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全能生”2018高考全國卷26省9月聯(lián)考乙卷
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①若想要敘述整個世界的歷史,不偏不倚地講述整個人類的故事,便不能僅僅依靠文字。因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區(qū)擁有文字,大多數(shù)地區(qū)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都沒有發(fā)展出文字。書寫是人類在發(fā)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較高的社會,在記錄自己的憂慮與渴望時,使用的載體依然不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歷史記錄應該把文字和物品結合起來,但在很多情況下這是無法完成的。最能清楚地表現(xiàn)文字歷史與非文字歷史不對稱的例子也許是庫克船長的探險隊與澳大利亞土著在植物學灣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國方面,我們對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學記載及船長日志為證,而在澳大利亞方面,他們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果我們想要重構那一天的真實情境,就需要像對待那些文字記錄一樣,深入而嚴謹?shù)貙@面盾牌進行研究和解讀。
③除了雙向誤解之外,還有由勝利帶來的有意或無意的扭曲。歷史通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尤其在只有勝利者知道如何書寫的時候。至于失敗者,那些被征服或毀滅的社會,通常只能通過物品來講述事件。當我們研究有文字的社會與無文字的社會之間的接觸時,需要參考的則不僅是文字,也應包括物品。
④這些全部知易行難。通過文獻解讀歷史是人們熟知的程式,數(shù)百年來我們已經學會該如何判斷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與詭計。而對于物品來說,當然也有考古學、科學和人類學的專業(yè)知識結構來幫助我們提出關鍵性的問題,但我們還必須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構建出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們需要借助盡可能豐富和詩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們所傳達的深刻內涵。
⑤這是我們了解許多文化的唯一途徑。這是一個復雜而又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過程,這些歷經層層文化轉譯的物品需要再次被嚴格審視,重新想象。
⑥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解讀和欣賞是“通過文物看歷史”的關鍵,對過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類共性的基石。啟蒙時代的收藏家與學者們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既仰賴對史實的科學排序,也發(fā)揮了詩意地進行重建的罕見能力。
⑦通過物品思考歷史或去了解一個遙遠的世界,是一種詩意的重構過程。我們承認自己所確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須找到一種全新的認知方式:既然,這些物品的制作者從根本上說都是和我們一樣的人類,那么,我們理應能夠解密他們制造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時,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針對過去,也包括現(xiàn)在。我們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許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詩意的想象,再結合嚴謹獲取和歸納的知識。
⑧用物品來講述歷史,不能缺少詩人。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在敘述歷史時,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為文化發(fā)展不平衡導致只有在人類發(fā)展后期文字才開始發(fā)揮作用。
B.一部理想的歷史記錄應當靠文字和物品的結合來記錄,尤其是當文化程度較高的社會記錄自己的歷史時更是如此。
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憑文字敘述歷史變得不客觀公正,而物品可以消除這種有意無意的扭曲。
D.相對于人類熟知的通過文字解讀歷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時還必須加入詩意的想象才更能理解它們傳達的內涵。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前三段分別從文字敘述歷史的局限性、歷史事件雙方的文字不對等、戰(zhàn)爭雙方的記錄文字不對等方面論述研究歷史時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B.文章的第④段是個過渡段,指出人們對通過文獻解讀歷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長,而要通過物品解讀歷史卻有一定難度,因為這要借助想象。
