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婷,朱 玲*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老年神經(jīng)血液科,江蘇 南京 210000)
氣管切開術(shù)(Traceotomy)又稱氣管造口術(shù),是解除呼吸困難的一種急救手術(shù)。老年人常因喉源性、呼吸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導致行氣管切開術(shù)[1],但術(shù)后正常的呼吸途徑發(fā)生了改變,未經(jīng)上呼吸道正常濾過、加溫及濕化的空氣經(jīng)氣切導管直接進入下呼吸道,致使出現(xiàn)氣道黏膜損傷、痰液黏稠、肺感染等癥狀,影響氣體交換效果[2]。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氣道濕化既可以保持氣道粘膜濕潤、稀釋痰液,又可以預防肺部感染及保持氣道通暢,也變?yōu)榕R床護理探索工作之重。人工鼻由氯化鋰海綿制成,能收集并保留呼出氣體中的熱和水氣,吸氣時氣體經(jīng)過人工鼻,以溫熱、濕化的狀態(tài)進入氣道內(nèi),氣道便獲得有效、適當?shù)臐窕?/p>
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科對6例老年氣管切開患者使用人工鼻進行氣道濕化,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科2016年9月~2017年6月行氣管切開脫機后的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齡72~89歲,平均年齡80.3歲,排除原發(fā)性心肺嚴重疾病患者。
6例患者在使用人工鼻前均由中心供氧,準備氧氣表、濕化瓶,使用普通吸氧管,調(diào)節(jié)氧流量2~4 L/min,把吸氧管置入氣管套管內(nèi),固定吸氧管,并用濕潤的生理鹽水紗布覆蓋氣管切開處。使用人工鼻后,患者的氣管套管連接在人工鼻上,人工鼻側(cè)孔與吸氧管連接,同樣調(diào)節(jié)氧流量2~4 L/min。如有痰液均及時吸出,觀察患者使用人工鼻前后的氧療效果、痰液性質(zhì)及堵管、感染的發(fā)生率。
進行氣切護理,3次/d,至少更換1個/d人工鼻,每次在氣切護理后,將人工鼻與氣管套管連接,如人工鼻被痰液污染嚴重及時更換。
人工鼻與氣管套管緊密連接,保證氧氣通暢,防止滑落和漏氣。
必要時聽診肺部有痰鳴音時,及時吸痰。吸痰時嚴格無菌操作,觀察痰液的性質(zhì)、量、顏色。如痰液粘稠、抽吸不暢,可進行氣道霧化、濕化等,防止痰栓形成,而引起堵管。
人工鼻經(jīng)過清潔、消毒處理后,氯化鋰海綿將失去濕化、溫化和過濾作用[3],因此不可重復使用,使用后須按一次性物品處理進行處理。
定時開窗通風,使用空氣消毒機消毒,2次/d,30 min/次。
使用人工鼻前后觀察患者有無缺氧和窒息,監(jiān)測呼吸節(jié)律、頻率、血氧飽和度和心率,發(fā)現(xiàn)異常后立即匯報醫(yī)生。
觀察日均痰液量、日吸痰次數(shù)、呼吸道刺激征及是否出現(xiàn)濕化不足或過度現(xiàn)象;記錄吸痰后痰液分度性狀,如發(fā)生堵管立即匯報醫(yī)生和護士長。
人工鼻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了解患者的肺功能;及時聽診兩肺呼吸音,遵醫(yī)囑定期給患者進行血氣分析和留取痰培養(yǎng);監(jiān)測PaO2、PaCO2及致病細菌;關(guān)注患者肺部感染的癥狀及體征。
我科對6例能自主呼吸長期氣管切開的老年患者使用人工鼻前后的效果觀察發(fā)現(xiàn),它不僅能保證加溫加濕的效果,可提高氧療有效率,還能改善痰液性狀,減少痰痂和堵管的發(fā)生,防止細菌感染、減少肺部感染。但在使用后有1例患者出現(xiàn)二氧化碳潴留現(xiàn)象。見表1。
表1 患者使用人工鼻前后的情況比較
研究證明[4],人工鼻可使氣道內(nèi)溫度保持在29~32℃,絕對濕度保持在29 mg/L~32 mg/L;同時,對細菌有一定過濾作用。所以給長期氣管切開自主呼吸良好的老年患者使用人工鼻,不僅能保證加溫加濕的效果,還能改善痰液的性狀,防止細菌感染、減少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的發(fā)生。
人工鼻芯內(nèi)如有分泌物能增加氣流阻力,因此有大量分泌物的患者禁用。它還可能增加呼吸道阻力而引起呼吸功能不全[5]。老年人因生理機能下降,呼吸功能退化,如果感染嚴重、氣道分泌物多而稀薄時會增加呼吸道阻力,加之人工鼻本身會增加氣道死腔約12~54 mL。導致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進一步下降和二氧化碳潴留。
人工鼻一定程度上與人體解剖濕化系統(tǒng)相似,能加溫加濕過濾病毒和細菌,降低肺部感染發(fā)生[6]。人工鼻對于難以耐受呼吸道通路中增加少量的阻力者、痰多可能堵塞者及肺部感染嚴重者效果欠佳。但它的性價比高,保溫、保濕、濾過功能確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7]。
[1]Inui D, Oto J, Nishimura M. Effect of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positioning on inspiratory gas humidification[J]. BMC Pnlm Med,2007,6:19.
[2]徐希紅,呂秀春.氣管切開患者兩種氣道濕化法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4,35(1):170.
[3]丁 汀.人工鼻應用于氣管切開患者氣道濕化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4):40-41.
[4]Auxiliadora-Matins M, Menegueti MG, Nicolini EA, et a1.Effect of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s on the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Braz j Med Bid Res,2012,45(12):1295-1300.
[5]劉樹元,王立秋.人工氣道濕化治療淺析[J].轉(zhuǎn)化醫(yī)學雜志,2013,2(4):248-251.
[6]郝厚碧,劉文鳳,何桃敏.人工鼻預防氣管切開患者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的效果[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0):2630-2631.
[7]汪 涓,羅春梅,陳 宇.人工鼻對預防人工氣道患者肺部感染的Meta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