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彬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三河湖實驗學校,山東 濱州 256653)
學生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實踐
崔洪彬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三河湖實驗學校,山東 濱州 256653)
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在不斷深入,越來越重視體育在初中課程中的重要性,推動了體育學科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參與度較低,大都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講解完一些體育事項和動作后,讓學生自由活動,而學生往往是聚在一起聊天,并不是選擇去運動,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樣的做法無法真正地發(fā)揮出體育課程的作用,也無法踐行體育課程在初中課程設計中的重要意義。為此,需要改變原有的體育教學模式,將參與式教學充分地應用到體育課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得學生能夠提高對運動的熱愛程度,自愿地參與到各項運動中,以提升教學的效率。
從當前來看,大多數(shù)初中學校對體育課不夠重視,還存有應試教育的心理,認為初中生就應該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特別是對于初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文化課學習是核心,而體育鍛煉可有可無。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其對體育課不感興趣,參與性低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歸結于兩方面原因:(1)體育課的教學方式不夠吸引力。一般來說,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會先帶領學生做一些準備活動,然后向?qū)W生示范教學的動作,如排球的發(fā)球動作、對打動作等。在進行簡單的肢體教學后,教師會選擇讓學生自由活動、自由練習。而學生憑借著一時的講解,對動作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只是單純地進行模仿,并無法掌握其中的訣竅,技能掌握不夠熟練。以排球為例,排球中的墊球看似簡單,但是動作都有自身的要求,墊球時可以選擇抱拳互握式,也可以選擇互靠式,墊球的手臂角度也有要求,這僅靠學生單純的模仿是無法完全掌握其技巧的,且學生的學習效率低,效果不明顯,進而就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單一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對一些學生來說,在自由活動的時間,往往會選擇聚在一起聊天、打鬧,而不是認真地進行練習,從而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2)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不夠全面,無法真正喜歡上運動。
中考時體育成績比重不大,因此很多學生產(chǎn)生了輕視的心理,以學習、升學壓力為借口,在體育課上做完熱身運動之后就選擇回宿舍補習作業(yè),并沒有認識到身體鍛煉的重要性。這兩方面原因的存在,使得體育課的開展無法發(fā)揮出真正的作用,也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參與感較低。
當前,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參與性較低。從教學的本質(zhì)上來看,學生本身就是學習的主體。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大都是以教師為主體,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嚴格控制著課堂的整體發(fā)展態(tài)勢與秩序。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深入,體育在初中課程中的重要性與地位大大提高,學習體育成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生身心素質(zhì)更好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體育教學中以學生參與式教學為主,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給學生一定的自由,讓他們有權利能夠提出自己想要的學習方式,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參與式教學模式能夠幫助教師更加了解學生,明確學生學習體育的動機,并且加深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的理解,在體育教學中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fā),引導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進行體育鍛煉。例如,教師在進行羽毛球的教學練習時,通過學生參與式教學,可以找學生做搭檔示范羽毛球的對打技巧,示范后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進行組合之間的對打,以激發(fā)學生的斗志,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羽毛球的學習中。在此過程中,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被充分地體現(xiàn)了出來,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愛上體育課程,還能夠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能夠做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實際教學中考慮到學生的情緒,重視學生對體育知識獲取的過程,提高教學效率,鍛煉學生的能力,并激發(fā)其更多的潛能。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是一種較為靈活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提供多種機會,各種不同形式的交流與體育活動條件能夠滿足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參與的積極性,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促進身心更好的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做完準備活動之后,教學的方式往往采取的是示范性的教學,將動作分解給學生看,讓學生能夠形成一定的認識。在進行排球教學時,教師會向?qū)W生講解排球的比賽規(guī)則、賽制以及講述墊球、發(fā)球、對打等技巧。墊球是排球的基本技術之一,在墊球時身體的重心需要下移,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隨時準備好根據(jù)球的位置來移動身體。而墊球時的手形也有要求,需要夾緊兩臂,利用前臂手腕上10cm左右的距離將球墊出。