C.文章的后四段反復強調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讀歷史時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徑”“關鍵”“全新的認知方式”等詞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維的軌跡。
D.整篇文章論述的是“通過文物看歷史”時必備的認知能力——想象力的問題,以前后對比組織結構,以大量史實支撐觀點,極有說服力。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物品和文字對歷史記錄同等重要,離開兩者中任何一個去還原歷史都意味著失真和變形,由此可知現(xiàn)在所見相當多的歷史記錄都是不準確、不真實的。
B.除了借助想象去構建物品承載的歷史,我們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一些文化,而這種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個復雜而又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過程。
C.乾隆研究他喜歡的一枚玉璧,推測其用途并作詩紀念這一過程,方法值得肯定。這一事例可以作為“用物品來講述歷史,不能缺少詩人”的證明。
D.詩意地重建歷史依靠的是豐富的想象,這種想象建立的基礎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樣是人類,而詩意的想象有時可以成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亮麗家園
[加拿大]愛麗絲·門羅
花園宮的一切是如此的完美無瑕,每座房子的表情都驕傲地指出了這一點。在新蓋的大房子中間,經常還能看見另一種屋子,那就是老城區(qū)像富勒頓太太家那樣的老房子。這些幸存下來的老房子陰沉沉的,被圍困著,顯示出歲月長短不同的沉積。它們的無序和突兀、不協(xié)調的屋頂角度和斜坡,透露出某種近似原始的氣息,與這些街道格格不入。
一群鄰居家的女人坐在起居室里,還有一些男人也在?,旣愔浪齻冊谡f富勒頓太太的房子。她絕望地看著窗戶外頭,或者盯著自己的膝蓋,想方設法找出幾句漂亮的解釋中止這個話題。她沒有成功。
“要是我住她隔壁,”史蒂夫表情愉快而溫和,顯然在期待隨后的笑聲,“我把孩子帶過去,讓他們帶上火柴?!?/p>
伊迪斯道,“親愛的,你在開玩笑,我卻努力做了點什么,我給市政廳打過電話了。我說,他們至少可以讓她刷刷墻,或者把那些棚屋推掉一些?!?/p>
“還有那些雞?!辟Z妮·英奇說,“我的天哪,那個味道。我知道我們住在邊遠地區(qū),但怎么也沒想到,我們隔壁就是家畜棚?!?/p>
“街對過可比住隔壁更糟糕。我都納悶,我們干嗎費半天勁要景觀窗?!绷硪粋€女人說。
史蒂夫突然說,“按規(guī)定市政廳得給我們修條路,她的房子正好擋在我們的必經之路上。只要我們現(xiàn)在讓市政廳通路,這樣,她就得走。這是法律?!庇淇斓男β曧懫饋?。
瑪麗開口之前,希望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正常,既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哆哆嗦嗦?!安贿^,你們想沒想過,她在這里住了很久了。我們大部分人還沒生出來的時候,她就已經住在這里了?!?/p>
她拼命地想找一些別的話,比現(xiàn)在這些話更有力、更理智的話,但她就是找不到一句。他們的話從四面八方向她侵襲。棚屋。扎眼。骯臟。私有產權。價格。
“她的時代已經走了?!笨栒f,“不管你明白不明白,這棟房子壓低了這條街每一座房子的價格。我做這行,我知道?!?/p>
另外一些聲音也參與進來。憤怒的情緒在他們之間蔓延,在他們的聲音中散發(fā),如同一股狂熱的洪流席卷了他們。
“我們現(xiàn)在已經爭取到每一個人了?!笔返俜蛘f,“用不著一家一家跑了。”道路申請書開始在他們手中傳來傳去。
瑪麗跪在地板上,和丹尼的拉鏈斗爭了半天,然后站了起來,穿上外套,理了理頭發(fā),戴上手套,隨即又摘了下來。她再也想不到什么能做的了,于是走向餐廳的桌子,那是通往大門的必經之路??柊压P遞給了她。
“我不能簽字?!彼卮稹K哪標⒌丶t了,聲音戰(zhàn)栗?!拔也挥X得我們有這個權利。我們沒有權利?!?/p>
“瑪麗,你不在乎這里的環(huán)境嗎?你也住在這里呀?!?/p>
“哦,我,我不在乎?!毕胂笾?,每當你支持什么的時候,總是會聲音洪亮,而周圍的人被你驚醒,感到羞愧不安。但,在真實生活里卻不是這樣。你所做的一切,不過是讓自己變成大家下次一起喝咖啡時的笑料。
“大家不是為了好玩才想趕她走。”卡爾說,“這很不幸,我們都知道。但我們得為社區(qū)著想。”
“沒錯。”瑪麗回答道。但是,她把雙手塞進了外衣口袋,她突然想到了,他們是對的,為了他們自己,這都是他們必須做的?,旣悗系つ幔叱隽碎T。
現(xiàn)在,你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把手插進口袋里,保留一顆不打算服從的心以外。
(有刪改)
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第一段以對比手法交代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寫出了新舊城區(qū)截然不同的面貌,暗示了兩個城區(qū)間的矛盾對立,為下文故事的發(fā)展設置了背景。
