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峰 馮雨
【摘要】 目的:對應用七氟烷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實施麻醉術畢拔管前后躁動進行研究。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4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0例,兩組患兒采用相同的麻醉誘導方式,應用七氟烷進行麻醉維持。觀察組患兒在拔管前給予丙泊酚(0.5~1.0 mg/kg),對照組患兒在拔管前不給予丙泊酚。對比兩組患兒拔管時間、拔管前后蘇醒期出現(xiàn)的躁動例數(shù)、完全蘇醒時間、家長對術后蘇醒期干預計劃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在拔管前后蘇醒階段躁動發(fā)生率(23.0%)明顯低于對照組(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拔管時間、完全蘇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家長對術后蘇醒期干預計劃的總滿意度達到96.50%,高于對照組的84.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七氟烷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在拔管前給予丙泊酚(0.5~1.0 mg/kg),可以有效防止術后蘇醒期躁動事件的發(fā)生。
【關鍵詞】 七氟烷; 麻醉; 丙泊酚; 蘇醒期躁動; 小兒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2.04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32-0089-03
蘇醒期躁動具體是指患兒在全麻蘇醒期階段出現(xiàn)的意識與行為分離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無法安撫、易被激惹、不合作是該類患兒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較為典型的患兒在拔管后出現(xiàn)手腳亂動,哭喊、呻吟等癥狀。蘇醒期階段出現(xiàn)嚴重躁動的患兒機體會受到較大危害[1-2]。七氟烷屬于新型吸入全身麻醉劑類藥物一種,其麻醉性能好,血氣分配系數(shù)水平低,對呼吸道所產生的刺激作用相對較小,誘導期時間短,蘇醒速度較快,麻醉過程表現(xiàn)較為平穩(wěn),在兒童麻醉應用具有較高安全性[3-5]。本次對應用七氟烷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實施麻醉術后躁動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與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接受小兒疝氣手術治療的患兒40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0例。對照組中,男158例(79.0%),女42例(21.0%);患兒年齡3個月~14歲,平均(5.8±1.0)歲;患兒體重13~49 kg,平均(25.7±4.9)kg。觀察組中,男163例(81.5%),女37例(18.5%);患兒年齡4個月~14歲,平均(5.8±0.7)歲;患兒體重13~46 kg,平均(25.5±4.7)kg。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在進入手術室后,均對血壓、心率、脈搏氧飽和度、心電圖、體溫進行常規(guī)監(jiān)測后,靜脈注射阿托品(生產廠家:安陽九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1023676)、丙泊酚(生產廠家:浙江九旭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31)、芬太尼[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產),國藥準字H20030197)]、羅庫溴銨(生產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070)進行麻醉誘導,劑量分別為0.01 mg/kg、3.0 mg/kg、0.01 μg/kg、0.6 mg/kg。在氣管插管操作完成后實施PVC機械通氣,潮氣量8~10 ml/kg,PaCO2控制在35.0~40.0 mm Hg,兩組研究對象均采用七氟烷進行術中維持,麻醉深度MAC水平維持在1.0~1.3。觀察組研究對象在術畢拔管前自主呼吸恢復但未表現(xiàn)不耐受氣管導管躁動出現(xiàn)時即給予0.5~1.0 mg/kg丙泊酚緩慢靜注,對照組不給予丙泊酚[6]。拔管標準為七氟烷MAC在0.1,呼末七氟烷濃度在0.4%以下,患兒潮氣量足夠且呼吸頻率平穩(wěn)。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拔管前后蘇醒期階段出現(xiàn)躁動事件的例數(shù);(2)觀察比較兩組術后拔管時間、完全蘇醒時間及家長對術后蘇醒期干預計劃的滿意度。滿意度評價標準:在患兒手術治療結束,出院的當天,通過不記名打分的方式,了解蘇醒期干預計劃滿意度,100分為滿分,>90分為滿意,80~90分為基本滿意,不足80分為不滿意??倽M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拔除氣管導管前后蘇醒期階段出現(xiàn)躁動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兒在手術結束后拔管前后蘇醒期階段有128例發(fā)生躁動情況,發(fā)生率64.0%;觀察組有46例發(fā)生躁動情況,發(fā)生率為2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35.0844,P=0.01)。
2.2 拔管時間與完全蘇醒時間
觀察組患兒的術后拔管時間、完全蘇醒時間略長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家長對術后蘇醒期干預計劃的滿意度
對照組患兒家長對術后蘇醒期干預計劃的總滿意度為84.50%,觀察組為96.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7.04,P<0.05),見表2。
3 討論
