”,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與學業(yè)進步。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普遍較差,為此,班主任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避免他們對手機產(chǎn)生依賴心理。
為了讓學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讓每名學生都對使用手機的行為提出自己的看法,將自己的建議寫下來,然后讓小組長收集大家的建議,由班長、副班長整理。班長、副班長共初步整理出15條建議。班會課上,我讓學生集體表決這些建議,適用的成為大家遵守的條例,不適用的否決,最后再修改、精簡一下,最終形成本班的《有關手機使用的班級公約》,并制定了違約處理辦法。班級公約共有6項內容:1.每天使用手機應不超過2小時。2.上課時不碰手機,下課時盡量少玩手機。3.吃飯時、和別人說話時不玩手機。4.走路或過馬路時,不玩手機。5.不瀏覽黃色網(wǎng)頁,不玩暴力游戲。6.不使用手機做違法的事。
如果違約了就得按違約處理辦法來處理。情節(jié)輕微的,寫500字的檢討或寫一份以維護身心健康為主題的手抄報。情節(jié)較重的,先對其進行個別教育,并要求其寫一份保證書;如還不改正,老師對其提出嚴厲批評,同時建議其父母把孩子的手機暫存于老師處,待其有了深刻的認識才歸還。
三、進行思想溝通,糾正學生沉迷手機的行為
在學生使用手機的問題上,班主任既要縱觀整個班集體,又要注重個別差異教育。我班有一名小寅同學,他父母外出打工賺錢,他跟著奶奶生活,一直以來都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學習成績也很好??墒亲詮倪M入五年級,我發(fā)現(xiàn)他出現(xiàn)了遲到、上課打瞌睡等現(xiàn)象。我通過家訪,了解到他父母為了方便與家人聯(lián)系,花了一千多元給他買了一個智能手機。有了手機后,他迷上了手游。找到了原因,就得對癥下藥。我多次通過電話與他父母溝通,并經(jīng)常與他談心,讓他認識到:“作為學生,知識與技能才是今后走向社會的真正資本。”同時,我盡量捕捉他身上的閃光點,盡可能地給孩子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有意識地幫助他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我細心留意他的一舉一動,發(fā)現(xiàn)他愛種花,動手能力較強,便鼓勵他把自己的實踐過程寫下來,建議他正確利用智能手機查詢養(yǎng)花需要的肥料,在我的指導下,他寫的《自制養(yǎng)花有機肥土壤》榮獲縣科技小論文二等獎。
總之,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大多數(shù)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來上學,但學生多多少少還是會接觸與使用智能手機。我們作為班主任也應義不容辭地教育引導好學生正確使用智能手機,為他們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