B.故事情節(jié)主要靠簡單的對話和心理描寫推進,情節(jié)看似平淡實則波瀾涌動,各個人物的形象特點慢慢凸顯,即便未正面出場的富勒頓太太也形象鮮明。
C.小說文筆簡潔細膩,背景設定只是一個社區(qū),情節(jié)發(fā)展只在一間房里,人物不多,寫作空間有限,但卻在限定的空間寫出了豐富的意味,富有創(chuàng)意。
D.小說通過瑪麗寫出了個人在群體面前的無力與堅持,凸顯了她的善良,展現(xiàn)了新舊城區(qū)對峙時矛盾雙方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爭的社會現(xiàn)實。
5.小說的最后寫了兩次瑪麗把手塞進外衣口袋的細節(jié),這樣寫有什么用意?(5分)
6.結合全文,概括說明小說的題目“亮麗家園”有什么豐富的含義。(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材料一:
進入十月,各高校的校園招聘陸續(xù)升溫。與此同時卻出現(xiàn)了一種被媒體稱為“慢就業(yè)”的現(xiàn)象,即部分畢業(yè)生不急于求職和求學,而是讓自己暫時處于待定狀態(tài)。
事實上,“慢就業(yè)”是當前大學生就業(yè)形勢帶來的客觀趨勢。面對日益激烈的求職競爭,部分大學生“錯峰就業(yè)”,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用來積蓄力量,或者四處走走、多看看就業(yè)市場,這應當是一種多元選擇的權利。有些主動“慢就業(yè)”的畢業(yè)生,在就業(yè)理念方面可能比想象中更成熟。比如,他們會更加看重專業(yè)是否對口、薪酬是否合理,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寧愿再等等看,畢竟“入錯行”的代價可能會很大。還有一些畢業(yè)生選擇繼續(xù)考研、考公務員,或者準備各種資格考試,提升自己的就業(yè)含金量,等等。這些選擇,都很正當,也大都值得支持。和“揀到籃子里都是菜”的就業(yè)心態(tài)相比,這其實是成熟、理性的表現(xiàn)。
如果說“慢就業(yè)”已經成為就業(yè)現(xiàn)實的一部分,那么從教育主管部門到高校、家長和用人單位,應該給畢業(yè)生更多的選擇。在保證大部分人順利就業(yè)的同時,也應該允許部分畢業(yè)生更加從容、自主地設計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人生道路,給高校和學生都“松綁”。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6年10月13日,《大學生就業(yè),觀念須“松綁”》)
材料二:高校類別與畢業(yè)選擇
(摘自《中國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調查報告》)
材料三:
面對復雜而困難的現(xiàn)實,不去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卻千方百計地生造一些看似浪漫新奇實則容易麻痹大眾的新詞。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無助于解決現(xiàn)實問題,甚至會激化一些矛盾。新近流行的新詞“慢就業(yè)”和“待定族”,就是典型例子。這兩個詞其實是在經濟就業(yè)遭遇雙重壓力的現(xiàn)實背景下,一些媒體重新包裝出來的偽概念。
大學生畢業(yè)后出去旅游、支教、當志愿者或在家陪伴父母,只要是自主選擇,皆無可厚非。人們常說中國大學生社會交往能力、動手能力不足,用一段時間學習、充實、調整,作為個體選擇也未嘗不可。但是,如果相關職能部門以此作為說服或者麻痹社會的依據,那就有些令人擔心了。
尤其最近幾年,大學畢業(yè)生不斷遭遇“最難就業(yè)季”,就業(yè)形勢并不樂觀。不難看出,許多所謂的“慢就業(yè)”和“待定族”實際上是被動無奈地處于無業(yè)狀態(tài),而非有底氣、有雅意地主動選擇。不管是叫“下崗”“待崗”還是“創(chuàng)業(yè)人員”,沒有工作就是沒有工作。不會因為稱呼變了,家庭就憑空多出一份收入。同樣,大學生就業(yè)難的現(xiàn)實,也不會因為他們被貼上“待定族”的標簽,就得到任何改變。
沒有多少家庭能夠承受孩子不工作的現(xiàn)實,也沒有哪個問題會因為造出了新奇的概念就得到解決。有關部門最該做的,是正視現(xiàn)實問題并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
(摘編自新華社《“慢就業(yè)”“待定族”本質是掩耳盜鈴》)
7.下列對大學生畢業(yè)后擇業(yè)狀況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不論其所在的學校類別如何,“就業(yè)”都是畢業(yè)生排在第一位的選項,這毫無疑問。
B.選擇“考研”“創(chuàng)業(yè)”“出國”等的比例不高說明“慢就業(yè)”不是畢業(yè)時的最佳選擇。
C.選擇“慢就業(yè)”的畢業(yè)生心態(tài)各異,有些畢業(yè)生主動選擇“慢就業(yè)”體現(xiàn)了其就業(yè)理念上的成熟。
D.某種程度上“慢就業(yè)”有其進步性,因為這種方式帶給了畢業(yè)生自由多元化的選擇空間。
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慢就業(yè)”并不是大學生的主動選擇,而是在經濟和就業(yè)雙重壓力的客觀形勢下畢業(yè)生的無奈之舉。
B.一些媒體重新包裝“慢就業(yè)”和“待定族”這樣的概念掩蓋了有關部門不解決實際問題的事實。
