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梅
(海南省平山醫(yī)院精神科 海南 五指山 572299)
鹽酸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對比
黃春梅
(海南省平山醫(yī)院精神科 海南 五指山 572299)
目的:對比分析用鹽酸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海南省平山醫(yī)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情況與治療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利培酮組與鹽酸齊拉西酮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用利培酮對利培酮組患者進行治療,用鹽酸齊拉西酮對鹽酸齊拉西酮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鹽酸齊拉西酮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利培酮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利培酮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結論:用鹽酸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要優(yōu)于用利培酮進行治療的效果。而且,用鹽酸齊拉西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安全性更高,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更低。
鹽酸齊拉西酮;利培酮;精神分裂癥;臨床效果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以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或難以控制的意志減退、動作遲緩及社會功能退縮等為臨床表現(xiàn)的精神疾病。該病的病程長,病情可反復發(fā)作,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該病患者若出現(xiàn)沖動攻擊行為等異常行為,不僅威脅其自身的安全,還可對他人及社會安全造成威脅[1]。利培酮與鹽酸齊拉西酮都是臨床上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為了對比分別用這兩種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我們對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情況與治療結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將這100例患者分為鹽酸齊拉西酮組與利培酮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在利培酮組患者中,有26例男性、24例女性,其年齡介于22~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5±2.7)歲。在鹽酸齊拉西酮組患者中,有25例男性、25例女性,其年齡介于16~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9±2.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使用利培酮(由無錫積大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H20103339)對利培酮組患者進行治療。利培酮的用法為:每次服2~3 mg,每日服2次。用鹽酸齊拉西酮膠囊(由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H20061142)對鹽酸齊拉西酮組患者進行治療。鹽酸齊拉西酮的用法為:每次服20~30 mg,每日服2次。兩組均治療8周為1個療程[2]。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結束8周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及頭痛、失眠、便秘、女性閉經(jīng)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 在治療前及治療結束8周后,分別使用PANSS量表(陽性和陰性綜合征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分,用減分率對評分結果進行計算。減分率=(治療前總得分-治療后總得分)/治療前總得分×100%。根據(jù)計算結果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評定。其中,顯效:指治療后,患者的減分率≥50%。有效:指治療后,患者的減分率≥25%。無效:指治療后,患者的減分率<25%??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文中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 鹽酸齊拉西酮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6.00%)明顯高于利培酮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6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對比 在鹽酸齊拉西酮組的50例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該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6.00%。在利培酮組的50例患者中,共有17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該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34.00%。鹽酸齊拉西酮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利培酮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對比
青壯年人是精神分裂癥的高發(fā)人群。精神分裂癥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幻覺、妄想與思維散漫等陽性癥狀以及情感功能、認知功能與社會功能缺損等陰性癥狀,甚至使其出現(xiàn)沖動攻擊性行為等異常行為,嚴重威脅他人及社會公共安全。相關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精神分裂癥患者出現(xiàn)陽性癥狀的原因與其中腦邊緣系統(tǒng)中的多巴胺出現(xiàn)亢進現(xiàn)象有關,其出現(xiàn)陰性癥狀的原因則與其前額葉多巴胺(Da)的活動性下降及5-羥色胺(5-Ht)的含量降低有關。
目前,臨床上一般使用藥物療法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利培酮屬于苯并異惡唑衍生物,是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該藥可通過阻斷中樞多巴胺2受體(D2受體),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陽性癥狀。不過,該藥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的效果不明顯,且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頭痛、失眠、便秘、女性閉經(jīng)及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鹽酸齊拉西酮是一種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5]。該藥對5-羥色胺受體(5-Ht2A)與多巴胺2受體都具有拮抗作用,對5-Ht2C受體與組胺H1受體有較好的親和力,故可顯著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陰性癥狀,進而控制其病情發(fā)展的速度[4]。鹽酸齊拉西酮還具有起效快,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的特點,而且其所導致的不良反應多為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即患者不良反應的癥狀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自行減輕或消失)。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用利培酮對利培酮組患者進行治療,用鹽酸齊拉西酮對鹽酸齊拉西酮組患者進行治療。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鹽酸齊拉西酮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利培酮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利培酮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見,用鹽酸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改善其陰性癥狀,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1]李學成,胡光濤,朱艷,等.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116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41(27):2862-2864.
[2]崔開艷,劉蘭芬,楊麗敏,等.齊拉西酮與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泌乳素及體質量、血糖、血脂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0,23(1):7-9.
[3]殷莉,宋小珍,梁素改,等.齊拉西酮治療兒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2,28(7):493-495.
[4]郝世勝,郝世勇,李娟,等.氟哌啶醇、利培酮及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催乳素及認知功能影響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27(5):371-373.
[5]徐松,譚慶榮,郭力,等.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0,23(2):87-89.
R749.05
B
2095-7629-(2017)3-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