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qū)審計局,重慶 402660)
大數據審計證據的基本特征分析
袁平
(重慶市潼南區(qū)審計局,重慶 402660)
現在社會不斷的向前發(fā)展,各行各業(yè)也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計算機網絡技術自然也在這時飛速的進行發(fā)展,這也就推動了我國逐漸朝信息化社會邁進。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大數據也就應運而生,并且在自己的領域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而大數據審計證據相對于傳統(tǒng)數據審計證據和電子數據審計更加適應現在的社會形式。大數據審計證據具有許多較明顯的優(yōu)勢,更加審計人員有利于進行自己的本職工作。本文就是對大數據審計證據的概念,以及大數據審計證據的基本特征進行具體分析。
大數據;審計證據;特征分析
所謂的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yōu)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其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guī)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數據的集合。根據目前的技術來看,大數據與云計算關系密不可分,就像是一枚硬幣,只要有正面就避免不了的有反面存在。它在進行數據處理時,主要就是依靠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數據庫、云存儲以及虛擬化技術。審計證據是指審計人員為了得出審計結論,形成審計意見而使用的所用信息,包括編制財務報表依據的會計信息和其他信息。在2015年8月31日,由國務院發(fā)布了《促進大數據發(fā)展行動綱要》,這個綱要的發(fā)布對于大數據審計證據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綱要頒布的主要意義在于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推動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培育新興業(yè)態(tài),助力經濟轉型;強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健康發(fā)展。這就使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同時也標志著其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大數據審計證據在審計理論界和實踐界都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在對大數據審計證據基本特征也必須要進行重視。
“審計證據”這個名詞在很久以前就出現,指的是審計機關與審計人員所獲取的用來證明一些審計事實的真相,所形成的審計結論的證明材料。但是對于“大數據”這個名詞則是在近些年才出現,指的是無法在可承受的范圍內用常規(guī)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數據的結合。將兩者進行結合是在近些才提出的一個新近名詞,接下來就是對大數據審計證據的感念進行具體的分析。
1.審計證據的概念
對于審計證據的定義為了一系列相關的人員得出審計結論,形成審計意見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審計證據其中包括四種特性,首先是審計證據的充分性,指的是審計證據的數量足以使得審計人員形成審計意見。在對審計證據進行評價與判斷其是否充分時,應該對審計風險、審計項目的重要程度、審計人員的審計經驗、審計證據的類型和獲取途徑等等一些問題要進行認真的考慮。然后是審計證據的適當性,指的是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審計證據應該與審計目標有一定的關聯,保證其能如實的對客觀事實進行反應。審計證據的適當性與審計證據的充分性是相互補充并相互證明,當審計證據的質量在不斷提高的時候,審計證據的數量就相應的減少;當審計證據的質量不斷的較少時,審計證據的數量就相應的增加。審計的質量與審計的結論都要依靠審計證據來保證,在獲取審計證據的過程中,需要審計人員通過以詢問、觀看、檢測、分析等等的方式來獲得,然后審計人員通過對所得到材料進行各種核實。審計證據按照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實物證據、書面證據、口頭證據、視聽證據、鑒定和勘驗證據、環(huán)境證據;按照其來源不同可以分為親歷證據、內部證據、外部證據。
2.電子數據審計證據的概念
隨著現在社會不斷的向前發(fā)展,各種科技也在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審計證據也有各種新的類型在不斷出現,其中包括電子證據、數字證據、計算機證據等等,并在現在這種大形勢下,電子數據審計證據在不斷的得到廣泛的應用。
電子審計證據是一種種類較為繁多、范圍較為廣泛的審計證據,其中主要包括模擬電子證據與數字化證據。再加上現在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各種科技也在不斷的向前邁進,信息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也推動著電子審計證據的不斷出現新的形式。以目前的形式來看,電子審計證據主要有四種較為常見的形式:首先是根據現在的通信技術所產生的電子審計證據,例如根據一些通話記錄、電傳資料、一些通訊軟件的聊天記錄等方式來獲取審計證據。然后是根據電子計算機技術所產生的電子審計證據,例如一些電子表格、一些相應的軟件等等。其次是根據網絡技術所產生的電子審計證據,例如電子報關單、網簽合同、電子公文等等。最后是根據現在的影音技術所產生的電子審計證據,例如會議視頻錄像、以及其他錄像等等。
數字審計證據指的是以二進制形式傳輸或是存儲的信息,并且這種證據是被法庭所接受的。嚴格的來說數字審計證據是電子審計證據中的一種形式,數字審計是一種數字化的證據,這樣的審計證據更加符合現在不斷向前發(fā)展的社會,但是在數字審計證據中并不包括模擬技術生成和傳輸的電子審計證據?,F在的社會不斷的向前發(fā)展,電子數據審計證據也在不斷的向前進步,而數字審計證據則是在這種大形勢下所生成的一種審計證據,在之后的發(fā)展中,這種審計證據也必然會成為社會的主流。