C.缺乏自主設計和目標規(guī)劃的“慢就業(yè)”是不被支持的,畢竟無論“求學”還是“求職”都要有所追求。
D.承受“慢就業(yè)”壓力的各方,既有迷茫的畢業(yè)生,也有所有學生的家庭,還有高校和社會相關部門。
E.畢業(yè)生和有關部門會不會以“慢就業(yè)”為借口放棄努力和積極行動,這是質疑“慢就業(yè)”者最關心的。
9.根據上述材料,概括說明針對大學生“慢就業(yè)”問題《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發(fā)文的立足點有什么不同。(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張溫,吳郡吳人也。溫少修節(jié)操,容貌奇?zhèn)?。權聞之,以問公卿曰:“溫當今與誰為比?”大司農劉基曰:“可與全琮為輩?!碧n櫽涸唬骸盎丛斊錇槿艘?。溫當今無輩?!闭鞯窖右?,文辭占對,觀者傾竦,權改容加禮。罷出,張昭執(zhí)其手曰:“老夫托意,君宜明之。”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甚見信重。時年三十二,以輔義中郎將使蜀。權謂溫曰:“卿不宜遠出,恐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構于丕。行人之義,受命不受辭也。”溫對曰:“臣入無腹心之規(guī),出無專對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功,又無子產陳事之效。然諸葛亮達見計數(shù),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睖刂潦瘢勱I拜章,蜀甚貴其才。還,頃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業(yè)未究。權既陰銜溫稱美蜀政,又嫌其聲名大盛,眾庶炫惑,恐終不為己用,思有以中傷之。會暨艷事起,遂因此發(fā)舉。艷亦吳郡人也,溫引致之,以為選曹郎,至尚書。艷性狷厲,好為清議,見時郎署混濁淆雜,多非其人,欲臧否區(qū)別,賢愚異貫。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競言艷及選曹郎徐彪專用私情愛憎不由公理艷彪皆坐自殺溫宿與艷彪同意數(shù)交書疏聞問往還即罪溫權幽之有司,下令曰:“昔令召張溫,虛己待之,既至顯授,有過舊臣,何圖兇丑,專挾異心!嗚呼溫也,免罪為幸!”將軍駱統(tǒng)表理溫,乞恕之,權終不納。后六年,溫病卒。二弟祗、白,亦有才名,與溫俱廢。
(節(jié)選自《三國志·張溫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競言艷及選曹郎徐彪/專用私情愛憎/不由公理/艷彪皆坐自殺/溫宿與艷彪同意/數(shù)交書疏/聞問往還/即罪溫/
B.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競言艷及選曹郎徐彪/專用私情/愛憎不由公理/艷彪皆坐自殺/溫宿與艷彪同意/數(shù)交書疏/聞問往還/即罪溫/
C.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競言艷及選曹郎徐彪/專用私情愛憎/不由公理/艷彪皆坐/自殺/溫宿與艷彪同意/數(shù)交書疏/聞問往還/即罪溫/
D.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競言艷及選曹郎徐彪/專用私情/愛憎不由公理/艷彪皆坐/自殺/溫宿與艷彪同/意數(shù)交/書疏聞問往還/即罪溫/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拜,古代官職任用語,指授予官職,“授”“除”“攝”“封”也表此意。
B.行人,對使者的稱呼,奉命前往四方出使他國,也掌管接待諸侯使者之禮。
C.部伍,既是軍隊的編制單位,也泛指軍隊,文中使用的是第二個意思。
D.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級官吏各有專司,故稱有司。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張溫少修節(jié)操,聲名遠揚。朝中公卿給予他很高的評價,紛紛表示愿與他結交,孫權也對他禮遇有加,非常信任。
B.張溫受命出使,嫻于辭令。他用既謙虛又透徹的分析勸慰消解孫權對蜀國的擔憂,出使時又贏得了蜀國對他的尊重。
C.張溫才高名顯,招致嫌忌。張溫使蜀遭孫權猜忌,孫權借張溫與改革弊政卻遭禍的暨艷等人有往來的由頭,治了他的罪。
D.張溫始興終廢,為才所累。他以才名被孫權發(fā)掘重用,又因才高被猜忌治罪,側面折射了統(tǒng)治者對待賢才上的得失。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卿不宜遠出,恐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
(2)權既陰銜溫稱美蜀政,又嫌其聲名大盛,眾庶炫惑,恐終不為己用,思有以中傷之。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秋風(其二)
杜 甫
秋風淅淅吹我衣,
東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搗練急,
石古細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為誰好,
早晚孤帆他夜歸。
會將白發(fā)倚庭樹,
故園池臺今是非。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 )
