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摘 要:現(xiàn)如今,許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家長送進了學校,因為家長們認為在現(xiàn)代系統(tǒng)教育下,孩子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今后的人生發(fā)展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首先闡述了學習意識和行為的具體概念,進而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培養(yǎng)學生,尤其是初中生良好的學習意識和行為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學生;學習意識;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36
一、前言
人們常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币?guī)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培養(yǎng)學生的任務意識、合作意識是他們成長為社會人必須面臨的眾多規(guī)則適應中最初的適應。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都要學習,可塑性強,自控能力較差,既是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yǎng)成不良行為習慣。
二、良好的學習意識與行為概述
所謂的學習意識,通常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學習情景下自動地去進行某些活動的特殊傾向,也就是說學生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齡段,隨著他的心智開始慢慢發(fā)育,就會自覺地進行對周圍事物的學習,這是學生完全自覺性的意識。其實良好的學習行為和良好的生活行為是如出一轍的,比如家長為了讓孩子講衛(wèi)生,就要求孩子起床后首先要洗手、洗臉,然后才能吃飯。而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也是一樣的,教師提醒孩子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注意聽講;課后作業(yè)要盡量自己來完成,以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能力。這些都是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與行為的方法
(一)循序漸進,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
初中生心智才剛剛開始發(fā)育,一切處于懵懂未知的狀態(tài)。這時教師就要利用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合理適當?shù)囊?,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與行為。當然,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說,教師要求學生上課時要保持安靜,認真聽講;對待別人要有禮貌,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教導學生從小要講究衛(wèi)生,不能隨地吐痰,老師都不喜歡不講衛(wèi)生的孩子等等。教師通過給學生制定這些明確的要求,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與行為。
(二)善于傾聽交流,找到學生的“興趣點”
在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是那么的頑皮,那么的不懂事,總是愛哭愛鬧。但是我們無論怎樣頑皮,老師都能容忍,因為那時的我們還小,那時的我們還很幼稚,是天真無邪的,自身的行為和意識尚未形成。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我們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多和他們交談,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了解學生的興趣。通過與學生交談,盡可能多地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點”,對于培養(yǎng)每個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與行為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通過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生成活動,而且從中給予他們極大的鼓勵。并為此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順應學生的發(fā)展,滿足他們的需要,讓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我表現(xiàn),自我滿足,同時有利于他們自我的發(fā)展,使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較好的發(fā)揮。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自我生成。
(三)教師要以身作則,給學生做好表率和榜樣
正所謂:“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笔紫龋苋讼仁?,這是作為一名教師一貫的信條。作為一名教師,你要求學生必須這樣那樣做,那么前提是你自己必須做到。比如說一些課外活動,學校有規(guī)定,無特殊原因,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那么作為教師,就必須要身先士卒,要提前到位,給學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讓每個人都應該把班級看作是自己的“家”,都時刻為了能給班級帶來更多的榮譽而努力進取,班級的榮譽就是每個人的榮譽,班級的恥辱也是每個人的恥辱,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當作是班級的主人,同樣也應承擔作為主人應盡的義務。團結同學,尊敬師長,每個人都應以這樣飽滿的精神,時刻為班級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在生活上,教師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只有當學生看到你為他們做出這樣的表率作用時,當你與他們進行溝通或是需要解決問題時,他們才會積極的配合你,他們才會與你在教育方法上保持一致。
(四)通過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意識與行為
由于初中學生的各方面都屬于發(fā)育期,其天真爛漫的性格又是那么充滿童真,游戲自然就成了他們極其喜愛的活動。一方面,教師通過與學生一起玩游戲,可以更加有效的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知道學生對什么感興趣,對什么不感興趣,這樣就能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確保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良好學習意識與行為的培養(yǎng)和建立也起到了有利的影響。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能學會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能夠快速的形成一些良好的個人品質(zhì)。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糾正,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與行為。由此可見,作為一名教師,當發(fā)現(xiàn)孩子們某些不好的行為意識時,一定要通過耐心的講解讓他們明白其中的道理,逐步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行為意識。
(五)多與家長溝通,共同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意識與行為的形成
學生除了在學校進行學習外,其余的時間都是在家里,那么家長對于學生良好學習意識與行為的培養(yǎng)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雖然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但由于很多家長并不懂得合理適當?shù)慕逃椒?,所以會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而此時,作為學生教師的我們,就必須要經(jīng)常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多給家長提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建議。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家長那里了解學生的相關生活情況,這也有助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特點來進行教育。相信在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意識與行為。
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與行為能夠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對學生將來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幫助,對學生長大后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形成起著重要性的作用。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應該采用正確合理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身良好的學習意識與行為。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一個人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形成的,它需要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復訓練,逐步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必須貫徹落實在學生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 鄒泓,李彩娜.中學生的學業(yè)行為及其與人格、師生關系的相關[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1):52-59.
[2] 李小平,郭江瀾.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3(4):265-2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