七氟烷屬于新型吸入性麻醉劑類藥物的一種,該藥物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早在20世紀的90年代已經(jīng)開始廣泛性應用于臨床[7]。七氟烷的氣味略帶香甜,對患者的呼吸道不會產生任何的刺激性,吸入之后患者感覺較為舒適,接受起來較為容易[8]。該藥物的血/氣分配系數(shù)水平為0.63,腦/血分配系數(shù)水平僅為1.7,因此麻醉誘導的起效速度相對較快,患者術后蘇醒時間相對較短[9]。七氟烷的氣味對患者的呼吸道產生的刺激程度相對較輕,患者接受起來較為容易,對其實施通氣治療的方式主要包括自主通氣和壓力支持通氣兩種類型[10]。endprint
臨床文獻[11]研究結果顯示,壓力支持通氣會導致患者的腦電雙頻指數(shù)水平在麻醉誘導過程中明顯低于自主通氣方式,這一項研究結果充分說明,在七氟烷吸入誘導過程中壓力支持通氣能夠有效補償麻醉類藥物所造成的呼吸抑制效果,對七氟烷的分配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使麻醉水平維持在較深的程度,為其提供較理想的插管條件。但是,患者術后在蘇醒期間出現(xiàn)躁動成為共識,會造成不良影響,臨床預防處理方法較多,本文探討了拔管前靜脈輸注丙泊酚的應用效果。
丙泊酚屬于短效靜脈麻醉類藥物的一種,在患者體內進行代謝的速度相對較快,幾乎不會出現(xiàn)蓄積[12]。七氟烷復合丙泊酚對患兒實施麻醉,可以對術后躁動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進行有效控制,主要由于丙泊酚可以通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GABA受體使興奮性遞質的釋放量明顯減少,從而發(fā)揮積極有效的鎮(zhèn)靜作用,而且丙泊酚還可以對癲癇的發(fā)作進行有效的控制,使惡心、嘔吐事件的發(fā)生得到抑制,使患兒在麻醉蘇醒期階段持續(xù)一種較為欣快的感覺,使吸痰和拔管等刺激性因素造成的嗆咳事件減少,使患兒對氣管導管的耐受性明顯提高,使患兒拔管過程中產生的應激反應減少,從而使患兒在拔管前后躁動減少。雖然在拔管時間,意識完全蘇醒輕微延遲,但有效減少此期間躁動所帶來不良反應的優(yōu)勢明顯[13-1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術之后采用丙泊酚的觀察組患兒,在麻醉的蘇醒期階段僅有46例出現(xiàn)蘇醒期躁動情況,明顯少于術后沒有應用異丙酚的對照組的128例,且觀察組患兒家長對臨床術后蘇醒期干預計劃總滿意度達到96.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50%,上述研究結果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更加客觀而充分地說明,手術期間采用七氟醚進行麻醉維持的患兒,在術后的蘇醒期階段應用丙泊酚,可以減少術后躁動情況的發(fā)生,保證患兒安全,從而提高患兒家長的滿意度。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可以將該藥物列入小兒手術麻醉的常規(guī)藥物,使患兒手術的安全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綜上所述,應用七氟烷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在拔管前給予丙泊酚(0.5~1.0 mg/kg),可以有效防止術后蘇醒期躁動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王曉飛.小兒七氟醚麻醉后蘇醒期躁動研究新進展[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3,10(2):226-228.
[2]唐明富,胡俊毅.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躁動的預防處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8):127-128.
[3]鄒毓媚,章玲賓,吳益芬.小兒七氟醚麻醉圍拔管期躁動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7(1):88-89.
[4]章玲賓,游敏吉,王偉玲,等.右美托咪定復合地佐辛在硬膜外鎮(zhèn)痛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4,8(6):642-643.
[5]鄧文娟,沈七襄,曹慧娟,等.右美托咪定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臨床評價[J].中國藥業(yè),2014,16(23):26-27.
[6]陳金輝,曹亞,儲惠君,等.右美托咪啶對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躁動的Meta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14(35):7-9.
[7]鮑楊,史東平,封衛(wèi)征.全麻蘇醒期患者躁動的研究進展[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13(2):183-184.
[8]羅學宇.七氟醚麻醉對小兒術后蘇醒期躁動的影響[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3,10(6):81-83.
[9]李淑琴,張利勇,王保國.丙泊酚誘導期不良反應的多中心、大樣本調查[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4):728-739.
[10]俞衛(wèi)鋒.麻醉與復蘇新論-臨床鎮(zhèn)痛治療研究進展[M].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13:32-33.
[11]張利萍,張弨,張芝翠,等.全麻病人靜脈注射瑞芬太尼的藥代動力學[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6,26(1):43-45.
[12]周志剛.全麻藥對胃癌病人圍手術期IL-6、皮質醇、胰島素和血糖的影響[D].鄭州:鄭州大學,2004.
[13]陳紹洋,張英民,梁良,等.比較術后不同鎮(zhèn)痛方法的效果及對應激反應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22(14):封2-1.
[14]王金蘭.異丙酚和七氟烷麻醉對血糖、皮質醇及血液動力學的影響[D].長春:吉林大學,2013,12(4):32-33.
(收稿日期:2017-0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