A.詩的第一句直陳題目,寫秋風的聲響,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讓人似感身上寒意,為全詩奠定基調。
B.第二句為詩人遠望所見,逝水滾滾東流,殘日西墮,光線微弱,讓人頓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傷。
C.第三、四兩句寫秋風起天氣清,風中傳來聲聲急促的戍軍練兵之聲,山高路窄,小徑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詩的前四句重在寫景,詩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見到的,耳中所聽到的,天地四方,暮景處處,寒冷凄絕。
E.秋風起而動歸思,對著眼前的風中衰景,詩人期待有朝一日回歸故里,安慰家中倚樹盼歸白發(fā)蒼蒼的老人。
15.有人說,詩歌的后四句詩人抒發(fā)思歸之情,“悲中有樂,樂而更悲”,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魚我所欲也》中,鼓勵人們像賢者一樣堅持向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離騷》中屈原用佩戴香草鮮花來表明自己對人格美的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①同樣頂著“共享”之名的“共享汽車”,似乎給人一種不瘟不火的感覺,其火爆程度遠遠不及共享單車。
②通過低買高賣實現(xiàn)貨暢其流,填補價值洼地,是市場經濟最正常不過的經濟活動,但與計劃經濟卻捍格不入。
③5月10日,在素有“六朝古都”之稱的南京,17家博物館的文博文創(chuàng)產品在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濟濟一堂。
④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一場中雨猝不及防地突然降臨,名為“小遠”的安防巡邏機器人卻在雨中從容“執(zhí)勤”。
⑤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在昨日的報告中驚悉,除部署在星州的2臺“薩德”系統(tǒng)移動發(fā)射架外,還有4臺發(fā)射架暗度陳倉運抵韓國。
⑥英國教授馬修·古德溫因為預測大選情況時低估了工黨大選得票率,不得不心甘情愿地在電視臺節(jié)目中直播“吃書”。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 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
A.“光盤行動”喚起了越來越多的人愛惜糧食、反對浪費的責任,也培育了新的生活觀、消費觀,值得大力提倡和踐行。
B.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香港社會各界慶?;顒硬粩啵胍曅侣勔查_啟了以“我中意的香港”為主題的互動平臺。
C.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紅,不僅以超5億元的高票房打破了印度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還連續(xù)多日牢牢占據單日票房榜首。
D.一年來,中國政府推出了各項改革舉措,如“營改增”“一帶一路”等獲得了大眾的交口稱贊,尤其是整治貪官污吏的舉措,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
張教授:
我是記者小王,發(fā)郵件是想跟您預約一個訪談。收到您____①____的大作,連夜___ ②___ ,深為您深刻的思考、透辟的見解____③___ ,所以想就您書中談到的家風建設的話題做一下深度交流,希望您____④____ 。冒昧打擾,敬請___ ⑤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①_②_③ ___④ _⑤A_贈予速讀_感動 知無不言海涵_B 惠贈拜讀 折服 不吝賜教諒解_C 贈予賞讀 嘆服 萬勿自謙原諒_D 惠贈捧讀 打動 指點斧正寬恕_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推斷嚴密,每空不超過15字。(6分)
自1863年誕生之日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至今日,地鐵已經成為一個城市經濟實力、現(xiàn)代化水平和城市文化水平的重要標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傳承城市歷史、傳播城市文化、展現(xiàn)時代潮流的綜合平臺。地鐵文化以城市文化為基礎,是城市文化的縮影與重要構成,是城市文明建設的延展和提升。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進城市發(fā)展,已經成為很多城市重要的創(chuàng)新手段。
21.下面文段有三處存在推斷問題,請參照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5分)
《歡樂頌2》是一部都市女性情感劇,因為它選取了五個性格各異的女性形象,所以還原了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受到觀眾的喜愛。編劇通過角色的現(xiàn)實性刻畫探討社會轉型期的女性如何尋找人生航向、如何生存與進步等問題,劇中不少臺詞措辭犀利,直戳現(xiàn)實,必然在各大社交網絡上引發(fā)熱議。這部劇必將最大限度地擴展電視劇在不同傳播媒介上的影響范圍及其社會文化意義。
