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峰,鄭正茂
(上饒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西 上饒 334000)
--臨床研究--
乙肝血清標志物聯(lián)合HBV DNA檢測在HBV感染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韓峰,鄭正茂
(上饒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西 上饒 334000)
目的探討乙肝血清標志物聯(lián)合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檢測在HBV感染診斷中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乙肝患者142例,均采集空腹靜脈血進行檢測,根據(jù)HBV水平分為A、B、C組,觀察并記錄HBV DNA和HBV血清標志物(包括抗-HBe、抗-HBs、HBeAg、抗-HBc、HBsAg)的含量。結(jié)果A組HBV DNA陽性率為96.77%(30/31),B組HBV DNA陽性率為60.42%(29/60),C組HBV DNA陽性率為5.88%(3/51),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C組比較,A組和B組HBV DNA定量結(jié)果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BV DNA檢出符合率為73.94%(105/142),HBsAg檢出符合率為72.54%(103/142),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對HBV感染患者實施乙肝血清標志物聯(lián)合HBV DNA檢測,能起到互補作用,提高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治療HBV感染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
血清標志物;乙肝病毒;HBV DNA
乙肝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據(jù)統(tǒng)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全球范圍內(nèi)約有2.4億人,其中死于HBV感染相關并發(fā)癥的人數(shù)高達78萬,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1]。HBV DNA定量檢測和HBV血清學標志物檢測是目前判斷和診斷HBV傳染性及傳染程度的常用手段。血清學標志物檢測方法簡單快速,在大批量的乙肝病毒篩查中應用較為廣泛,但卻無法反映HBV DNA復制情況[2]。HBV DNA定量檢測能直接反映HBV是否存在、監(jiān)測HBV DNA復制情況,在診斷乙肝的突變株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同時能幫助臨床預測不同時期乙肝的感染[3]。本研究選擇本院門診接診的部分乙肝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乙肝血清標志物聯(lián)合HBV DNA檢測在HBV感染診斷中應用價值?,F(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本院門診就診的乙肝患者142例,其中男92例,女50例;年齡10~73歲,平均年齡(38.65±4.88)歲。根據(jù)HBV水平分為3組,其中HBsAg、抗HBc陽性、HBeAg為A組(31例);HBsAg、抗HBc陽性、抗HBe陽性為B組(60例);抗-HBe、抗-HBs、抗-HBc陽性,抗-HBc、抗-HBs陽性,抗-HBc、抗-HBe陽性,抗-HBs陽性,抗-HBc陽性,全陰性以及HBsAg等為C組(51例)。
1.2 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將其進行3 h的靜置,離心,取血清,隨后保存在-20℃環(huán)境下待測。選用上海博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乙型肝炎血清標志物ELISA定性試劑盒進行檢測,嚴格按照其說明書進行操作和判斷結(jié)果。在100μL DNA濃縮液中加入100μL血清,混勻后,離心棄上清。將20μL HBV DNA提取液加入管底沉淀中,將其充分混勻后。進行10 min的恒溫煮沸,離心取上清備用;將標準品和處理后的樣品各2μL加入PCR反應管,離心30 s后,將其放置于儀器樣品槽,并對其反應參數(shù)進行相應設置,讀取熒光值。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HBV DNA和HBV血清標志物(包括抗-HBe、抗-HBs、HBeAg、抗-HBc、HBsAg)的含量。HBV DNA定量檢測的判斷標準:HBV DNA濃度<5.0 lg copies/mL為陰性,≥5.0 lg copies/mL為陽性。血清學標志物定量檢測的判斷標準:抗-HBe濃度<0.3 PEIU/mL為陰性,≥0.3 PEIU/mL為陽性;抗-HBs濃度<10.0 mIU/mL為陰性,≥10.0 mIU/mL為陽性;HBeAg濃度<0.2 ng/mL為陰性,≥0.2 ng/mL為陽性;抗-HBc濃度<0.9 PEIU/mL為陰性,≥0.9 PEIU/mL為陽性;HBsAg濃度<0.5 PEIU/mL為陰性,≥0.5 PEIU/mL為陽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BV DNA結(jié)果 A組HBV DNA陽性率為96.77%(30/31),B組HBV DNA陽性率為60.42%(29/60),C組HBV DNA陽性率為5.88%(3/51),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C組比較,A組和B組HBV DNA定量結(jié)果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HBV DNA定量結(jié)果對比(±s,lg copies/mL)
表1 HBV DNA定量結(jié)果對比(±s,lg copies/mL)
注:與C組比較,aP<0.05
