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譚 慧
初入以學習品質為核心的自主戲劇課程
——以幼兒園民間文學戲劇活動《拔苗助長》為例
文 譚 慧
我們在研究戲劇課程的過程中發(fā)現真正的自主戲劇課程是一個綜合的以發(fā)展他們的學習品質為核心的活動,它需要在教師的支持和引導下,通過幼兒主動思考、探討和操作,完成從選取戲劇內容、制定劇本到制作道具、服裝,再到排練演出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主動、選擇、提問、思考、爭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為幼兒的終生學習打好基礎。
自主戲劇課程;民間文學戲劇活動;幼兒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在教育中應“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幼兒園開展的戲劇課程(以下簡稱戲劇課程)也不例外。《指南》“說明”部分指出了學習品質的一些具體表現,如“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幼兒期所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有了良好的學習品質就有了獲得知識的金手指。因此戲劇課程也要以發(fā)展幼兒的學習品質為核心。
但是以往我們在開展幼兒園戲劇課程時忽視了學習品質的重要性,反而束縛了幼兒的發(fā)展。我園在開展《中國民間文學繪本在園本戲劇課程中的應用研究》的過程中,總結出了兩個誤區(qū)。
開始我們認為戲劇有很嚴格的要求,我們要用訓練的方法,教給幼兒舞臺上的表演方法,如站位、動作、表情、臺詞等都要規(guī)范,而舞臺、道具和服裝都要逼真、考究、精細。然而幼兒期的學習不是職業(yè)培訓,而是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引導他們了解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唯結果論的戲劇課程中,幼兒的主動性被忽視了,他們成了表演機器,得到的發(fā)展非常有限。
經過研討,我們覺得幼兒園的戲劇課程從目標上就與成人的戲劇課程不同,它就應該是一種游戲,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裝扮自己,自行選擇喜歡的內容進行表演。表演的結果是否完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幼兒能夠積極投入、興趣盎然。這種放羊式的自由表演僅僅是讓幼兒充滿激情,但這種激情和興趣因為沒有深入活動而非常短暫,同時缺乏教育價值。幼兒的發(fā)展非常有限,而且發(fā)展的方向也很難把握。
那么能否通過教師的恰當引導幫助幼兒專注地開展一個戲劇活動,并且積極克服各種障礙,完成最后的表演呢?為了既能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又要發(fā)揮教師的支持和指導作用,我們開始進入了戲劇課程的新篇章——以學習品質為核心的自主戲劇課程。
所謂自主戲劇課程就是幼兒在教師的支持下選擇自己喜歡的表演內容,確定劇本,通過游戲的形式自主分工,制作道具和修改臺詞,進行各種排練嘗試和調整,最終能表演出一個較完整的舞臺劇來。這是一個幼兒主動參與、教師指導支持的過程,讓所有的人都發(fā)揮自己的價值,能夠提高教育性。
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許多有趣的繪本,讓幼兒從中選擇一個喜歡的。這樣既給了幼兒主動權,又能夠提供一定的范圍,不會讓幼兒在選擇時無所適從。同時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分析表演內容的特點和自己的喜好。這是一個從外顯到內省的過程。
案例1:選擇《拔苗助長》作為戲劇內容時。
師:“你們?yōu)槭裁催x《拔苗助長》呢?”
苒苒:“好玩,那個農夫好笑?!?/p>
小修:“我看過別人的表演,我們可以學學?!?/p>
從“案例1”中的對話可以看出,幼兒選擇《拔苗助長》的理由都不一樣,在教師的提問中他們開始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從而獲得自我認知。
這時教師就要發(fā)揮教的作用了,直接給幼兒提供劇本范例,引導他們對比故事和劇本的區(qū)別,他們很快就會找到劇本的價值和重要性,進而嘗試去設計劇本。
案例2:大家在討論《拔苗助長》的劇本。
瀟瀟:“農夫應該說‘我要把小苗拔高’!”