①選取了五個女性形象未必完全還原了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某圖書館組織了一次以“家風建設”為背景的“家庭文娛活動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占據現(xiàn)代家庭文娛活動前幾位的關鍵詞,家長欄是:聚餐,健身,打麻將,追劇。孩子欄是:興趣班,手游,網絡小說。而在調查中“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娛活動”這一欄,占據前幾位的是:郊游、運動、讀書、看展覽、聽音樂會。
對這份調查結果你有怎樣的認識?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論述思路】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使對世界歷史的敘述客觀公正的方法。第①段講述文字和物品是記敘歷史的載體。第②段用實例證明了“一部理想的歷史紀錄應該把文字和物品結合起來,但在很多情況下這是無法完成的”這一觀點。第③段講述歷史敘述產生扭曲的原因。第④⑤段說明我們可以通過文獻和加以想象的物品來解讀歷史。第⑥~⑧段講述了從物品認識世界還需要有詩人和詩意。
1.D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因為文化發(fā)展不平衡導致只有在人類發(fā)展后期文字才開始發(fā)揮作用”強加因果,書寫在人類發(fā)展后期才發(fā)揮作用不是由文化發(fā)展不平衡所致。B.“尤其是當文化程度較高的社會記錄自己的歷史時更是如此”曲解文意,原文是“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較高的社會……也包括物品”。C.“物品可以消除這種有意無意的扭曲”表述不當,原文僅僅認為“需要參考”,并非“可以消除”。
2.D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耙郧昂髮Ρ冉M織結構”分析有誤,沒有對比,文章的結構是層層遞進的。
3.A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根據文中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坝纱丝芍F(xiàn)在所見相當多的歷史記錄都是不準確、不真實的”于文無據。
4.D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罢宫F(xiàn)了新舊城區(qū)對峙時矛盾雙方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爭的社會現(xiàn)實”概括有誤,富勒頓太太并未加入斗爭,爭論的雙方是瑪麗和她的鄰居們,她們都是在新城區(qū)。
5.①心理描寫上,表現(xiàn)了瑪麗發(fā)現(xiàn)無法改變鄰居們的決定之后放棄爭辯的心理;②情節(jié)發(fā)展上,表現(xiàn)了瑪麗內心的抗拒和堅決,她不會服從鄰居們的決定;③人物形象上,塑造了瑪麗溫柔、堅定、富有良知和同情心的女性形象。(答出一點給2分,兩點給4分,三點給5分)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對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能夠表現(xiàn)人物形象,突出主旨,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因此本題要從細節(jié)描寫本身入手,再從情節(jié)、人物形象角度分析。結合上文,這是瑪麗不想簽字的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只要抓住這一點來分析即可。
6.①內容上:瑪麗生活的花園宮是新興建的漂亮美麗的社區(qū),隱含了對生活在其中的舊房子老居民的排斥與嫌惡。②人物形象上:住在亮麗家園的鄰居們有的卻顯露出了自私刻薄的丑陋人性,他們對待富勒頓太太既不友善也不寬容,題目隱含了對這些人的批評和諷刺。③主題上:真正的亮麗家園應該是居民們都如瑪麗那樣寬容和友善,彼此尊重和諧相處,題目隱含了作者的希望。(每點2分)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答題時要考慮題目對塑造人物、安排情節(jié)、表現(xiàn)主題的作用,圍繞這幾方面來分析回答即可。
7.B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慢就業(yè)’不是畢業(yè)時的最佳選擇”妄加推論,“慢就業(yè)”對部分人來說是最佳選擇。
8.CE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慢就業(yè)’并不是大學生的主動選擇”范圍擴大,原文是說不是部分大學生的主動選擇。B.“掩蓋了有關部門不解決實際問題的事實”夸大事實,文中只有“如果相關職能部門以此作為說服或者麻痹社會的依據,那就有些令人擔心”這樣的假設。D.“所有學生的家庭”概括不當,原文是“沒有多少家庭能夠承受孩子不工作的現(xiàn)實”,可見不是所有家庭都會有收入壓力。
9.①《人民日報》立足于扭轉人們對“慢就業(yè)”的看法,肯定其客觀可行性,認為“慢就業(yè)”可以給高校和畢業(yè)生都“松綁”。②新華社立足于批判媒體用“慢就業(yè)”一類新詞麻痹社會的做法,認為提倡這種觀念于事無補,有關部門應該實事求是想辦法解決問題。(每點2分)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能力。首先仔細閱讀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別概括出材料的內容大意,然后進行對比分析立足點的差異即可。
