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崔國明(特級教師)
寬而不泛,簡而不凡
——2017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Ⅰ作文淺析
江蘇 崔國明(特級教師)
安徽口子窖酒廣告有云:奢而不華,簡而不凡。如果形容今年全國新課標卷Ⅰ高考作文題,我想用“寬而不泛,簡而不凡”。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xiāng)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我無法不為這道作文題點贊!
適用于全國9省份的全國新課標卷Ⅰ高考作文題,是時下最流行的“任務驅動型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合二為一,匠心獨運,新穎別致。
“一帶一路”“共享單車”“高鐵”,無一不體現著中國元素;“廣場舞”“美麗鄉(xiāng)村”“大熊貓”,無一不顯示著中國特色;“長城”“京劇”“中華美食”,無一不彰顯著中國文化;“空氣污染”“食品安全”“移動支付”,無一不見證著中國發(fā)展……
簡簡單單的十二個“中國關鍵詞”,實際上卻直觀而簡約地反映了時代主題,巧妙地傳遞了價值觀。命題人在材料的精心選用、試題的命制上的匠心獨運,使這道作文題成為彰顯時代精神的一扇窗口。
特色一:“寬而不泛”
開放與限制同行,永遠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
十二個關鍵詞,任意抽取一個,都夠寬、夠大,都可以完成一篇大文章,此為“一寬”;可以任意“從中選擇兩三個”,自由度、靈活度極高,預留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此為“二寬”;而寫作要求中的“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也是因人而異,完全尊重個人意愿,考生可以各顯神通,此為“三寬”。
然而,寬則寬矣,但絕對“不泛”?!熬呋焙汀熬劢埂?,是“寬而不泛”的集中體現?!俺尸F你所認識的中國”要求大處著眼,十二個“中國關鍵詞”是落筆的抓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需要小處著筆,而“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則更是“任務驅動”的明確且集中的指向。作文材料的選用和寫作要求的限制,既利于激發(fā)考生的寫作欲望和真情實感,也利于引導學生將作文試題細化、實化、具體化。而在十二個關鍵詞中“選擇兩三個”,給足了搭配組合的自由度、靈活度,但“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則要求學生要有“聚焦”的能力,需要學生用無形之“神”來貫穿和統(tǒng)領那兩三個關鍵詞之“形”,這是命題的核心,也是這道作文題的難點所在。
正如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一文中所說,要“放出眼光,自己來拿”。如果沒有一點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缺乏具化和聚焦的能力,以“寬”應“寬”,天馬行空,那么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會流于寬泛。
特色二:“簡而不凡”
用好“中國關鍵詞”,打造“中國新名片”。這是我對今年全國新課標卷Ⅰ高考作文題的一個總體印象。
十二個關鍵詞,無一不是當下的熱詞,耳熟能詳。但是,每一個關鍵詞的背后,都蘊含著“不凡”的深刻內涵;從中任意抽取一個,都能夠彰顯中國特色,貼上中國標簽。而這些,正體現了作文材料選用的“不凡”。
“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要求簡單而又自由,但卻暗藏玄機。我以為,使“兩三個”關鍵詞之間形成“有機的關聯”,從而展現中國風貌,是本題的一大亮點和特色,如果沒有一點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不能完成的。所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學生張揚個性、追求創(chuàng)新,應該是其最大的“不凡”之處。
“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指令簡單而又明確,但立意空間卻極其廣闊而高遠,不僅兼顧到了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慮到了不同考生的寫作優(yōu)勢。因為每一個關鍵詞都能體現中國特色,都是中國的縮影,而每一個不同的地區(qū)又都是中國一個獨具特色的窗口,向外展現著別樣的風土人情。
當然,具化到寫作層面,我們需要把握好以下“三個緯度”:歷史縱深、時空交錯、以點帶面。
如前所說,“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是這道作文題的核心要素和終極目標。其中,“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是明確的指令,“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是驅動的任務。而“你所認識的中國”應該是立體的而非平面的,“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也應該是全方位的而不是片面的。所以,必須兼顧歷史縱深和時空交錯。而且,任何一個關鍵詞、任意一種搭配組合,都不能是泛泛而談,都必須選擇好切入點,“小切口,深層次”,以收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比如,從“文化的中國”這個“有機關聯點”出發(fā),我們可以將“京劇”與“廣場舞”并置,讓國粹傳統(tǒng)與當下流行交相輝映,體現出歷史的縱深和厚重;
比如,從“傳統(tǒng)的中國”這個“有機關聯點”出發(fā),我們可以將歷史悠久的“中華美食”和現實嚴峻的“食品安全”相互勾連,來傳達對傳承與發(fā)展的思考;
比如,從“發(fā)展的中國”這個“有機關聯點”出發(fā),我們可以將“美麗鄉(xiāng)村”和“空氣污染”相互比照,直面發(fā)展中的矛盾,正視前進中的問題,來表達對留住鄉(xiāng)愁、綠色發(fā)展的呼喚;
當然,我們還可以將“長城”和“高鐵”“移動支付”掛鉤,來呈現從傳統(tǒng)文明走向現代文明的高科技的、開放的“現代的中國”;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要擁有一雙慧眼,我們自然能夠發(fā)現其中的奧妙,體現自己獨特的思考和感悟,彰顯自己的個性與智慧。
綜上所說,“寬而不泛,簡而不凡”,就是我對今年全國新課標卷Ⅰ高考作文的一點粗淺認識。
江蘇省昆山市震川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