小強:“不對,為什么要拔高?你沒說清楚,應該說‘小苗長得太慢,我要把小苗拔高’?!?/p>
小羽:“應該是‘小苗長得太慢,我太著急了,我要把小苗拔高’?!绷恕艜グ巍!?/p>
幼兒在“頭腦風暴”中語言變得更加全面和豐富。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主動學習的過程。幼兒積極主動、認真鉆研的學習品質一覽無余。
分工是一個興趣和智能強項劃分的過程,有的幼兒善于表演和表達,他們多半會選擇排練工作。也有一部分幼兒不了解自己,他們對什么都感興趣,通過他們的隨機選擇,可以讓他們了解自己,從而知道自己的強項。
案例3:開展戲劇《拔苗助長》準備工作了,許多幼兒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內容。小航是個膽小謹慎的孩子,他走來走去,轉了幾圈。
小航對小修說:“我來幫你做衣服吧,我不想表演?!?/p>
小修:“我是演小苗的,你幫我用綠色的紙做衣服。”
小航:“小苗的動作我也會?!彼斐鍪直犬嬃艘幌?。
小修:“我們把手上也貼上綠紙吧,你和我一塊兒演小苗吧。有好多小苗。”
小航:“不,我不敢演?!?/p>
從“案例3”,可以看出小航的膽子較小,不能大膽地當眾表演,但是他又有參與表演的渴望。同時在對話中小航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是“不敢演”而不是不會演,這就是自我了解的一個過程。作為教師,我們還需要引導那些能力弱的幼兒大膽地嘗試,幫助他們提高膽量,讓他們逐漸也能參與表演。
我們首先要讓幼兒養(yǎng)成勤于反思的習慣,當遇到不太滿意的情況或者出現困難,要去思考,找到問題并根據問題分析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
案例4:開展戲劇《拔苗助長》排練時,孩子們產生了矛盾。書宸總是想站在前面。
彤彤:“你雖然是農夫,可是你要站在側面才不會擋著小苗苗,不然大家都沒法演了?!?/p>
書宸:“我是農夫,要說話的,當然要站在前面。”
小琨:“表演的時候要互相讓一讓(配合),站在這里表演,都不會被擋住?!彼斐鍪种赶蛞贿?。
書宸:“你們都不聽我的,沒法演了?!?/p>
師:“為什么沒法演?”
小琨:“因為書宸不管別人(顧及別人)?!?/p>
師:“表演時要聽誰的?”
書宸:“聽老師的?!?/p>
師:“那你們都站在一排演,大家都在前面,可以嗎?”
彤彤:“不行,這哪叫表演,電視上不是這樣的?!?/p>
書宸:“誰對就聽誰的?!?/p>
師:“書宸,如果大家都要站前面,怎么辦?”
書宸:“好吧,我說話的時候站前面,輪到小苗時,小苗站前面?!?/p>
彤彤:“我們小苗可不能到處跑的,所以你要讓一讓?!?/p>
書宸:“那我說話的時候站前面,輪到小苗我就走到旁邊去?!?/p>
“案例4”中排練出現了問題,就是以往我們教師直接教給孩子的戲劇表演中站位的問題。雖然通過對話得到答案的時間比較長,而且他們的討論結果也不一定準確。但是對話讓幼兒主動去反思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去解決這個問題,從而體驗一種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好了基礎。這就是自主戲劇課程的魅力。
當然以學習品質為核心的自主戲劇課程研究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過程,我們現在僅僅是初入階段。關于教師如何隱性指導,如何引導幼兒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怎樣幫助幼兒學習反思,怎樣查資料獲得相關的制作方法,怎樣自主探討出表演的技巧等等問題都需要我們繼續(xù)一一細致地探討和總結。
[1]鄢超云.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的學習品質解讀[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13,(6).
[2]夏曉華.開展幼兒表演游戲的策略[J].早期教育.2015,(7).
(73061部隊徐州八一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