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樓夢》是中國的古典歷史名著。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各有性格,但《紅樓夢》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局限于正面人物是善、反面人物的惡簡單語言描繪,而是采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其中詩詞是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種較為典型的方式。曹雪芹運用詩歌塑造人物形象可謂是別具一格,不僅生動,而且到位,令讀者對每一個紅樓夢人物都會產生詩意的美感,將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準確表達出來。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紅樓夢》中的人物,曹雪芹的藝術才能也得以充分顯示。本論文針對《紅樓夢》詩詞與人物形象的塑造進行分析。
關鍵詞:《紅樓夢》;詩詞;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簡介:鄧寶玲(1966-),女,江西吉水人,高校講師,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5-0-02
引言:
二十世紀末期,中國紅學會對于《紅樓夢》的研究成果顯著,特別是人物個性方面的研究頗具成就,特別是曹雪芹采用了詩詞形式對人物形象進行塑造,與其他的古典名著的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使得小說中的人物給人以藝術美感?!都t樓夢》中采用詩詞對人物形象進行塑造,更多的是將人物的個性特點體現出來。在整部的《紅樓夢》中關于人物描述的詩詞共200多首,不僅令讀者對該人物準確解讀,而且還可以從中推斷出這個人物的結局,從而達到對人物的形象準確定位的效果。
一、《紅樓夢》中運用詩詞塑造人物形象所起到的作用
《紅樓夢》是曹雪芹所塑造的非常成功的藝術作品,不僅對以往的小說創(chuàng)作手法予以借鑒,而且還推陳出新,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諸如詩詞、戲曲、雕刻、繪畫、音樂,還包括建筑等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曹雪芹對人物形象的描述采用了風格不同的詩詞,包括七言律詩、無言律詩、無言絕句、排律、騷體、歌行等等。這些詩詞不僅體現了故事情節(jié),也對于人物形象準確描述,與小說故事情節(jié)構成一個整體。讀者對于《紅樓夢》中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的了解,通過深刻理解詩詞即可。多年來,《紅樓夢》中用詩詞表達人物形象也是非常受人關注的。
《紅樓夢》中的詩詞可以分為兩種類別,其中的一種為小說中的人物自己進行詩詞創(chuàng)作,如果仔細揣摩,就可以從詩詞中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另一種是局外人針對小說中的人物進行詩詞創(chuàng)造?!都t樓夢》的故事情節(jié)幾乎是在詩詞的推動下展開的,不僅對于人物的描繪準確到位,而且還使得小說的情節(jié)更為豐滿。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運用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可以使得整個的故事情節(jié)耐人尋味,特別是通過詩詞對人物的最終命運的了解,使得人物從內而外都令人感到意味深長、充滿遐想,故事中的人物還被增添了神秘色彩,這是其他藝術修辭手法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這也是《紅樓夢》的文化內涵得以深化之處。
需要注意的是,詩詞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描繪女性的詩詞相對多一些,為男性創(chuàng)作的僅為40多篇,其余均為女性。從這一點也可以將《紅樓夢》定位于描寫女性的小說?!都t樓夢》中的女性代表人物為林黛玉和薛寶釵,對于這兩個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可以通過描寫他們的詩詞予以解讀,能夠對她們的內心世界充分了解。本文的研究中,就是對《紅樓夢》原著中描寫人物的詩詞進行研究。
二、《紅樓夢》詩詞對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紅樓夢》詩詞對人物性格的塑造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性格是很難以令人捉摸的。處于當時的封建時代,賈寶玉就好像是清涼的風一樣,大觀園中也只有林黛玉了解他,能夠對他的行為予以理解。賈寶玉在賈府是任性妄為的,這是封建社會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賈寶玉的性格在與其相關的詩詞中就可以隱含的性格特征。當詩詞的風格發(fā)生變化,就意味著賈寶玉的性格也在發(fā)生變化,主要體現為從玉的階段轉向石的階段?!都t樓夢》中很多人物對賈寶玉都產生錯誤的定位,王夫人的“禍胎”、賈政的“酒色之徒”、賈敏(林黛玉的母親)的“頑劣異?!钡鹊取V钡搅主煊竦某霈F,對賈寶玉進行了準確定位,通過一首《西江月》表達出來“有時似傻如狂……行為偏僻性乖張……”看似對賈寶玉的諷刺,事實上,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賈寶玉的性格是叛逆的,賈寶玉的性格與當時的社會不同流,而是更為突出人性化。賈寶玉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這是對女性的尊重。
賈寶玉的反叛性格在晴雯死之前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紅樓夢》的第三十七回描述的是在探春居住的秋爽齋結海棠社,所有居住在大觀園的人都起了個別號,薛寶釵給賈寶玉的別號就是“富貴閑人”。當晴雯死之后,這種反叛的性格得以凸顯,在《四時即事詩》中就體現出來。賈寶玉將大觀園中的女性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排列,表面上對女性描述,但是也體現出賈寶玉內心世界中對人物的理解。以對襲人描繪為例,“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雖然春色會令人感到“芳氣襲人”,但是也能體會到“寒意”,這就說明賈寶玉對襲人是持有驚恐不安心緒不寧的情狀的。
