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媚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北疚膹母陆逃枷耄D變教育行為,建立平等的師幼關系;尊重幼兒,與幼兒成為朋友;嚴與愛結合,讓師幼關系更和諧;建立師幼互動對話,師幼共同成長等四個方面論述了現(xiàn)代幼兒教育中平等、尊重、和諧、互動對話的新型師幼關系。
關鍵詞:平等;尊重;嚴與愛;互動對話
師幼關系是幼兒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人際交往,對于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幼兒的個性和能力等各方面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傳統(tǒng)教育中師幼間的關系:教師以教育者、指導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出現(xiàn),處于一種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幼兒是處于被教育者、被指揮者和被管理者的弱勢地位,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獨立思考能力、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不知不覺中被磨滅了,孩子全部成為了流水線上加工出來的標準件?!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它強調了幼兒作為獨立個體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闡明了師幼之間應是一種平等、尊重、和諧、互動對話的新型關系。該如何建立新型的師幼關系呢?
一、 更新思想,轉變行為,建立平等的師幼關系
教師應充分理解“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含義。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意方式方法,細心觀察幼兒的各種反饋信息(包括語言、行為、情緒、神態(tài)等各種表現(xiàn)),了解幼兒所思,分析并及時調整教育措施,達到幼兒全面和諧、積極主動發(fā)展的最終目的。如一次數(shù)學活動中,當我問到:“天花板上的吊燈是什么形狀的?”大部分孩子都回答“圓形”,但坐在后排的幾個孩子卻大聲說“橢圓形”。再引導仔細看清楚,幾個孩子又認真看了還是說:“是橢圓形的?!蔽矣X得很奇怪,他們都是平時觀察能力較強的孩子,為什么會分不清圓形和橢圓形呢?我走過去,站在孩子的位置,蹲下來與孩子的視線保持水平,抬頭一看,圓形的吊燈果然變成了橢圓形。這件事給了我很大啟示:彎下腰,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你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所見、所聞、所思。從身體到心理改變居高臨下的狀態(tài),與孩子保持平等,是建立新型師幼關系的第一步。
二、 尊重幼兒,與孩子成為朋友
我們每天稱呼孩子“小朋友”,我們應該用對待朋友的態(tài)度、情感去和孩子交流,尊重和信任孩子,用朋友的身份與孩子交流情感和看法,耐心傾聽孩子的意見,賞識孩子的優(yōu)點和點滴進步。我曾看到這樣一個溫馨的場景:一位懷孕的老師帶著小朋友在戶外散步,孩子們輕松自由地跟在她的旁邊或后面。有兩個孩子走到老師的身旁,用小手輕輕地去撫摸老師凸起的肚子,而老師也面帶微笑地看著他們,輕聲地跟他們交流……我感嘆:師幼之間是多么融洽和諧與彼此信任!這老師平時一定是真心把孩子當作朋友,孩子們才敢如此“放肆”。記得開學時,孩子們對我總有一種畏懼感。無論何時孩子們都不敢大膽去表現(xiàn)自己。我給自己作了角色定位:既是孩子的老師,更是孩子的朋友。生活中,我常以朋友的口吻與孩子們聊天、講故事;在教學活動中,我給他們很多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在游戲活動中,我常與孩子們一起探討游戲的內容和制定游戲規(guī)則,讓他們有表達并實現(xiàn)自己愿望的機會;在常規(guī)管理中,我提醒他們進行自我檢查,以此增強他們的自覺主動意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縮短了,孩子們都愛把自己遇到的事告訴我。面對孩子,我也總以溫和的眼神、和藹的微笑、贊許的點頭回應……現(xiàn)在,我成為了孩子們的“大朋友”,一個簡單的愛撫,一個小小的暗示,一個信賴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孩子們都能馬上體會到其中的內涵。
三、 嚴與愛結合,讓師幼關系更和諧
孩子們年齡雖小,但洞察力和觀察力卻非常強。當“嚴”多“愛”少時,孩子們對老師多害怕少喜愛,師生之間少了融洽和諧;當“嚴”少“愛”多時,孩子們對老師多喜愛少聽話,老師的話語沒有影響力,教育教學難以開展。嚴要“嚴在當嚴時”,愛要“愛在細微中”。一些日常的行為規(guī)范:如上下樓梯不推不擠、拿杯子喝水要排隊、玩具要收拾、同伴間友好相處等,老師要讓每個孩子都必須遵守。平時要讓孩子感受到關愛,如孩子來園時多一句贊美的話語:你今天真漂亮!孩子不高興時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等。老師的不公平態(tài)度,會使被偏愛的孩子有優(yōu)越感,形成驕傲自大的性格,而被嫌棄的孩子會形成自卑或自暴自棄的性格。
四、 建立師幼互動對話,師幼共同成長
師幼互動對話既是教師和幼兒之間以幼兒的生活、游戲、和教學為話題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也是師幼之間敘述和傾聽的過程。《綱要》提出了師幼互動對話方面明確的要求:“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huán)境?!薄澳托膬A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做到這樣關鍵在于:
1. 突現(xiàn)幼兒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應當多使用啟發(fā)、提問、激勵、贊賞、接納的積極語言,通過教師的“教”喚起幼兒的“學”。教師的肯定、接納的態(tài)度,不僅能緩解幼兒內心的緊張,而且能激發(fā)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而幼兒則對教師表現(xiàn)為尊重、信任及積極配合教學。
2. 教師要學會傾聽、回應和理解。
對話始于傾聽,幼兒有自己的思想、需要、興趣。學會傾聽,捕捉興趣點,分析需要,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幼兒,有效地進行針對性教育。回應很重要,教師的一句話語,可能會讓他高興一整天,也可能讓他一天都提不起精神。教師還要學會理解,一是教師理解幼兒的話語,二是教師所表達的話要讓幼兒理解。由于幼兒的自我表達能力差,有時候可能會“詞不達意”,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猜想,分析。在回應的過程中,幼兒的理解能力不強,教師的話語必須是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所能理解的話。
綜上所述,建立平等、尊重、和諧、互動的新型師幼關系,促進每個孩子全面發(fā)展,是每個幼教工作者必須遵循的?!坝H其師,信其道”。我們給予孩子的尊重、關心、賞識,將會促進孩子積極上進、勇于探索、自由表達,成為真正的二十一世紀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