10.B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霸箲嵵暦e”與“浸潤之譖行”句式相同,中間應斷開,排除A、D兩項;“愛憎不由公理”意為“愛憎不出自公理”,句意完整,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項。
11.A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皵z”不表授予官職,指暫代官職。
12.A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朝中公卿……紛紛表示愿與他結交”于文無據,文中只寫到張昭對張溫的親近之意。
13.(1)您(本來)不適合出使遠地,(但是我)擔心諸葛亮不了解我和曹氏互通心意的原因,所以委屈您前去出使。
(“宜”“所以”“通意”“屈”“以故”各1分)
(2)孫權既暗中懷恨張溫贊賞蜀國政治,又嫌忌他的聲名過于顯赫,百姓都被他的德行才能迷惑,擔心(他)最終不能為自己所用,就想著用什么方法來中傷他。
(“陰”“銜”“炫惑”“為己用”“有以”各1分)
【文言譯文】
張溫,是吳郡吳縣人。張溫從小就修養(yǎng)名節(jié)操守,容貌奇異偉岸。孫權聽聞他的聲名,就詢問朝中大臣說:“張溫能和當今何人比肩?”大司農劉基說:“可與全琮同等?!碧n櫽赫f:“劉基不詳細了解張溫的為人。張溫當今無人可比?!保▽O權于是)征召(張溫)請與相見,(張溫)談吐文雅對答如流,旁觀者傾慕震驚,孫權為他改變態(tài)度重加禮儀。召對完畢出宮,張昭握著張溫的手說:“老夫把心意托付給你,你應該明白?!保ㄓ谑菍O權)任命(張溫)為議郎、選曹尚書,又升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和器重。(張溫)三十二歲時,憑借輔義中郎將(的身份)出使蜀國。孫權對他說:“您(本來)不適合出使遠地,(但是我)擔心諸葛亮不了解我和曹氏互通心意的原因,所以委屈您前去出使。如果山越之患全部消除,(我們)便會對曹丕大舉進攻。使者的道義,是只接受上級布置的任務,不必受上級指令的約束?!睆垳鼗卮鹫f:“我在朝廷之內沒有親信大臣的謀劃,出行外交沒有獨自應對的才能,恐怕沒有春秋晉大夫張孟播揚國家聲譽的本事,又沒有晉國子產闡述事理的能力。然而諸葛亮見識通達,精于謀劃,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慮和屈伸權宜之計,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測諸葛亮的心,一定不會有什么猜疑?!睆垳氐绞駠螅巴鶎m廷呈上表章,蜀國頗為看重張溫的才干。回國不久,被派進豫章郡的部隊出征作戰(zhàn),但他對軍功沒有追求。孫權既暗中懷恨張溫贊賞蜀國政治,又嫌忌他的聲名過于顯赫,百姓都被他的德行才能迷惑,擔心(他)最終不能為自己所用,就想著用什么方法來中傷他。正碰上暨艷事件發(fā)生,于是借此機會揭發(fā)檢舉張溫。暨艷也是吳郡人,由張溫把他引薦入朝,被任命為選曹郎,官至尚書。暨艷生性清高嚴厲,喜歡發(fā)表清正的言論,因見當時郎署風氣混濁雜亂,大多官員不稱職,想將良莠分開處置,賢能、愚劣區(qū)別使用。于是憤怨之聲積聚,誣毀讒言四起蔓延,競相控告暨艷和選曹郎徐彪,(說他們)擅自任用徇從私情,愛憎不出自公理。暨艷、徐彪都因此而被定罪賜死。張溫向來與暨艷、徐彪意見相合,常有書信來往,互相來往問候,于是又判張溫有罪。孫權將他軟禁在有關官吏處,下令說:“過去下令征召張溫,留下官位虛心等待他來,來后授予高官,超過(一般)舊臣,哪里料到(他)竟如此兇壞,專生圖謀不軌之心!哎呀張溫,免(你)死罪作為(你的)幸運!”將軍駱統(tǒng)上表為張溫申辯,請求寬恕他,孫權最終沒有采納(駱統(tǒng)的意見)。六年后,張溫因病去世。他的兩個弟弟張祗和張白,也很有才干名望,同張溫一起被廢黜。
14.CE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C.“風中傳來聲聲急促的戍軍練兵之聲”理解有誤,“搗練”是搗洗絲絹,意指家中人為出征之人備置寒衣。E.“安慰家中倚樹盼歸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理解有誤,此句是詩人想象自己歸家之日早已白發(fā)滿頭,極寫心中悲苦。
15.①最后四句,句句飽含悲情,望月思歸而難歸為悲,掛帆可還鄉(xiāng)卻不是今夜為悲,他日歸家卻已漂泊一生華發(fā)滿頭為悲,牽掛故園池臺不知是否殘毀為悲。②但悲情中卻有樂筆,“不知明月”句用語俏皮,妒忌他人團圓美好,淚中含樂;想象早晚有一天會在月夜乘舟歸鄉(xiāng),會倚靠庭園舊樹欣然滿足,飽含希望之樂。③后四句寫盡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淚摻雜的復雜心情。悲情是主調,雖有想象中的歸家之樂,但對照眼前不得歸的現(xiàn)實處境,讓人更覺不歸的心酸。(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首先我們要理解詩歌后四句的大意,然后結合題目分析為什么是“悲中有樂,樂而更悲”,寫法的特異給人詼諧的感覺,其實表達的情感是悲痛的,把這種情感結合詩句具體分析即可。
【超級鏈接·技巧】詩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有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樂景襯哀情、哀景襯樂情)、懷古傷今、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事抒情等。
