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zhèn)永寧中學曉笛文學社成立于1992年10月,取義“拂曉的笛聲”,為學生搭建起展示文學才華的舞臺。
二十五年來,曉笛文學社獲得了“中山市優(yōu)秀文學社”“小欖鎮(zhèn)優(yōu)秀文學社”等稱號,有近百篇學生作文在《少男少女》《作文周刊》《中山日報》等刊物上發(fā)表。
因為有永寧中學這片肥沃的土地,因為有為其辛勤耕耘的永中人,拂曉的笛聲才會越來越嘹亮!
寄語
“曉笛”文學社始終以繁榮校園文化、培養(yǎng)文學新苗子為宗旨。在這片文學樂園里,懷有文學夢的同學聚集在一起暢所欲言,共同閱讀精彩文章,交流寫作心得,以此提高鑒賞與寫作的水平。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讓我們“一路歌來一路種,一路種來一路收”吧!
——劉鵬(廣東中山市小欖鎮(zhèn)永寧中學校長)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文學氛圍。1992年10月,曉笛文學社在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zhèn)永寧中學師生們的熱切期待中誕生了。在歷屆校長們的熱心支持下,經(jīng)過語文科組老師們的高效工作和社員們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曉笛”今日的輝煌!
——張珍偉(廣東中山市小欖鎮(zhèn)永寧中學語文科組長)
曉笛文學社為學生進行文學交流搭建了平臺,旨在發(fā)現(xiàn)文學人才,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學生在這個大家庭里,保持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寫作勁頭,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文學作品,他們通過文學的形式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王元德(廣東中山市小欖鎮(zhèn)永寧中學語文老師)
天氣真是說變就變,剛剛還是晴空萬里,現(xiàn)在卻說翻臉就翻臉。不一會兒,便北風呼嘯、暴雨傾盆了,其間還夾雜著些許雪片,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恐懼感。
我好不容易才跑回家,渾身打著哆嗦,手掌重重地拍打著大門,只聽門“吱呀”一聲開了,媽媽出現(xiàn)在我眼前。我像“落湯雞”般站在外面,頭發(fā)因雨水的沉淀而變得十分沉重,衣服上也積聚著一些小水珠,一抬手,水便像瀑布一樣流了出來。
媽媽看到我狼狽的樣子,二話沒說,讓我趕緊休息一下。我換上新衣服,迷迷糊糊地坐在沙發(fā)上,全身打著冷戰(zhàn)。媽媽走過來,先是摸了摸我的額頭,然后去藥箱里拿了兩顆感冒藥,又給我倒了一杯白開水,見我喝下后,囑咐我好好睡一覺。
很快,我便在時鐘的滴答聲中進入夢鄉(xiāng)。待我逐漸清醒后,熱騰騰的飯菜出現(xiàn)在我眼前。怎么會這么快?我慢慢地抬起頭,卻發(fā)現(xiàn)媽媽的臉上、額頭上不時地有汗珠往下掉。
媽媽囑咐我快點吃飯,吃完飯再好好睡一覺。我拿起筷子,夾起一塊肉放到嘴里,不知道為什么,之前平常的飯菜在這一刻,竟變得如此好吃。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樣子,媽媽笑了笑,摸摸我的頭,坐在旁邊埋頭吃起來。那一刻,我的心里酸酸的;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的愛。
在這漫長的人生路途上,是誰陪伴你的時間最久?毫無疑問,是父母!不論你成功還是失敗,不管你身在何方,父母永遠都是最牽掛你的人!
人生是一條路,我們永遠無法丈量它的長度有多長,寬度有多寬;但是,沒有哪一條路會是永遠順暢的。但即便跌倒了,我也依然會以驕傲的姿態(tài)繼續(xù)前行。
正午,猛烈的陽光炙烤著大地,所有動植物都低下了頭,接受著陽光的洗禮。天空很藍,好似一片清澈見底的湖面;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飄蕩,像軟軟的棉花糖般惹人喜愛;清風從林間劃過,枝葉嘩嘩作響……此番情景,真令人心神蕩漾。
此時,我正懸在半山腰上,雙手牢牢地抓住巖壁,汗水從額頭不斷地落下來,滴入我的眼睛里,讓我酸得發(fā)癢。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的眼睛越來越酸,卻不敢抬手去揉,生怕因一時間的失手,會讓我掉下山去,摔的粉身碎骨。
越往上走,路越窄。抬頭遠眺,山頂似乎遙不可及;低頭一看,自己的雙手已被路旁凌亂的樹枝刮得遍布傷痕;再加上我的體力幾乎已經(jīng)耗盡,僅剩一點殘存的意志力在不斷地提醒著我,不能放棄,不能放棄。
風又吹來了,吹過我耳畔時,仿佛帶來了些許嘲諷的聲音,令此時的我猶豫不決,是忍痛繼續(xù)前進,還是半途而廢?我不由得手足無措起來。
一步,兩步……我在心里不斷地默念著,同時進行深呼吸,就這樣,我手腳并用地往上爬。終于,我站在了山頂,抬眼望去,山上的景物更顯美麗。
我情不自禁地大聲喊了一句:“嘿!我終于爬上來啦!”空曠的山頂上空瞬間回蕩著我的聲音。
以驕傲的姿態(tài)繼續(xù)前行,不放棄,不認輸,拼盡全力也要對得起自己。
只有這樣,當你站在終點時,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的這一切,其實并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