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艷君
214000無錫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糖尿病的作用分析
毛艷君
214000無錫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目的:探討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糖尿病的作用。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38例為觀察組,選擇體檢人員38例為對照組,均進行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及血糖水平檢測,比較檢測結(jié)果。結(jié)果:在觀察組,血清C肽明顯低于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糖尿病的作用顯著。
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
近年來,糖尿病的臨床發(fā)病率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呈現(xiàn)逐年遞增的趨勢,成為對人體健康存在嚴重威脅的疾病之一,并且逐漸受臨床醫(yī)務人員的重視[1]。糖尿病可以使得人體的血糖水平異常,同時可以誘發(fā)慢性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以及身體健康存在嚴重不良影響,且若未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可提升疾病治療的難度。對患者的口服葡萄糖耐量以及空腹血糖進行檢測屬于臨床對糖尿病進行檢測的主要方式,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2]。但是血糖濃度的暫時波動可對檢測的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使得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受影響[3]。本文主要分析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旨在為今后臨床診斷提供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糖尿病患者38例作為觀察組,同期體檢人員38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16例,女22例;年齡40~60歲,平均(53.39±2.12)歲。觀察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42~62歲,平均(53.76±2.09)歲;病程2~14年,平均(7.35±0.96)年。以上兩組觀察對象的性別、年齡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方法:抽取所有觀察對象的晨間空腹靜脈血,使用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以及相關(guān)試劑對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測;用全自動生化儀和相關(guān)配套試劑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進行檢測;研究中的血清C肽水平使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進行檢測。若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患者的空腹血糖>6.1 mmol/L,應當為其開展葡萄糖耐量試驗。
觀察指標:對上述糖尿病患者、健康體檢人員的血清C肽、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進行觀察與統(tǒng)計。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檢查結(jié)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血清C肽明顯低于對照組,其糖化血紅蛋白明顯較對照組高,兩組觀察對象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糖尿病在臨床中屬于發(fā)生率較高的終身代謝性疾病,該疾病具有較為復雜的發(fā)病機制。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4],該疾病的發(fā)生同患者的生存環(huán)境、飲食習慣和遺傳等因素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糖尿病可誘發(fā)腎臟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存在極大的威脅[5]。提升該疾病臨床治療效果的關(guān)鍵在于盡早診斷與及時、有效的治療。
空腹血糖監(jiān)測是以往臨床當中對糖尿病進行診斷最為主要的方式,但是單純診斷患者的空腹血糖可使得少數(shù)空腹血糖<7.0 mmol/L的患者或者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的患者漏診,不利于臨床針對病癥為患者開展治療[6]。
糖化血紅蛋白主要是由紅細胞與葡萄糖結(jié)合形成于血液當中的一種糖基化,其可以對機體2~3個月的血糖水平進行準確的反映,在糖尿病的診斷當中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糖化血紅蛋白的重復性良好,且生物變異性小,在反映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方面具有較高的價值[7]。
在臨床中,極為常見的一種胰島素β細胞分泌物即為血清C肽,其可以將胰島素β細胞功能充分反映出來。外源性胰島素不會對血清C肽產(chǎn)生影響,為此該項指標的檢測對于正在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更為適用[8]。若患者的胰島素β細胞功能受損,其機體葡萄糖代謝的平衡性受影響,使得血糖水平提升。因此檢測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可以準確、有效地反映胰島素β細胞分泌功能,應用于疾病的診斷當中具有相對較高的價值。
本研究中,觀察組的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將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用于糖尿病的診斷中,可以對糖尿病進行篩查,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
表1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s)
組別 血清C肽(μg/L) 糖化血紅蛋白(%)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觀察組 0.84±0.09 8.93±2.24 8.42±1.37 11.95±0.86對照組 4.37±1.06 5.01±1.73 4.19±1.06 5.01±0.24
[1]薛福平,劉春江,劉詠菊,等.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12):1472-1473.
[2]王萍,李萍,余明杰,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羥維生素D3變化的相關(guān)因素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7,19(3):257-259.
[3]周京晶,高薇煒,張文華.甲功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狀腺抗體與糖化血紅蛋白的相關(guān)性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6,22(12):2038-2040.
[4]馬燕,馮凱,李偉,等.起始應用胰島素治療對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影響的回顧性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6,15(5):356-360.
[5]翁雪燕,陳綿雄,熊青,等.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對不同臨床分期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病情進程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7,17(14):2711-2713.
[6]陳明云,李婷婷,張蓉,等.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特征及其與血清C肽水平的關(guān)系[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5,95(44):3575-3578.
[7]孫紅杰,許可可,雷厲秀,等.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及脂聯(lián)素水平對妊娠期糖尿病產(chǎn)后隨訪的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11):1114-1115.
[8]陳頻,徐向進,黃勤,等.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和臍帶間充質(zhì)干細胞聯(lián)合治療對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謝和胰島分泌功能的作用[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7(12):735-740.
Effect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C peptid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ao Yanju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Wuxi City 214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C peptid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Methods:38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38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staff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serum C peptide,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W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est.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erum C peptid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C peptid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was significant.
Serum C peptide;Glycosylated hemoglobin;Diabete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