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贊榮
[摘 要]“縣”是我國的一級行政區(qū)劃,一般一個縣里會有三五所高中,但每個學校音樂教師很少,難以開展高質量的教研活動,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難以保證。如果以縣為單位,構建縣域高中音樂教師學習共同體,確立共同愿景,倡導合作,優(yōu)化運行機制,應是拓寬音樂資源相對缺乏的縣域高中音樂教師專業(yè)成長與發(fā)展的可行之路。
[關鍵詞]縣域;高中音樂;學習共同體;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0-0036-01
我們以縣為單位,打破學校的壁壘,構建縣域高中音樂教師學習共同體,但作為跨校的教師學習共同體,沒有行政部門管理,如何有效建構,值得思考。下面我就縣域高中音樂教師學習共同體建構,談幾點膚淺的看法。
一、確立共同愿景,激發(fā)教師發(fā)展內驅力
跨校的教師學習共同體,沒有行政管理的制約,活動靠自覺,音樂教師的個性化特點充分釋放,從而導致縣域高中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日益表現為鮮明的個性化特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難以保證。
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建立共同的愿景。彼德·圣吉說過:“共同的愿景對學習型組織是至關重要的,學習過程中沒有愿景只會產生適應型的學習,只有當人們致力于實現某種他們深深關切的事情時,才會產生創(chuàng)造型的學習,產生于人們對某種事物的深度關切。”共同愿景,就是指共同體為組織和個人確定的立足當前、指向未來的發(fā)展愿望,其涵蓋了組織及個人的存在價值、使命和目標,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實現目標的途徑。意味著個體成員對共同體產生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共同體內每位成員的成功都有助于他人的成長與發(fā)展,不但強調積極的相互依存,還關注彼此的利益共享。共同愿景應尊重個人愿景,在個人愿景之上形成共同理想及奮斗目標,這一愿景將成為紐帶,將具有鮮明個性的音樂教師凝聚融合為一個整體,互幫互助,攜手并進。
二、倡導合作,營造積極和諧氛圍
“在理想的學校教育世界里,教師是共同工作的同事,他們討論共同的目標和目的,協(xié)調課程教學,相互觀察和評論工作,分享成功和給予安慰。他們通過集體努力所獲得的成功,遠勝于各自單打獨斗的成就之和”。由此可見,教師之間能否坦誠合作至關重要,這將直接影響教師共同體的凝聚力和學習力。能力較強的教師要主動擔當,積極地與他人密切合作,坦誠交流,取長補短,尊重老教師,鼓勵提攜年青教師。日久見人心,長期堅持,必將能建構一個富有建設性和發(fā)展性的教研學習平臺,平等對話,求同存異,共同成長。
除了能力強的教師主動擔當,還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開展教師合作技能的培訓,改“孤軍作戰(zhàn)”為“合作共贏”;其次,骨干教師要注意交流、溝通,傾聽年青教師的心聲,用真情換真心;最后,以課題研究、專業(yè)觀摩、交流學習等活動為契機,大力推進互助合作。
三、優(yōu)化運行機制,強化激勵目標引領
首先,建立健全共同學習機制。教師學習共同體成立的目的是專業(yè)教師共同學習,一起提高,在基于各成員主動自覺的基礎上建立的。但個體的學習主動性、自覺性是有差異的,必定有一個由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所以運行支出要有一定的制度加以保障。
其次,建立健全知識共享機制。教師共同體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提升,達到這一目的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建立知識共享機制。一般來說,縣域音樂專業(yè)人員少,音樂教師接觸專家的機會少,長期請專家到縣一級教學講座也不現實。如果共同體建立了知識共享機制,全縣高中數十名音樂教師在活動時各展所長,是完全可以促進音樂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
最后,建立健全專業(yè)引領機制。音樂教師共同體要搞得好,骨干教師要敢于擔當,率先垂范,引領本地區(qū)年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還要積極爭取學校和教育局的支持,建立與上級教研部門、學術團體的合作研究制度,多渠道引進專家講學授課,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校為教師析疑解惑,為教師的發(fā)展提供最專業(yè)的支持。
四、加強組織性,立足課堂開展活動
音樂教師學習共同體是跨校的民間組織,活動時易流于泛泛而談,一個民間組織要得到大家的認同,一定是建立在高質量活動基礎上的,否則就是聯誼會,學習專業(yè)提升無從談起。
要開展好活動,作為民間組織的學習共同體在安排時必須加強組織性,否則就成了一盤散沙。每學期活動的次數可以少一點,但每次學習的時間要保證,活動要立足課堂,圍繞專題展開,輪流做東,提前通知,大家有備而來,坦誠交流,活動的質量自然就會得到保證。
總之,縣域高中音樂教師通過建構學習共同體,相互學習,共同成長,這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只要組織得力,音樂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就會得到提升,一個縣的高中音樂教育教學質量定會有長足的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