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通過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以利于為學生奠定正確、良好、堅實的審美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希望能夠更好的推動小學美術教學。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審美能力;培養(yǎng)
美術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和提高的過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突出,而小學恰恰是培養(yǎng)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初級階段,教師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1、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
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繪畫的技巧,更要讓他們學會觀察美、創(chuàng)造美,還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學到的與美學有關的方法,讓生活變得更美,這樣與生活的有機聯系,學生會對美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更加積極向上。
2、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美育對于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歷來在我國教育中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可以看出美育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會對學生各個方面包括學習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不足
目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方式比較單一,基本上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簡單的提一提、說一說,課堂上缺少互動交流,引導方式欠缺,缺乏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難以激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究其根本是過于重視對學生繪畫技巧的教授,忽略了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正視問題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途徑
1、轉變觀念
作為美術教師必須對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給以足夠的重視,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做到真正的改變,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發(fā)育時期,正確的審美能力關乎學生的一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充分了解審美能力對學生人生發(fā)展的重大意義,重視美術教學,重視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潛移默化的將這種觀念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與教師配合,更好的達到教學的目的。
2、審美興趣的激發(fā)
在美術教學中,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前提,那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育方式,運用多元化的方法有效的激發(fā)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學習《五彩的煙花》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煙花的視頻,讓學生說一說感受,邊說邊討論、分析,鼓勵學生運用相關的美術知識進行作品的創(chuàng)作,并相互之間進行交流評價,大大提升學生的興趣。還要注重以情促教,重視情感的激發(fā)與引導,讓學生從內心生出情感,得到美的體驗與感悟,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引導學生用繪畫畫出美好的畫面,將生活的美轉變成繪畫創(chuàng)作內容,提升審美能力。
3、理論與生活相結合
一幅有生命力的美術作品應該是和生活緊密聯系的,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也是如此,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獲取對美的真實感受,才能讓作品有情感、會說話、打動人心,因此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提高審美能力一個重要途徑,不然離開了生活審美就成了空談,既缺少真情實感,也難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比如《豐富多彩的玩具》,看到這個題目足以吸引孩子的眼球,玩具是學生們最喜歡的,教師要抓住這一點,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學會欣賞玩具,比如顏色、外形等,同時組織學生討論交流,還可以介紹自己的玩具,然后要求學生按自己的喜好進行制作,這樣一來,學生興趣高漲,既提高了學生發(fā)現美、欣賞美的能力,還能夠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并且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
4、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創(chuàng)作欲望
多媒體以其聲情并茂、圖文并舉在各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其注意力,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依靠文字板書與講解進行知識的傳授,時間一長,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多媒體充滿了生動性、趣味性、感染力,為課堂增加了活力,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欲望。如《四季的色彩》,上課之前教師搜集好具有明顯四季特征的圖片,課上向學生演示,引導學生發(fā)現每個季節(jié)的美,并進行探討,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感受大自然的美,還可以在播放一段制作好的紀錄片,幫助學生強化一年四季大自然美的感受,情緒調動起來了,可以讓孩子自由創(chuàng)作,在高效課堂中不斷提高審美能力。
5、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出了教授與美學相關的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鞏固美學知識,加深體驗,比如帶領學生參加一些適合的、小型的戶外活動,深切感受美的內在涵義,進一步了解美,產生濃厚的興趣,或是觀看紀錄片、或是郊游踏青,找尋美、體會美,開闊視野,打開思緒。比如以四季變化為主題裝扮教室,在美化教室的同時營造美術氛圍,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
四、結語
美術教育在學生人生成長的過程中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身心的發(fā)展更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師要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會英.小議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學周刊,2017(1).
[2]林平.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西部素質教育,2017(8).
[3]張學芝.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美術教育研究,2017(14).
[4]郝芳.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才智,2017(27).
作者簡介:
朱麗卿,1988年11月—,女,漢,江蘇省蘇州市人,本科,教師, 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