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為學生們傳遞知識、解疑答難,而對于科學性很強、體系復雜、邏輯和思維能力要求高的數學科目來說,教師僅扮演主導者和傳遞者的角色是遠遠不夠的。本文作者從三個方面對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不同角色進行了初步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引領者;思路;啟發(fā)者;探究;指導者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是文學家韓愈總結出的關于老師的角色和作用的定位,現如今的課堂中,教師課堂主導者和傳遞知識者的角色也深入人心,但是科學嚴謹、系統(tǒng)嚴密的數學課程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想象力以及動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中還應發(fā)展更多角色、發(fā)揮更多作用。我認為,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角色可以從下面三點出發(fā)進行考慮。
一、 數學天地的引領者
有些小學生課堂效率不佳,數學學習成績也遲遲不見提升,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數學有距離感,感知不到數學的魅力,對它沒有興趣,甚至對數學到底是什么也一知半解,就好像進入不了數學知識的大門,一直在門外猶豫徘徊。宋代哲學家張載認為:“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可見學習是基于興趣而開展的,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該發(fā)揮引領者的作用,帶領學生們走進數學的天地,讓他們感知數學,引導他們感受數學的趣味。而在課堂教學中帶領學生們感知數學、發(fā)展興趣無外乎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研究內容、它在我們身邊的應用以及它的有趣之處。
首先,我會通過實物展示來告訴學生們什么是數學,比如:展示粉筆盒里的粉筆讓大家數數一共有多少支;展示立方體和三角板,讓同學們觀察模型的結構;展示托盤天平,在天平兩端放置不同重量的砝碼,讓大家觀察天平平衡程度的變化等,通過這些展示告訴大家數學就是這樣一門涵蓋數量、結構、空間、變化等多方面內容的科學,讓大家憑借直觀感受認識數學。
其次,我還經常在課堂上帶領大家總結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班級里有多少人,從學?;氐郊倚枰嚅L時間,購物時怎么計算找零,考試成績是怎么得出的等等,學生們可以踴躍發(fā)言,補充總結。通過總結生活領域中數學的運用,讓同學們發(fā)自內心地認識到數學就在我們周圍,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處理問題的好幫手。
再次,我會通過一些數學的簡便計算法則來帶領學生們感受數學的趣味性,比如任何整數與11相乘都可以利用“兩邊拉開,中間相加”的法則,以25×11為例,把25兩邊拉開,所得成績的第一位數是2,最后一位數是5,再把25中間相加,即2+5=7,因此乘積中間位數是7,這樣很快就得出了25×11的結果是275。通過展示數學知識、總結數學的應用以及尋找數學中的趣味,可以帶領學生步入數學的天地,更好地感知數學知識,這也是教師在課堂中引領者角色的體現。
二、 創(chuàng)新思路的啟發(fā)者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边@句話闡明了教學過程中啟發(fā)的重要性。然而實際生活中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容易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對學生思維的啟發(fā),這樣十分不利于數學的教學。雖然在課堂中,教師是主導者,但是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才是主導者,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啟發(fā)比灌輸知識更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數學課堂,教師要善于扮演啟發(fā)者的角色。比如“辨認方向”這一課,帶領學生們學習了在圖上辨認方向通常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則之后,要進行的是“在生活中辨認方向”的內容,我先向學生們提出“如何在生活中辨認方向?”的問題,然后馬上就有同學提出根據太陽的位置、利用指南針和路標等方式來辨認,我繼續(xù)發(fā)問:“日常生活中指南針已經不常用了,而大家提出的太陽的位置、路標等方法有時候只能為我們找到一兩個方向,那么其他方向怎么辨別呢?”同學們都陷入了沉思,一時沒有頭緒,于是我啟發(fā)他們:“可不可以把圖上辨認方向的方法運用在生活中呢?”經過啟發(fā)和思考,很快就有許多同學想到了新的思路:把自己置于方向中,以前后代表上下,比如知道了東方在哪里,就把自己右側朝向它然后站好,那么自己的前方、后方和左側就對應著南方、北方和西方。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啟發(fā)同學們更多思路方法、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發(fā)散性來完成啟發(fā)者的角色。
三、 自主探究的指導者
學生們自主探究知識是課堂教學中一種效果很好的新方式,目前已經在數學課堂得到廣泛應用?;谛W生自控能力低、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思維能力還有待完善等現狀,教師在學生們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要發(fā)揮好指導者的作用。
比如課堂上同學們自主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時,設計了小實驗:測量硬幣、杯蓋、水桶和鐘表等物體的周長和直徑,然后計算二者之間的關系。在同學們結成小組開始自主探究后,我開始觀察每個小組的進度和狀態(tài),準備及時給他們指導和反饋。我發(fā)現有的小組在測量直徑時出現了錯誤,他們找到的直徑并沒有通過圓心,所以不是真正的直徑,這樣測量得出的數據是不準確的,會直接影響周長和直徑關系的判斷,于是我馬上打斷了他們的實驗進度,及時糾正了他們的錯誤,告訴他們要注意及時復習學過的知識。在學生自主探究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指導者角色十分關鍵,可以及時規(guī)避探究過程的錯誤,促進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
總之,數學天地的引領者、創(chuàng)新思路的啟發(fā)者和探究實驗的指導者只是除主導者和知識傳遞者外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三種角色,教師們還應該善于在課堂教學中觀察和總結,明確學生們更多方面的需求,根據需求扮演好課堂中的各種角色,爭取更加全面地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成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師的角色轉換[J].學周刊,2015,(21).
[2]張延芳,簡占東.運用新課程理念轉換教師角色[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07).
作者簡介:
滕國揚,江蘇省鹽城市,江蘇省鹽城市神州路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