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芹
【摘要】文學名著永遠是取之不盡的智慧寶藏,它們是文學大師的精心之作,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和精神。本節(jié)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多讀名著,并引導學生將所讀名著運用到作文中去,給學生一個充分施展自己閱讀才華的機會,引起學生的靈魂震動和情感共鳴。
【關鍵詞】作文;中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教學目標
學會將所讀名著靈活運用到作文中去。
二、知識與技巧
回顧所讀名著,透徹理解內容,學會引用到作文中去。
三、教學方法
討論交流,口頭作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文學名著永遠是取之不盡的智慧寶藏,它們絢麗多姿、五彩繽紛,是把我們帶入精神天堂的階梯,是精神的酵母,可以說一部名著就是一部很好的教科書,它教我們學會許多:《魯濱孫漂流記》教我們學會冒險與進??;《格列佛游記》則蘊含著杰出的諷刺語言;而《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剖析真誠與虛偽的道德箴言錄;《老人與海》則是反映人與大自然搏斗的杰作。
除外國名篇外,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就更不用說了,它們是中國古典文化長河中的四座里程碑。至于魯迅的《朝花夕拾》、郭沫若的《女神》、冰心的《繁星·春水》、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駱駝祥子》等則更是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教會我們做人、讓我們了解到作者艱辛的人生。下面我們找?guī)孜煌瑢W來介紹一下你讀過的印象最深的名著或名著中給你印象最深的人
(二)學生交流對名著的印象(學生爭相討論、躍躍欲試)
學生甲:我讀過托爾斯泰的《復活》,女主人公瑪絲洛娃給我的印象最深。少女時代,她是一個天真、純情、樂觀、憧憬美好生活的熱情姑娘,眼睛黑得像李子一樣,臉上快活地放光。但是嚴酷的階級對立的現(xiàn)實粉碎了她美好的幻想,瑪絲洛娃是被侮辱被壓迫的典型。學生乙:我喜歡高爾基的《童年》中的外祖母,外祖母是高爾基筆下塑造得最豐滿、最具有人性美的藝術形象,她勤奮而有智慧、仁愛而又堅強。她熱愛生活、熱愛周圍的人,她胸襟寬廣,是女人中的偉丈夫。學生丙:我佩服《三國演義》中的關羽,他重情義,身在曹營心在漢。它知恩圖報,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威武不屈,單刀赴會、敗走麥城盡顯英雄本色。只可惜他居功自傲,大意失荊州,但他仍然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三)總結、學生交流讀書筆記
師:看來這些名著的確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在你讀過的優(yōu)秀作文中是否看到過一些引用名著的精彩段落?請同學們打開你們的讀書筆記,找出你摘抄的精彩段落。
生:我讀的作文《該忘得忘,該銘記得銘記》: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設想《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詮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屈原在被放逐中仍然賦寫《離騷》,這些人都是忘記了自身的不幸遭遇。毛主席在面對無垠的雪原時,也曾高唱: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不正是由于銘記了華夏民族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遭受的蹂躪嗎?所以該忘的得忘,該銘記的得銘記,要銘記一切催人奮進的事,要忘記所有使人沉淪的事,生活就是這樣。
(四)師總結并強調注意事項
師:剛才幾個同學所讀都很精彩,這樣的文章閱卷老師讀后自然是拍案叫好,回味無窮,的確不愧為優(yōu)秀作文??磥?,名著引用得當,必能為文章錦上添花,使文章具有更大的說服力。但引用名著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應認真地閱讀名著,領會其精髓,理解其深刻內涵,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能一知半解,斷章取義,例如《魯濱孫漂流記》,我們應看到其冒險、進取,而不能只看到其求財。二是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再好的名著其中也可能有瑕疵,我們應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不要被一些消極、頹廢的東西所誘導,如《紅樓夢》中的奢侈、荒淫、腐敗等;三是同一事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應善于篩選有利的因素為我們所用,做到恰如其分。
(五)學生練習
師:下面我們做一個課堂練習,任選話題,即興發(fā)言,進行口頭作文,要求必須引用名著。
學生發(fā)言:
生:要想在中考中取勝,我們在平日就一定要有《老人與?!分猩5貋喐绲膱皂g、《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善于納諫,《魯濱孫漂流記》中魯濱孫的進取。
生:中考,我們只有冷靜地對待才是明智的。不要像關羽一 樣因為一時的大意失掉荊州,不要像阿Q一樣整日沉浸在精神的勝利中。
生:面對中考,面對人生的第一次轉折,我們應有魯濱孫荒 島求生的自信,要有項羽破釜沉舟的決心,還應有曹操稱雄天下的雄心。
生:美無處不在,讓我們用靈動的心去欣賞這些美吧!“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是一種生機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是一種溫婉之美;《童年》中,外祖母給生活在滿眼都是凄涼景象的家庭中的阿廖沙以無私博大的愛,指引他走出陰暗,這種愛又何嘗不是一種無私的人性美?
生:賞文學名著,我看到了探春的管理才能,看到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英勇,看到了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的疾惡如仇,看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不畏強權。從《簡·愛》的身上,我看到了平等的力量,從高覺慧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的種子,從愛斯美拉達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善良。
師:剛才同學們的發(fā)言非常不錯,都能恰當?shù)匾妹?,希望在以后的作文中都能旁征博引,使作文魅力無窮。
(六)作業(yè)
以“中考”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必須引用名著。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進行,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一方面掀起了學生閱讀名著的高潮,另一方面學生舉一反三,學會了旁征博引,不僅引名著,更引名言警句、詩詞、諺語俗語、歇后語、歌詞等,更有許多的新鮮事物進入學生的作文中。
附 注
本文為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研究成果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