【詩歌鑒賞】
首句直陳題目,“秋風”“吹我衣”讓人頓生寒意,為全詩奠定感情基調。接著描寫了詩人所見之景。逝水東流、殘日西墮、光線微弱,不禁引發(fā)詩人對年華已逝的慨嘆。搗練急、備征衣等景象都觸發(fā)了詩人的思歸之情。后四句寫盡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的復雜心情。雖有想象中的歸家之樂,但面對眼前不得歸的現(xiàn)實處境,讓人不免心酸。
16.(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賢者能勿喪耳
(2)制芰荷以為衣兮 集芙蓉以為裳
17.C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①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用錯對象。②捍格不入:互相抵觸。③濟濟一堂: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錯對象。④猝不及防:事情突然發(fā)生,來不及防備。和后面的“突然”語義重復。⑤暗度陳倉:借指暗中進行某種活動。⑥心甘情愿:心里愿意,一點兒也不勉強。
18.B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喚起”與“責任”搭配不當,應在“責任”后加“意識”;C.不合邏輯,應將“不僅”和“還”后面的內容互換位置;D.句式雜糅。“如‘營改增’‘一帶一路’等”解釋前文的“各項改革舉措”,其后不能直接謂語“獲得了”。應在“等”后加句號,在“獲得了”前加“這些舉措”。
19.B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贈予:贈送,送給?;葙洠壕崔o,指對方賜予(財物)。①處填“惠贈”更恰當,排除A、C兩項。折服:信服。打動:使人感動。③處填“折服”更符合語境,排除D項。
20.①地鐵就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內涵 ②它不僅是地下交通的載體 ③利用地鐵文化推動城市文化建設(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準確的能力。首先要整體閱讀,把握句子之間的關系,文段講述的是地鐵和地鐵文化的關系。①處結合后面一句可知,此處應說明地鐵是一種象征,是一種文化表現(xiàn);②處由“更是”可知,此句應與后句構成遞進關系,說明地鐵是一種交通工具;③處應為總結句,說明推動地鐵文化進而推動城市文化建設。
21.②臺詞措辭犀利,直戳現(xiàn)實,不一定就能在各大社交網絡上引發(fā)熱議
③這部劇未必能最大限度地擴展電視劇的影響范圍及社會文化意義
【全能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準確及仿用句子的能力。結合例句,首先找出具有推斷性詞語的句子,第②處在“必然”這句中,臺詞措辭犀利,直戳現(xiàn)實未必會引起熱議;第③處是在最后含有“必”字的這一句,這部劇未必能夠最大限度地擴展電視劇的影響范圍及其社會文化意義。這兩句都是犯了絕對化經驗的錯誤。
22.【寫作指導】
材料分析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的家庭活動非常少,父母和孩子各自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重心安排業(yè)余生活,隨意性大,欠缺規(guī)劃。良性的文娛活動帶給家庭成員正面積極的影響,而沉迷手機、電視及浮躁社交活動給家庭成員帶來相當大的危害,家庭的文娛活動是家庭成員間互動溝通的好時機,家長有責任管理設計好業(yè)余生活,不能讓家庭成員各自為政,以個人喜好恣意安排業(yè)余生活,當然也不能粗暴干涉強制霸占孩子的業(yè)余時間。消除惡性生活習慣,養(yǎng)成良好家庭娛樂氛圍,這是家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好的家風,無論是對個人成長的促進,還是對社會風氣的涵養(yǎng),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娛活動”結果可以看出,人們對良好的家庭業(yè)余活動也是有期待和正確認知的,讓想與做結合起來,不讓美好家庭只停留在愿景里,也是一個立意角度。立意時結合對比論證會更加深刻有力。
立意提示
①家風建設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維持;②良好的家庭文娛活動是家風建設的必要條件。
參考素材
(1)理論素材
① 帶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園,去看電影,這都是夸獎孩子最適當?shù)姆绞?。——張石?/p>
② 多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你看到的將是一個純真無瑕的世界!——阮庚梅
(2)事實素材
李嘉誠至今還記得父親對他的教誨。一天,父親領他來到書房,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誠兒,這是咱家里幾代人的書庫,你伯父、我和你叔叔都是從這里走出去的。我希望你能認真理解父親帶你來這里的意義,我也知道你能體會為父的深意?!睆拇艘院?,讀書成為了李嘉誠的主要任務。更令李嘉誠難忘的是,父親陪他燈下一起夜讀,隨時答疑,給他以精神的鼓舞和人格上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