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在新課改的熱潮中,我國的教育相比于以往來說呈現(xiàn)了一番新景象。小學音樂課程作為學生音樂學習生涯的“先鋒”,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本文中,筆者記述了個人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淺談了小學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
新課改以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倡導,而是滲入到教師教育工作中的一個觀念。每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常見的音體美課程。小學音樂作為學生音樂學習生涯的“先鋒”,對學生的音樂學習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小學音樂教師應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以及小學生音樂學習的需要,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有趣的音樂學習體驗。下面,筆者就來談談自己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 小學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
1. 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消極影響依然存在
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對如今的音樂教學,仍然存在消極的影響?,F(xiàn)有的教學模式無法突破傳統(tǒng)的束縛得以發(fā)展。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教學,教師都是根據(jù)編入教材的歌曲對學生進行教學工作。每一堂音樂課,都是單調乏味的教唱歌。這樣的教學循環(huán),僅是將音樂課程內容的聲樂部分對學生進行了一小部分的教學。新課改已對此進行了改革,卻在實際的課堂運用中未能得到充分的落實。傳統(tǒng)教育的單調模式對于學生進行音樂的學習、提高自身的音樂水平、發(fā)展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消極的影響,應引起教師的高度注意。
2. 教師和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不重視
師生的不重視,是小學音樂教學最潛在的問題。很多人認為將音樂這門課程設置在小學的課堂之中,僅是為了緩解小學生的學習壓力,音樂課堂的內容僅僅是唱歌跳舞。實際上,音樂這門課程不僅是素質教育課程,更是提升學生修養(yǎng)的藝術課程,絕非僅僅唱唱跳跳那么簡單。來自各方的認識偏差,導致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也產(chǎn)生了消極認識,導致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消極懈怠,使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遭遇障礙。
3. 音樂課堂的教學設備不健全、不完善
地處偏遠地區(qū)的學校,由于資金的短缺致使音樂的教學設備不完善,從而導致音樂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有所障礙,使學生無法得到充分的音樂體驗。音樂這門課程,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個部分,音樂教師在教學設備不完善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對學生進行聲樂的教學,然而教學設備的缺失,卻使學生的器樂學習無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設備不健全,使音樂教師的教學受到挑戰(zhàn),更使學生的音樂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成果。音樂教學條件的不足,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影響,意義深遠。
二、 小學音樂教學的建議
1. 音樂教師革新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
小學的音樂課堂,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依舊存在著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為使這種現(xiàn)象逐漸減少,使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運用于小學的音樂課堂,音樂教師應對自身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革新,以使自身的教學能夠取得更高成效。新課改為教育教學推薦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合作探究式教學。此種教學方式在音樂課堂上的運用,能夠幫助音樂教師將學生的注意力進行集中,使小學生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對音樂的相關知識進行更高層次的掌握,進而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豐富自己的音樂體驗,使音樂的課堂教學更有高效性。
2. 提高師生對于音樂的重視程度
音樂這門課程具有藝術和素質的雙重性質,學生對音樂進行學習能夠促進其得以全面發(fā)展。對任何個體而言,音樂還能夠調節(jié)情緒、陶冶情操。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他們的行為多是在家長和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行的。因此,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學習的重視程度,教育部應將音樂學習的積極意義廣而告之,使教師能夠對音樂的教學引起注意,進而使教師通過與家長的交流使家長對音樂學習的重要性引起注意,最終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有所關注。
3. 申請教育部門加大資金投入
資金短缺問題導致的音樂教學設備不健全,需要通過資金的投入才能夠解決。教學設備的匱乏,會使小學生對音樂中的器樂內容無法進行深入的學習。資金的投入直接滿足了學生的器樂學習需要,還能夠間接地幫助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音樂教師應根據(jù)學校內的實際情況,對教育部提出資金申請,利用教育部的資金投入來完善音樂的教學設備,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聲樂和器樂的共同學習中對音樂產(chǎn)生更加豐富的感受。
4. 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課堂環(huán)境,定期開展活動
在小學的校園中設立音樂這樣一門課程,其出發(fā)點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做出最初的奠基作用。學生進行音樂的學習,感受音樂的魅力,需要音樂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音樂品質的培養(yǎng)。另外,小學音樂教師還應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如教授《小紅帽》這一首歌曲時可以進行短劇表演等,使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氣氛中進行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當然,小學音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在參與課外活動的過程之中充分激發(fā)音樂學習的潛力,從而更好地進行音樂的學習。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的有效教學離不開人們的重視,離不開完善的教學設備,離不開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革新。若要小學音樂的教學取得高效,音樂教師還需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對課堂教學環(huán)境進行精心的設計、對課外的活動進行細致的籌備。總之,小學音樂教師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來使音樂的教學對學生產(chǎn)生更加有效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張英梅.小學音樂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11.
[2]周麗松.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