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
摘要: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多媒體及網絡教學已經成為現(xiàn)代化教育的一大發(fā)展方向。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掌控著課堂的主動權;然而,在大學英語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傳統(tǒng)的知識講授者轉變?yōu)樾滦偷恼n堂組織者、管理者和指導者,這一轉變也對廣大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教學;組織者;管理者;指導者
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日新月異不僅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甚至思維方式,也對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多媒體及網絡技術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媒體及網絡教學系統(tǒng)是將視頻、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及文字等各種多媒體信息及控制要求實時動態(tài)地引入教學過程,其實質是通過對多媒體教學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和共享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明確規(guī)定,“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xiàn)英語教學的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痹谶@場教學改革中,教師如果不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進行準確地角色定位,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難以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
一、教師在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的角色
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主要依賴于粉筆、黑板和教材完成教學活動。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以詞匯、語法為重點講授內容,以技能訓練為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應試為主要教學目標,幾乎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教師只是語言知識點的傳遞者和灌輸者,似乎凌駕于學生之上,“一言堂”的權威性很少被挑戰(zhàn)和質疑。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經常講得口干舌燥,而學生也聽得枯燥乏味,除了考試過關或考取高分,多數(shù)學生沒有其它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動力,對教師有較重的依賴思想。
二、教師在大學英語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模式中的角色
多媒體及網絡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有利于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指導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對于教學活動的組織和管理而言,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模式為師生提供了更為快捷高效的信息分布、傳遞、存儲和管理途徑,有利于教學信息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與共享。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這樣高效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勢必打破教師以往的傳統(tǒng)角色,在教學活動中賦予教師新的角色和職責。
(一)組織者
一方面,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及網絡資源,積極主動地搜集和整理課外材料,在固有配套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選擇適合的資源(如深受學生喜愛的英文歌曲,時事新聞音視頻材料,原聲影視片段,英語報刊雜志摘選等)進行補充,與學生共享,充當信息的組織者。另一方面,教師應當根據教學資源的性質和類型,嚴密合理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嚴格按照教學計劃組織教學活動。例如,教師應當在課前組織學生集體學習相關多媒體及網絡平臺的使用,熟悉操作流程,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同時,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及網絡平臺,為學生布置和分配任務,督促學生養(yǎng)成利用網絡平臺進行任務接收、預習、提問、復習、提交作業(yè)、查詢資料、在線學習等習慣,形成正確規(guī)范的多媒體及網絡學習模式。
(二)管理者
首先,作為課外管理者,教師應當定期登錄多媒體及網絡教學平臺,監(jiān)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并且進行記錄和匯總;另外,就學生反映的多媒體及網絡學習平臺的異常情況,教師應當給予重視,及時向技術人員反饋,盡早為學生解決問題;其次,作為課內管理者,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講授間歇和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行動”起來,避免整堂課都坐在電腦前,依賴操作系統(tǒng)來完成教學活動。以本校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為例,語音室的機器和隔板會阻擋教師的視線,使得教師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聽課情況,如是否有學生在“開小差”,是否每個學生都能夠跟上進度,是否所有學生都準確理解了學習任務,是否有學生電腦出現(xiàn)故障等,這類問題都需要教師適時地在學生間巡視檢查來發(fā)現(xiàn),以便能夠及時糾正和制止學生的不良聽課習慣,為電腦出現(xiàn)故障的學生調整座位,為有疑問的學生進行答疑等;最后,教師應當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敏感地捕捉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性,因材施教,與技術人員深入溝通合作,針對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學生,通過多媒體及網路平臺制定和分配差異化任務,如把作業(yè)分為基礎訓練和擴展提高兩個部分,建議不同水平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yè)類別,有的放矢。
(三)指導者
教師的指導者角色不僅存在于課堂以內,更加突顯于課堂以外。首先,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如何進行多媒體及網絡學習給予技術上的指導,還需要及時在線接收和批改作業(yè),為學生進行在線答疑解惑,這是大學英語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模式的重要特征;其次,教師應當根據定期掌握的學生在線自主學習情況,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評價,及時向學生反饋,并且為學生下一步學習計劃的制定提出建議,給予指導,這是大學英語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模式的另一個重要特點,不容忽視。
三、大學英語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模式對教師的更高要求
在大學英語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模式背景下,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講授者或“照本宣科”的信息傳遞者,還需要掌握基本的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技術,了解信息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動態(tài),以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知理論和管理學理論為指導,不斷夯實專業(yè)教學能力,積極參與信息及網絡技術學習和培訓,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及素養(yǎng)。
四、結語
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tǒng)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扭轉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觀念,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勢必為現(xiàn)代化大學英語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教師不僅是良好師生關系的締造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教學活動的合作者,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和引導者。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加強學習,在實踐教學中結合傳統(tǒng)模式和新型模式各自的優(yōu)點,盡快適應自身角色的轉變,也順應現(xiàn)代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新趨勢。
【參考文獻】
[1]郭再順.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模式探析——兼評《新編大學英語》[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01(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Z].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3]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