計算機審計證據指的是計算機系統(tǒng)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對審計能夠產生一定幫助的,并且能夠證明一些事實的記錄。在計算機審計證據中具有多樣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具有特殊物質的載體,還同時具備數字審計的一些特點。對于目前的計算機審計來說,一些技術尚不夠成熟,例如量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以及等等一些較為新型的計算機。當前的計算機審計證據主要分為單機審計證據和網絡審計證據兩種,這兩種審計證據的形式主要依據計算機系統(tǒng)來進行劃分。
3.大數據審計證據的概念
最早大數據概念的提出是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庫克耶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所提到的名詞。大數據指的是無法在可承受的范圍內用常規(guī)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數據的集合。大數據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對大量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yè)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的營銷、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長尾企業(yè)可以利用大數據做到服務轉型。在面臨互聯網壓力下,對于一些必須要進行轉型的企業(yè)的來說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大數據的價值。而大數據審計證據則是審計證據中的一種類型,而且對于它的界定也十分嚴格,必須是數字化的電子數據審計證據。在進行大數據審計證據的過程中必須是大數據技術進行處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審計事實的作用。
1.大數據審計證據的特點
大數據審計證據是現在科技不斷向前發(fā)展所產生的成果,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大數據審計也具有自己本身的一些特點,充分性與適當性。首先是對充分性來說,充分性是指在審計人員做出一些決定時,大數據審計證據有足夠的數量來對其進行說明,并且這對于審計人員來說,是形成審計意見最低的標準。大數據其本身的一些特點,使審計證據具有一定的充分性。當審計人員所掌握的信息量足夠大,并能夠滿足對審計風險控制,這些審計證據還能夠幫助審計人員發(fā)現一些錯誤,對事實真相能夠進行判斷,并能夠準確的對審計風險和審計結論進行預測時,這樣才能夠稱大數據審計證據為“充分”。然后是對適當性來說,適當性主要是包括相關性和可靠性。所謂的相關性當然指的是大數據審計證據要與審計目標有一定的關聯,這樣審計人員才能得到最想要的一些信息。那對于可靠性來說,顧名思義則是指審計人員在進行數據審計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實事求是,客觀的對事件進行反映。審計人員在獲得審計證據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審計證據的真實性,只有在審計人員確定所得到的審計證據所反映出的客觀事實與他們所期望的審計事實相符合時,才能夠認為大數據具備應有的適當性。
2.大數據審計證據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大數據審計證據具有許多電子數據證據的基本特征,考察的角度不同,所展示出的特征也不同。例如在形式方面具有多樣性、虛擬性、易破壞性以及載體的特殊性。那所謂載體的特殊性指的是一些特殊的載體和介質需要在電子審計證據產生、傳輸、存儲的過程中應用到。虛擬性自然指的是在現在的大數據審計證據中有許多的審計資料多以虛擬的形式存在。在大數據審計證據的基本特征中,多樣性與益破壞性受到的重視程度較高,多樣性與易破壞性的表現也較為突出。首先就對電子審計證據的多樣性進行闡述,其多樣性首先要從電子審計證據的來源來看,電子審計證據大多來源都是現在各種現代技術,其中包括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影視技術等等。而大數據審計證據更是對多樣性進行充分的表達,首先大數據本身就具有較多的數據格式,其中的各種傳輸方式、文本視頻等等類型,所以大數據審計證據本身也就變得更加的多種多樣。再加上現在的審計人員在對于大數據審計證據的數據來源也是多種多樣,就更會使其多樣性的特征表現的愈發(fā)明顯。然后是大數據審計證據的易破壞性進行闡述,大數據審計證據具有一定的虛擬性,主要是以數據信號的形式存在,但是數字信號的本身就是非連續(xù)的,所以如果有人對審計人員所掌握的大數據審計證據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對數字信號進行截收、竊聽、剪接以及其他等等手段,就會使審計證據遭到破壞,由于大數據審計證據本身的一些特性,在其遭受到一定破壞之后,就很難進行恢復,甚至是無法進行恢復。
3.大數據審計證據鮮明的特征
現在的社會發(fā)展的如此之快,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在不斷的向前發(fā)展,雖然有一些技術還不是特別成熟,但是計算機的發(fā)展同樣促進了審計證據的向前邁進。大數據審計證據就是在科技不斷發(fā)展下所產生的,雖然大數據審計證據所出現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在進行運作的過程中就已經將本身的特征明顯的表示了出來。例如大數據審計證據的海量性、復雜性以及預測性都是其鮮明的特征。
總而言之,雖然大數據審計證據所出現的時間不長,但是其憑借自身的一些特點,將在工作時的一些益處都展露了出來。例如,它的充分性、適當性、多樣性、海量性、復雜性等等。在接下來的發(fā)展中,也要對大數據審計證據引起一定的重視找出其優(yōu)點,做到精益求精,改善其本身的缺點,完善其本身的特性。
[1] 韋昕雨.試論大數據環(huán)境下審計風險的防范應對策略[J]. 財會學習,2017,(04):136.
[2] 肖夢媛.大數據時代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影響[J]. 財會學習,2016,(16):17-18.
[3] 黃江海.試析大數據審計證據的基本特征[J]. 審計月刊,2016,(08):6-8.
[4] 侯文杰.大數據時代下CPA審計的機遇與挑戰(zhàn)[J]. 中國集體經濟,2016,(0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