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祺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一、利用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學習過程中,總有一些學科是學生感興趣的,那么學生對這些學科的投入程度就比其他學科要高,而且積極、主動地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利用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在心情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講“向心力”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假日里去游樂場游玩時,為了尋求刺激,你要坐瘋狂大轉盤,當你坐在座位上,轉盤轉動起來后,你有沒有要被甩出去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呢?當你和別人玩賽車時,如果你的賽車速度比較快時,遭遇到彎道要轉彎時就會讓你的賽車脫離軌道,被向外甩出去,這又是為什么呢?利用學生經常玩的游戲,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這時學生自主地探究、學習新內容,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以便找到其中的原因,使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完成.
利用學生經常參與的游戲活動進行課堂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為了尋得答案,學生自主思考、分析、探究.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學習特點與物理學科的特點相結合,創(chuàng)設合理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如身處其境一般,激活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集中精力去理解知識,從而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新知識.
例如,在講“牛頓第二定律”時,牛頓第二定律是聯(lián)系力學和運動學的橋梁,其中有關加速度的決定因素就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在分析和加速度有關的問題時,學生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周邊生活入手,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加速度的問題.大家經??措娨暪?jié)目,會發(fā)現(xiàn)體操運動員和跳水運動員的個頭都比較矮小,可是全身卻充滿很大的力量,你是否想過為什么不去挑選身材比較高大的呢,那樣會不會比賽成績更好呢?當我們看高空跳傘時,開始運動員都是自由下落的,可是當下落一定距離后,總會打開降落傘,這是為什么呢?這些生活中的情境,都是學生身邊經常見到的,當讓學生尋找其中原因時,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分析,尋找原因.這時教師進行知識的講解,有利于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決定因素,從而順利地突破教學重點.
創(chuàng)設合理的生活情境,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結合教師的講解,就會使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
三、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新課標的實施,讓廣大教師意識到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開展合作學習,給學生學習、討論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從而產生更深層次的認知.
例如,在講“光的衍射”時,為了讓學生有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在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之前,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當一束光經過一個很窄的狹縫時,你能猜想出會出現(xiàn)怎樣的現(xiàn)象嗎?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合作、共同探究,每個小組成員都開動自己的腦筋,積極加入到課堂討論、探究中,課堂上呈現(xiàn)出一片討論聲、爭執(zhí)聲、贊同聲,最終在小組內達成一致意見.當老師組織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時,各組代表紛紛發(fā)表本組研究的結論.在老師的組織下,學生進行最終的討論、糾正、總結,最后達成一致意見,把光衍射現(xiàn)象的結論總結出來,在合作學習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合作的平臺,使學生都能開動腦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當自己的意見被組內采納時,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優(yōu)化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主動地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