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付榮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經驗
1.讓知識與生活相互佐證。生活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教學工作要考慮縝密、充分,在課堂上不能照本宣科,簡單地讓學生成為一個聽眾,要把生活和知識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參與到生活中去,讓他們動手動腦,反復感受到知識、親自體驗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例如,教學“學會與父母溝通”,我們讓家長參與進來,歡迎學生們講述和父母相處時的矛盾,所有的煩惱、一切的意見都可以坦誠道來,一吐為快。我們在一起分析:和父母溝通最困難的是什么,父母的恩情如何報答,我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又是誰,我們今天怎樣和父母達到心靈的默契,如何在和父母互動的基礎上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等等。
2.走出課堂。在學習“環(huán)境狀況”這一主題時,我們讓學生認識到,教室是狹窄的,教室外的天地廣闊無邊,教室外的空氣新鮮純凈,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的研究人文,不斷地擴展我們的視野。首先我們要看看自己居住的生活社區(qū),發(fā)現(xiàn)身邊有沒有環(huán)境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在哪里,這些問題的產生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侵害,在解決方面有什么困難,長時間沒有解決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缺少關注?如果讓我們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如何著手處理?讓學生設計一個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公益廣告,并且寫筆記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是一個參與的過程,有著切身的體驗,這種走出課堂,學有所用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知識的價值,讓他們產生對知識的學習熱情,不僅僅激發(fā)出他們的興趣,也增強了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他們的思維,達到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的統(tǒng)一。
3.讓課堂教學充滿新鮮感。補充新觀點、新材料:思想品德課本中有一些事例,有的已經有一定的滯后性,我們教學必須與時俱進,具有明顯的時代性,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為依據和基礎,但是不拘泥于教材,新聞中的很多事例,準確無誤地進行補充,作為新鮮的典型理論材料,佐證教學觀點,從而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充分地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無所不及,聲色俱佳,資源豐富,包羅萬象,把文本資源實物資源等各種學習資源進行充分整合,讓教學材料變得豐滿,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大量的素材,讓他們感覺到思想品德課的絢麗多彩。
二、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教授自讀教材的方式———學會泛讀、精讀、速讀。泛讀,東晉陶潛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說法,意即要愛好讀書,廣泛的學習,不要咬文嚼字,不懂的暫時放下,讀多了。日后自然會明了。泛讀,即廣泛的讀,又泛泛的讀,比如說我們要求學生經常要瀏覽一份報紙,先讀文章標題即可,泛泛了解一下一張報紙有哪些內容,再后就細讀涉及初中學生應了解的時政。再如:現(xiàn)行的人教版九年級教材,第二三單元的理論性較強,有些知識,如生產力、生產關系等在九年級不要求細細學習掌握,學生學習知識時先讓學生泛泛的讀,不要對類似“什么是生產力?什么是生產關系?”等的問題就跳過,不要追根究底。精讀,宋.朱熹說:“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币馑际钦f,讀書的方法,就是要專心,反復探究體會,才有好效果。對于中考的??键c、熱點、焦點知識,教師要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三個問題設計方式指導學生精讀。如對“依法治國”這一框題的學習,教師除了要求學生感悟教材的大體內容,基礎知識外,可通過“什么是依法治國?為什么要實施依法治國?怎樣實施依法治國?”的三個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精讀教材知識來整理回答。速讀,短時間讀完某些指定內容的訓練,在教學新課知識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編排往往都是:單元→課→框的形式出現(xiàn)的。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必須讓學生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問題設計方式,快速讀教材,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等方式完成教材的初學(初學可以在課外,也可以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把握有多少知識點,哪些知識點學生在初學中已經弄懂,哪些知識點還不清楚還需要進一步學習。
2.養(yǎng)成質疑的好習慣。宋.張載說:“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贝笠馐巧朴诎l(fā)現(xiàn)疑難,便是進步,發(fā)現(xiàn)了疑難,務須勤于質疑,乃至“不恥下問”。問老師、同學,上網查閱,拓展學習手段,豐富學習方式。開學初,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讀教材一遍,并一一提出各單元、各課、各框的授課建議。這就自然督促了學生以學習主人翁的精神,預先認真自學一遍,站在自己和同學的立場,提出哪些可不需老師詳講,哪些老師只需指導點撥,哪些可不講,學生一看就懂。授課之前,每講一個框題,都要強調學生預習,每上一節(jié)課,都要檢查預習效果。
3.學生上講臺講課:這是難度較大的活動,最好做到:先導后仿,分工明確,及時小結點撥。對學生講授有偏差的地方,教師給以糾正點撥。學生上臺講課的方式很好,這迫使他們自學更認真,尤其大大增加了自學的深度。同時,訓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促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了。這在當前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改發(fā)展趨勢中,很有必要任課教師加以重視培養(yǎng)訓練。
4.開展“腹稿書面化”:開學之初就布置結合教材學習的幾個問題(最好是一課一個問題,當然,必要時可以一個框題一個問題)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教材中,就教師給出的問題答腹稿,告訴學生該學期的每次測試,甚至是將來中考都一般離不開這些問題。這項活動,有利于督促學生自覺自學,在學習中促進學生運用教材整合歸納能力的形成,同時,強化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接受、背記應用能力。讓學生把讀寫緊密結合起來—在自學閱讀中,不斷的取來“它山之石”,在自己應試時盡可力行“攻玉”,有利于學生提高問答題、分析說明題的答題質量,提高審題的準確性,加快做題的速度。
5.開展各種類型的競賽:這也是誘導學生積極自學的好方法。命題競賽:根據思想品德學科的特點、課標的要求、歷年中考考標及考題,在每學期期末考試前,搞一次自擬或自選考題的競賽。每人出一題或每個學習小組出一套題,抄寫出來,填上答案,粘貼出來,供同學學習評選,由學生評選小組匯總,評出一、二、三名,交老師定奪。若事后與考題吻合者,加倍給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