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高中物理內容比較抽象,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等有很高要求的特點,提出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必須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應用能力的提升,并就此闡述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四種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9B-0141-02
高效課堂,就是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交流,共同進步的課堂。對于高中物理來說,其內容比較抽象,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必須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才能全面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應用能力的提升。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生活、社會、自然、教材中獲取物理知識,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對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學生學不好高中物理課的主要原因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相比較,其邏輯思維性更強、知識點更多、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很多高中生因此會覺得物理學起來非常困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物理時效率很低,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成績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1)學生對物理學習缺乏良好的興趣。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比較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后,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將其看作是很難的一件事,從而降低了學習興趣。(2)高中物理內容比較抽象。高中物理知識,有很多內容比較抽象,如在速度概念描述上,涉及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還有加減速度,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抽象思維和動態(tài)思維能力,并具有相應的類比推理、演繹推理能力。(3)理想化與現(xiàn)實的困難。當前物理教材中的內容是理想化物理世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是以經典物理學知識為基礎,涉及的知識、方法是理想化狀態(tài),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在實際應用中也有所欠缺,與現(xiàn)實存在一定的對接困難。
二、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
(一)構建良好的探究環(huán)境
高中物理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考慮到方方面面,如果教師不對其進行良好的引導,學生就會感覺學習異常困難。鑒于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構建良好的探究環(huán)境,方便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教師在講解《超重與失重》時,教師可以按照下圖 1 所示的教學流程圖進行課堂講解。
在創(chuàng)設情境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利用簡單的小實驗,用一條紙帶拉著鉤碼進行向上運動,并讓學生思考“能不能用一只手把紙帶拉斷?為什么紙帶一開始能承受鉤碼的重力,而當我們用力向上拉的時候它卻斷了?而有的同學的紙帶卻沒有斷?”借助這個小實驗,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層層遞進地理解超重與失重的概念。教師在講完超重與失重的知識后,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現(xiàn)象進行思考、分析,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及所包含的物理本質,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二)靈活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合作等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在教學活動中,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樹立良好的小組合作意識,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在小組間有充分的自由度,促使學生更好地分享學習經驗,或者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探究,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重力勢能》時,為了讓學生學會如何定量計算重力勢能的大小,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學生對以下問題進行探究。
如下圖 2 所示,將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舉高到 A 點,然后自靜止釋放下落到桌面 B 點的過程中,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勢能是否發(fā)生變化?
在這些問題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得出 WG=mgh=mgh1-mgh2,在這一式子中,“mgh”正好是用來表示重力勢能,以此歸納出重力勢能的定義式:Ep=mgh,這樣就能加深學生對重力勢能計算公式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勢
高中物理知識有很多內容比較抽象,對于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而言,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困難。為了有效改變這種狀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地將物理知識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左、右手定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相應的幻燈片播放出來,利用幻燈片來詳細說明線圈上導線的纏繞方向,具體地講解“左、右手定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左、右手定則”。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物理課堂教學的實際作用效果。
(四)注重差異教學
對高中生而言,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其學習能力存在一定差異,加上學生看待物理的角度不同,在解決物理問題時必然會出現(xiàn)不一樣的情況。在實際中,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特別注重差異性教學,針對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全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例如教師在講解功率的相關知識時,可以根據(jù)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解決一些基礎性問題,讓基礎一般的學生解決一些提高性問題,讓基礎好的學生嘗試解決創(chuàng)新性問題,這樣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充分尊重其個性差異,鼓勵學生努力思考,利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解決物理問題,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
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教師要充分注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實驗等手段進行學習。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現(xiàn)代化、高效化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湘輝.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5)
[2]晏葉和.試論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J].福建質量管理,2016(4)
[3]張 勇.對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思考與實踐[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5(18)
[4]徐文立.對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
[5]張亞非.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淺析[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33(4)
[6]王文華.淺談新課程下如何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3(19)
【作者簡介】黃家英,女,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玉林市興業(yè)縣高級中學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