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協(xié)和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600)
綜合控制療法治療重癥心力衰竭的療效探討
李淑芳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協(xié)和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600)
目的:探討用綜合控制療法治療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從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在江蘇省宿遷市沭陽協(xié)和醫(yī)院內(nèi)科接受治療的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中隨機選取35例進行對照研究。將這35例患者隨機分成常規(guī)治療組(n=17)和綜合控制組(n=18)。用綜合控制療法對綜合控制組患者進行治療,用常規(guī)療法對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心功能分級。結(jié)果:治療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中心功能分級為Ⅱ級的患者有5例(占29.41%),為Ⅲ級的患者有9例(占52.94%),為Ⅳ級的患者有3例(占17.65%)。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64.71%(11/17)。綜合控制組患者中心功能分級為Ⅰ級的患者有4例(占22.22%),為Ⅱ級的患者有11例(占61.11%),為Ⅲ級的患者有3例(占16.67%)。綜合控制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94.44%(17/18)。綜合控制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和心功能分級均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用綜合控制療法治療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顯著,能有效地改善其心功能。
綜合控制療法;重癥心力衰竭;常規(guī)療法
重癥心力衰竭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有研究指出,用綜合控制療法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可有效地改善其心功能。為了進一步探討用綜合控制療法治療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筆者對江蘇省宿遷市沭陽協(xié)和醫(yī)院內(nèi)科接診的35例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進行了對照研究。
從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在江蘇省宿遷市沭陽協(xié)和醫(yī)院內(nèi)科接受治療的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中隨機選取35例進行對照研究。將這35例患者隨機分成常規(guī)治療組(n=17)和綜合控制組(n=18)。常規(guī)治療組的17例患者中有女7例,男10例;其年齡在63歲至87歲之間,平均年齡(75.98±10.42)歲;其中心功能分級為Ⅲ級的患者有12例,為Ⅳ級的患者有5例。綜合控制組的18例患者中有女7例,男11例;其年齡在64歲至89歲之間,平均年齡(76.66±10.21)歲;其中心功能分級為Ⅲ級的患者有14例,為Ⅳ級的患者有4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均衡可比性。
用常規(guī)療法對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1)使用20.0mg的呋塞米對患者進行靜脈推注,2次/d。2)讓患者口服螺內(nèi)酯和地高辛進行治療,螺內(nèi)酯的用法是:20mg/次,2次/d。地高辛的用法是:0.125mg/次,1次/d。3)治療1周為1個療程,應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用綜合控制療法對綜合控制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1)將0.2mg的西地蘭加入到40.0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推注,1次/d。2)使用20.0mg的呋塞米、80.0mg的多巴胺和40.0mg的多巴酚丁胺對患者進行靜脈泵注,1次/d。3)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狀況對其用藥量進行合理的調(diào)整。如患者的心率超過120次/min,應將其西地蘭的用量增加至0.4mg/d。如患者的心率在50~60次/min之間,應將其西地蘭的用量降至0.1mg/d。如患者的尿量超過2000ml/d,應將其呋塞米的用量降至2.5mg/d。如患者的尿量不足500ml/d,應將其呋塞米的用量增加至30.0mg/d。4)治療1周為1個療程,應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2]。
1)顯效:治療后,患者心功能分級降低的幅度≥2個級別。2)好轉(zhuǎn):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級降低了1個級別。3)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級未降低[3]。
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年齡以(±s)表示,采用t檢驗,治療的有效率和心功能分級以n或%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常規(guī)治療組的17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5例(占29.41%),為好轉(zhuǎn)的患者有6例(占35.29%),為無效的患者有6例(占35.29%)。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64.71%(11/17)。綜合控制組的18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1例(占61.11%),為好轉(zhuǎn)的患者有6例(占33.33%),為無效的患者有1例(占5.56%)。綜合控制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94.44%(17/18)。與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相比,綜合控制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79,P<0.05)。詳見表1。
治療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中心功能分級為Ⅱ級的患者有5例(占29.41%),為Ⅲ級的患者有9例(占52.94%),為Ⅳ級的患者有3例(占17.65%)。綜合控制組患者中心功能分級為Ⅰ級的患者有4例(占22.22%),為Ⅱ級的患者有11例(占61.11%),為Ⅲ級的患者有3例(占16.67%)。綜合控制組患者治療后其心功能分級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其心功能分級的對比 [n(%)]
重癥心力衰竭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此病具有病情進展快、致死率高等特點[5]。近年來,應用綜合控制療法治療重癥心力衰竭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6]。在本文中,筆者采用綜合控制療法對宿遷市沭陽協(xié)和醫(yī)院收治的18例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綜合控制組患者治療后其心功能分級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其治療的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綜合控制療法治療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顯著,能有效地改善其心功能。
[1]劉彤,平偉,趙志強,等.射血分數(shù)正常心力衰竭的中醫(yī)藥診療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9):1080-1082.
[2]鄭振達,成彩聯(lián),曲彩虹,等.重組人腦利鈉肽聯(lián)合左西孟旦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5,34(11):1231-1234.
[3]張健,張宇輝.多中心、前瞻性中國心力衰竭注冊登記研究——病因、臨床特點和治療情況初步分析[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5,30(5):413-416.
[4]張斌,陳賽勇,曲環(huán),等.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貧血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9):792-794.
[5]俞海峰,韋凡平,錢國權,等.β3-AR基因T190C多態(tài)性與卡維地洛治療心力衰竭療效的相關性[J].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2015,32(1):101-104.
[6]師志芳,李立鵬,代婧,等.不同劑量氟伐他汀治療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及其對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漿N -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1):20-24.
R541.6+1
B
2095-7629-(2017)8-0058-03
李淑芳,女,1976年6月出生,江蘇沭陽人,本科學歷,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心衰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