(二)《紅樓夢》詩詞對人物命運的塑造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動靜相宜的性格,林黛玉總是會給人以安靜的感覺,但是,其內心是起伏不定的,思想也非常復雜。林黛玉的命運與其性格不無關系,在《葬花吟》中就暗示著林黛玉的命運:“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林黛玉在用詩句感嘆自己的命運,林黛玉將自己的命運與花兒的命運相提并論,采用隱喻的手法創(chuàng)作這首詩,將林黛玉的悲劇形象凸顯出來。林黛玉的內心是純潔的,內心對未來有美好向往。在那個污濁的世界中,林黛玉就是一股清流,而且堅持則會自己的這種純潔。“一朝春盡紅顏老”所體現的就是林黛玉為紅顏薄命之人,是對其命運的暗示。
薛寶釵是《紅樓夢》中僅次于林黛玉的主要人物,是以捍衛(wèi)者的形象存在的。薛寶釵表面上來看是和平厚道的,而內心深處是富于心計的,其心思縝密,當遇到事情的時候,都能夠理性地分析,做到深思熟慮。薛寶釵與林黛玉的反叛不同,她是封建社會中的代表人物。賈府就是一個小型的封建社會,薛寶釵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這就說明薛寶釵的言行舉止都符合封建社會環(huán)境。但是,薛寶釵卻是悲劇性人物,“金釵雪里埋”所表達就是薛寶釵的命運。薛寶釵讓賈寶玉讀“圣賢書”,被賈寶玉冷落,最終被賈寶玉所厭棄。endprint
史湘云是賈寶玉的玩伴,從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力,卻“襁褓之間父母違”,父母早亡就是史湘云的一大不幸,而且史湘云之所以經常到賈府來,是因為在家里并不受寵。對于湘云和賈寶玉之間的關系,《紅樓夢》中有詩句: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飛。這個詩句說明史湘云與賈寶玉之間的關系是比較特殊的。史湘云的性格豪爽,但是兩者的交流存在著障礙,主要是由于價值觀不同。最終的結果是史湘云在賈府中的美好光景非常短暫,宛如流云飛逝一般。
(三)《紅樓夢》詩詞對女性意識的體現
《紅樓夢》中所描述的女性性格多樣,其中不乏女性意識的體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是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薛寶琴,不僅女性特點非常鮮明,同時女性意識也體現出來,說明在大觀園中的部分女性在封建社會時期已經開始覺醒。這些女性玲瓏剔透,為人處事上充滿智慧。薛寶釵的情商是非常高的,與普通的女性相比較,屬于是非常有見識的女性,而且薛寶釵的才華也是被一致認可的。她的一首《詠白海棠》,“淡極始知花更艷,……不語婷婷日又昏?!毖氣O在這首詩中對對海棠的描述,從“不語婷婷”就可以看出是用海棠花描寫女性,但是對于作這首詩的作者的身份,僅僅從詩歌的角度卻不能夠準確判別??梢姡谘氣O的意識深處是要與男性平起平坐的。
薛寶琴創(chuàng)作的《懷古絕句十首》,也將這位女新的意識體現出來。在其中的《桃葉渡懷古》中,所描繪的是王獻之和桃葉送別的故事,即“桃枝桃葉總分離?!碧胰~是王獻之的妾,描繪的是在金陵的秦淮河上送別的一幕。薛寶琴用這首詩對王獻之和桃葉之間的愛情進行表達,而對于游覽金陵古都的人卻感到疑惑不解,金陵古都何等魅力會吸引那么多的人前來觀賞,由此可以明確薛寶琴的女性視角是非常獨特的。
通過《紅樓夢》中詩詞就可以對其所描繪的人物的性格加以定位,而且還可以領會讀者的性格,做到了詩歌與古詩相融。《紅樓夢》的藝術效果也得以體現。
結束語:
綜上所述,《紅樓夢》的經典之處在于,對于眾多的人物形象進行描述,采用了多種方式,而且這些描述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息息相關,貫穿于整個的故事情節(jié)中,使得《紅樓夢》的故事情節(jié)更為豐滿。曹雪芹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運用了詩詞的手法,使得人物的性格被準確地表達出來,《紅樓夢》這部作品之所以經過了不通過社會歷史發(fā)展時期而經久不衰,對于詩詞的巧妙運用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讀者在閱讀《紅樓夢》的時候,通過詩詞可以強化對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在詩詞的引導下,潛移默化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令人不僅對大觀園的故事感興趣,還能夠深刻理解《紅樓夢》為什么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詩詞所起到的作用是為人物的描繪提供服務,也將人物的性格體現出來,對推動《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董業(yè)鐸,朱瑋.《紅樓夢》中的人物性格外化——隨“園”觀人[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36(S1):234、235.
[2]徐墅遙.試談《紅樓夢》如何運用詩詞塑造人物形象[J].成才之路,2015(26):34—34.
[3]曹雪芹,高鶚.紅樓夢(庚辰本) [J].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264—307.
[4]張松竹.《紅樓夢》詩詞與人物形象塑造的藝術遇合分析[J].作家,2013(24):135—136.
[5]黨晨陽.論傳播方式變革對《紅樓夢》傳播的影響[D].青海:青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6]周春暉.論《紅樓夢》中詩詞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J].語文天地,2014(07):44—46.
[7]鄭晟,李潔.論《紅樓夢》的愛情語言藝術[J].現代語文,2013(01):25—27.
[8]方鐵橋.淺析《紅樓夢》如何用詩詞塑造人物形象——以林黛玉和薛寶釵為例[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14(06):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