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萬成
【關鍵詞】 校園文化;品牌;素質教育;內涵;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21—0042—02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一所學校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積淀和歷史底蘊,是學校發(fā)展的靈魂,是學校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蘭州市城關區(qū)和政路小學遵循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學校實際,以“和達致遠,樂美人生”為和小精神,以“和樂教育、和樂校園、和樂人生”為核心理念,積淀校園文化,構建和樂校園,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學校。
一、以“和樂”為動力,打造品牌校園文化
1. 積淀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學校的靈魂。它是以學校文化活動為主體,以良好的校風和校園精神為標志,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chuàng)建,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的人文氛圍。在進入“十三五”教育發(fā)展時期,學校形成了以“和諧教育”為核心的學校文化,將多元特色加以融突整合,以和樂文化理念為引領,堅持走內涵品質、科學發(fā)展之路,為實現學校和諧、全面發(fā)展打開通道。
2. 打造品牌師生“。發(fā)展師生,成就師生,在追求卓越中享受成長的幸福與快樂?!边@是和樂教育的理想目標。在全面構建和樂教育的過程中,在學校和樂文化的熏陶下,力求學校師生與自然社會的聯系是渾然天成和諧和美的;師生與社會各界和家長的相互回應是和諧和美的;學校領導與全體教職員工的關系是和諧和美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是充滿情趣、和諧和美的。
3. 構建和樂校園。和樂校園是一種和衷共濟、內和外順、協調發(fā)展、團結協作、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是以校園為紐帶的各種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協調、整體優(yōu)化的育人氛圍。和樂校園建設的宗旨,是為兒童的生命成長提供最適宜的土壤。和樂校園建設的核心是調整校園內外的各種關系和活動,使之成為師生身心健康協調發(fā)展的教育生態(tài)系統。和樂校園要求學校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安全穩(wěn)定,有和美的環(huán)境、和暢的關系,即教育物質環(huán)境間和諧發(fā)展;教育主體要素間和諧發(fā)展;教育學科課程間和諧發(fā)展;學生德智體美間和諧發(fā)展。
4.推進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是以社會文化和物質(環(huán)境)文化為基礎,以校園為空間,以師生為主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以制度文化為保證,以校園行為文化為成果和外在表現的一種群體性文化。它具有文化認知、價值導向、生活娛樂、精神激勵、能力培養(yǎng)、力量整合等功能,以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體育節(jié)、各種比賽、大型活動等為平臺,顯現學校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校園文化及其特色成果,是學校全面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
二、融合“和樂”理念,深化特色校園精神內涵
1. 立“和達致遠、樂美人生”的校訓。作為學校精神,“和達致遠”至少包含以下三層意義:自由快樂、關系和諧的樂觀精神;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務實精神;追求理想、不斷探索的超越精神。中國傳統文化主張以“和諧”為終極目標,哲人先賢的關于人的發(fā)展的全面、和諧的思想成為我們文化建構的哲學基礎?!昂投煌?、各得其樂”,師生的發(fā)展應該是各得其所、各有所樂的發(fā)展??鞓返貙W習,幸福地工作,差異發(fā)展,和諧發(fā)展。課堂讓老師也成長也陶醉,奉獻讓老師也愉悅也幸福。讓美的老師、樂的老師教出美的學生、樂的學生。生生的交往,師生的交流,充滿快樂、愜意和舒服!以達所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2. 建“和融協進 、樂探求真”的校風。就學校教育系統而言,和諧表現為一種學校教育生態(tài)的平衡、協調有序的發(fā)展狀態(tài)。良好的協作氛圍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可以點燃教師的工作熱情。校園內應倡導一種輿論導向正確、學術氛圍濃厚、人際關系融洽、團隊合作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營造出一種和諧平等、公平競爭,充滿學術氣息的氛圍,使教師以開放的心態(tài)互敬、互學、互助、互動,激發(fā)每名教師的內驅力,樂于探索,勤于鉆研,勇于創(chuàng)新,求真務實,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努力。
3. 建“和意潤生、樂育善教”的教風。教育無痕,潤物無聲。教師的溫和教導、循循善誘會如春雨一樣滋潤學生的心田,師生之間會產生心與心相契、情與情交融的良好效果。愛是教育的根基,愛生才能育人。教師遵循教育規(guī)律,在教育教學中要相機點撥、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授之以漁,去喚醒學生,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激勵學生、提升學生?!吧平獭辈粏沃競魇谥R有方,真正的良師總是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中精心培育德才兼?zhèn)涞囊媸乐拧?“和意潤生 樂育善教” 既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又突顯出現代的人文關懷和人本精神,充分體現出教職工敢于獻身教育事業(yè)的風范和愛校、愛崗、愛生的情懷。
4. 建“和正親師、樂學雅行”的學風。對青少年進行尊師重道教育,這是人類生存、發(fā)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需要。讓學生自覺做到尊敬老師,通過尊師更好地學習知識,學會做人,是我校學風建樹的根本所在。教師樂學善教、樂中啟智;學生樂學善思、樂中求知。雅行教育教師是關鍵。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雅行教育學生是重點,學校按不同年齡段的要求,將文明習慣進行提煉分解,規(guī)范學生行為習慣,開展雅行訓練,要求學生做到四雅:雅容、雅言、雅行、雅趣,將文明禮儀內化為學生的行為追求。家長是雅行的延生對象。我們要求通過學生的雅行來影響家長的雅行,從而讓雅行之風在社會開花結果。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輻射一個社區(qū)
三、以“和樂”為基點,構建文化育人大環(huán)境
1. 打造鮮明的教師文化。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部分,積極而富有鮮明的教師文化的打造,將為學校整體的文化建設打下烙印。學校要積極倡導和諧互助、和睦共進的團隊精神、構建富有凝聚力的教師合作團隊,打造一支有才氣、有銳氣、有靈氣,有洞察力,有思考力,有創(chuàng)造力的品位教師隊伍。組建教師專業(yè)社團與怡情社團,為專業(yè)發(fā)展奠基。完善教師評價制度,促進教師自我發(fā)展。教師樂育善教、誨人不倦、聚力和諧、智慧卓越。熱愛并尊重自身的職業(yè),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修為,樂研教學之道。在教學中教而有法,教而得法,智慧從生。在和諧教育之下,理順師生關系,勤和同事關系,凝心聚力,把學生發(fā)展、學校發(fā)展視為己任,成就學生,成就自我,成就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