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材
課余時,偶進(jìn)教師網(wǎng)培空間,瀏覽到一文《給“悲觀的教師”一塊石頭》。文章中的“一塊石頭”再平凡不過了,孤兒院的小男孩幾經(jīng)折騰,到不同的市場叫賣,但不是真賣,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就產(chǎn)生了不同的意義和價值,最后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竟被傳揚(yáng)成了“稀世珍寶”,這的確讓我感悟頗深。
記得前不久,看過類似的同一則小故事。說的是一座廟宇,平時香火旺盛,善男信女們不辭勞苦,跋山涉水堅持上山燒香拜佛。一天,由于天氣突變,椽柱崩塌將寶殿中的大佛砸碎了。第二天可是拜佛的旺日十五?。∵@可急壞了廟里的小僧們,不知如何是好,均用無助的眼光望著住持。住持微微一笑言曰:“不急,不急!明日只需將大佛旁邊的使童(小泥塑)放在大佛的位置上就可以了?!北娚@曰:“行嗎?”住持說:“做就是了?!北娚贌o他法只好照辦。第二天,善男信女們果然朝拜如故,未置任何疑慮。住持瞇瞇一笑說:“其實就是‘位置的問題。他們拜的是大佛的位置而已,哪里會去看是大佛還是小佛……”眾僧釋然。
的確,生活中總有磕磕碰碰,不盡如人意之處。這就要看你是如何擺放自己的位置。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確實,當(dāng)下很多老師在教學(xué)中就像故事里那個小男孩捧著“那塊不起眼的石頭”一樣迷失了方向?!爱?dāng)教師真沒意思”成了他們的口頭禪,不去投入,不去追求。不要說教書,就是干任何一行,你也只會是停滯在怨聲載道之中。要知道再新鮮的事物,總會在時光的磨礪中變得黯然無光。如果你繼續(xù)愛著它,不過多在意他人的眼光,你才會是個長久幸福的人。
其實,干任何一件事均有快樂,行行都能出狀元。而教育的快樂,需要心態(tài)來維持,需要愛心去滋潤,更需要追求來自我提升。教育的快樂很大程度來源于對教育的摯愛與投入,來源于一顆平和坦蕩的為師之心,來源于心靈深處對教育的追念與暢想。
擺正自己的“位置”吧。
可要擺正位子,有多難。像孤兒院的院長那樣給男孩的啟迪,又如住持的悟理一樣,給教師一些點撥,幫助他們點燃心中的工作熱情:一是積極引導(dǎo)他們讀書,因讀書能使人進(jìn)步,更能使人不再迷惘;二是積極引導(dǎo)他們?nèi)嵺`,因?qū)嵺`才能使人品味到快樂和幸福,在快樂中找對位置;三是積極引導(dǎo)他們進(jìn)行反思,因反思能使人自我調(diào)整,醒悟返正,主動發(fā)展……◆(作者單位:萬安縣棉津中心小學(xu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