組別A組B組C組例數(shù)3160 51 HBV DNA定量結(jié)果7.28±1.41a 4.39±1.38a 3.56±1.64
2.2 血清標志物和HBV DNA陽性率相比 在62例HBV DNA陽性標本中,檢出HBsAg 59例,占95.16%;檢出HBeAg 29例,占46.77%。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BV DNA檢出符合率為73.94%(105/142),HBsAg檢出符合率為72.54%(103/142),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血清標志物和HBV DNA陽性率相比[n(%)]
2.3 HBV DNA在不同血清學模式下的測定結(jié)果 HBV DNA含量為2.7~5.0 lg copies/mL時,B組所占比例最高為59.26%;5.0~7.0 lg copies/mL時,以A組居多,占61.54%,其次為B組,占38.46%;>7.0 lg copies/mL時,主要以A組多見,占85.71%,見表3。
表3 血清標志物和HBV DNA陽性率相比[n(%)]
醫(yī)學研究顯示,在機體受到HBV感染時會產(chǎn)生免疫殺傷的作用,HBV感染程度及其轉(zhuǎn)歸情況與免疫功能水平高低有密切聯(lián)系,當機體免疫功能較差時,HBV DNA會出現(xiàn)復制,且呈持續(xù)性的分泌HBeAg;當患者病情好轉(zhuǎn)或免疫功能較好時,HBV則不會復制,抗-HBe呈陽性,HBeAg呈陰性[4-5]。HBV DNA能準確、直接反映HBV的復制情況,而乙肝血清學標志物(抗-HBe、抗-HBs、HBeAg、抗-HBc、HBsAg)則能較好反映出機體受到HBV感染時的免疫功能狀態(tài)[6]。因而,臨床將HBV DNA分子生物學檢測和乙肝血清學標志物檢測作為診斷HBV感染的重要手段。目前,臨床常采用ELISA法對乙肝血清學標志物實施檢測,具有價廉、快速、簡便等優(yōu)勢,能有效判定患者是否受到HBV感染,但難以動態(tài)、及時的顯示HBV傳染性及復制情況[7]。HBV DNA目前常以熒光定量PCR予以檢測,能有效避免乙肝血清學標志物出現(xiàn)的弊端。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組HBV DNA陽性率為96.77%(30/31),B組HBV DNA陽性率為60.42%(29/60),C組HBV DNA陽性率為5.88%(3/51),可見HBV在HBeAg陽性患者體內(nèi)的復制較為頻繁,具有較好的傳染性。在62例HBV DNA陽性標本中,檢出HBsAg 59例(95.16%),檢出HBeAg 29例(46.77%),表明HBV DNA陽性者大多攜帶HBsAg。HBsAg和HBV DNA檢出符合率之間無明顯的差異,表明HBV DNA含量與HBsAg值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HBV DNA在不同血清學模式下的測定結(jié)果顯示,當HBV DNA含量>7.0 lg copies/mL時,A組所占比例遠高于其他兩組,表明HBeAg水平與HBV DNA含量呈正相關。臨床可通過對HBeAg檢測,間接判斷HBV傳染和復制情況。本研究中,HBV DNA含量為5.0~7.0 lg copies/mL時,以A組居多,占61.54%,分析原因可能與HBV變異株有關。臨床研究顯示,HBV復制在患者體內(nèi)HBV DNA含量>5.0 lg copies/mL時最為活躍,當體內(nèi)HBV DNA含量<5.0 lg copies/mL時的患者感染狀態(tài)較低[8]。因而,臨床可在實施乙肝血清學標志物檢測的同時定量檢測HBV DNA,利于判斷患者體內(nèi)病毒復制情況。此外,HBV DNA定量檢測在對乙肝患者抗病毒的診治中能對血清學轉(zhuǎn)換起到預測作用,有效判斷外顯型和隱匿性HBV的傳染性、復制活躍程度及其藥物療效。
綜上所述,對HBV感染患者實施乙肝血清標志物聯(lián)合HBV DNA檢測,能起到互補作用,提高診斷準確率,能為臨床治療HBV感染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
[1] 王海寧,李萬順,孫巨軍.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外周血T淋巴細胞HBV-DNA的相關性分析[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1(4):113-116.
[2] 李惠軍,吳斌,李彩東.HBV感染者HBV血清標志物水平與HBV DNA及肝功能的相關性[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6):784-786.
[3] 溫小云,方先松,邱芳.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表型血清標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臨床檢驗分析的應用價值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6,22(3):63-64.
[4] 黃粱鑌,張雄,龍欣,等.兩種方法定量檢測HBV異常血清標志物與血清HBV DNA水平的關系[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5,17(4):629-630.
[5] 張寶,李世龍,田珊紅,等.河北唐山地區(qū)乙肝患者血清標志物七項與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的對比研究[J].醫(yī)學綜述,2014,20(20):3793-3796.
[6] 朱珉之,杭雙熊,申紅玉.乙肝病毒攜帶產(chǎn)婦血清標志物模式與血清及乳汁HBV-DNA相關性研究[J].海南醫(yī)學,2014,25(13):1958-1960.
[7] 蔣莉,陳春華,濮翔科.分析HBsAg與抗-HBs雙陽患者血清模式與HBV DNA載量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yī)學,2016,22(17):4-45.
[8] 胡靜,盧本亮,梁冰,等.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與HBV-DNA定量同步檢測的應用價值[J].江蘇醫(yī)藥,2013,39(2):225-2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