一個看似簡單的墊球動作,就包含著復雜的技術要領,所以僅是根據(jù)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記憶是無法使學生真正掌握其中技巧的,雖然考慮到學生的參與性,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各項問題。例如,學生在自我練習中,當對動作有疑惑時,如果沒有及時地解決疑惑,就會漸漸失去信心,從而產(chǎn)生厭煩感,使課堂的教學效果不明顯。所以說,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轉(zhuǎn)變原有的教學理念,不僅要將學生的參與式教學應用到實際中,還需要在教學中將示范式的教學更多地轉(zhuǎn)換成學生練習式教學,及時地為學生解惑,以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要改善部分學生對于上體育課感到的消極、厭煩心理,就需要體育教師能夠積極地吸取其他體育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從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出發(fā),改變學生對體育的看法。從教師本身來說,其需要積極地探索學生參與式教學模式,并且進行多方面地研究來發(fā)現(xiàn)更為科學的教學模式,既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夠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以促進課堂的教學效率。針對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需要體育教師運用自身的魅力,從學生感興趣的點切入進行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對體育形成正確的觀念,能夠真正地喜歡上體育課,喜歡上運動,進而達到強身健體、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的。例如,在進行跑步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可以以奧運會、馬拉松等為切入點,先跟學生聊相關的知識,如介紹博爾特、鮑威爾等人;其次,教師可以從學生中挑選幾名,來示范自己平常的跑步姿勢,并且教師需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跑步姿勢,糾正其中的不同;再次,將正確的跑步姿勢、跑步技巧講解給學生,直觀地向?qū)W生展示正確的跑步姿勢,引導學生形成規(guī)范的跑步姿勢;最后,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接力比賽,時間最短的一組獲得比賽的勝利,而時間花費最長的一組就需要接受相應的懲罰,懲罰的項目可以由學生自行討論決定,如伏地挺身20個或仰臥起坐20個等。這樣做不僅可以將學生參與式教學模式真正地踐行到實際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學得體育知識、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享受到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喜悅感。所以對體育教師而言,要重視學生參與式教學的模式,豐富體育課堂活動,善于改變與創(chuàng)新,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夠真正地愛上運動,并且能夠自律地進行運動。
有些學生不喜歡體育課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運動、不喜歡流汗的感覺,有些學生不喜歡體育課則是因為上體育課的時間影響到了他們的學習;相反,有些學生本身是喜歡體育運動的,但是因為對于體育項目不夠熟悉,無法真正地掌握到其中的技巧,以致于失去信心,最終不喜歡體育課。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在開展體育課的過程中,除了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之外,還需要善于利用激勵的方法,及時肯定學生的想法,與學生進行互動,并且要鼓勵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中,給予學生自信。例如,在進行團體接力比賽時,教師事先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給各小組適當?shù)臅r間讓他們自己來探討如何才能夠贏得比賽?安排什么樣的接力順序?在接力時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夠更加節(jié)省時間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到學生的探討中,及時地給學生一些建議與鼓勵,并且要肯定學生的想法。在具體的比賽中,對于一些平時體能比較弱、跑步不具有優(yōu)勢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其一定的關注,為他們加油鼓勵,要讓他們減輕心理負擔,將比賽看成是一場游戲,真正地感受到課堂的愉悅氣氛。這樣,學生一方面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更加自覺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另一方面,在愉快、活躍的體育課堂氛圍中,不僅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投入程度,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其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以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體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為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提供堅實的物質(zhì)基礎。對于初中課程來說,體育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需要學校教育工作者特別重視體育對中學生的價值??偟膩碚f,對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示范為主的體育教學模式,需要加以改變與創(chuàng)新,將學生參與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實際中去,不斷地進行探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豐富體育課堂的活動形式,積極地創(chuàng)設輕松的課堂氣氛,從而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使得他們能夠真正地愛上運動,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 1 ]沈超.“主體參與”策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Z1).
[ 2 ]姚紅利.初中體育教學主體參與模式的應用探討[ J ].中國校外教育,2016(S2).
[ 3 ]李巖.論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J ].亞太教育,2015(18).
[ 4 ]朱志慶.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 J ].當代體育科技,2015(13):150-151.
G807.2
A
1674-151X(2017)10-083-02
投稿日期:2017-07-23
崔洪彬(1973~),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