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合江
(北京農學院 北京 102206)
高職籃球教學中籃球文化的融合意義初探
逯合江
(北京農學院 北京 102206)
高職院?;@球文化的融合不僅能強化學生對籃球的認識,還能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人文素養(yǎng),進而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專業(yè)型人才。該文分析了高職院?;@球教學現狀,探討了籃球文化的內涵,提出了籃球教學與籃球文化融合的策略。
高職 籃球教學 籃球文化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教育事業(yè)也不斷改革、不斷發(fā)展。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體育教學是其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籃球運動是體育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籃球文化又是籃球教學的重要部分,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了解籃球文化對其全面發(fā)展、提高綜合素質有很大影響,它在豐富的實踐中得以發(fā)展,既是一筆物質財富,又是一筆精神財富。將籃球文化融入籃球教學中,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學習、工作具有指導意義,使學生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需要。
目前,高職院?;@球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師生對籃球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是停留在增強體質的層面上,忽視學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較為傳統(tǒng),仍以傳統(tǒng)的以書本知識為主,單方面向學生灌輸知識,籃球教學的效率不高。
第一,教學內容單一。高職院校的籃球教學內容不夠均衡,只強調教授單一的籃球技術,忽略籃球的實踐練習。此外,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較為傳統(tǒng),教師在設計教學時缺乏趣味性,教材內容缺乏深度和廣度,無法滿足高職學生的學習要求和崗位需求。雖然新課程改革要求高職籃球教學進行改革,但籃球教學仍無法與現代科技手段相聯(lián)系,不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內容、方式仍然較單一。
第二,高職院校對籃球教學的投入較少。由于學校投入不能滿足籃球教學需求,教學設備較少,場館器材不足,場地較小,使得籃球教學不能正常開展,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此外,籃球教學一般沒有全面的課程教材,教材的利用率較低,籃球學習資料不足,再加上學生的身體素質、專業(yè)基礎大不相同,使得籃球教學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較差,不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而作為籃球教學傳授專業(yè)知識的教師,多數職稱偏低、學歷偏低,很難對學生的籃球教學提供多樣化幫助,籃球氛圍達不到預期效果,更無法滿足多元化的教學需求。
第三,考核方式不合理。在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采用技術考試的考核方式,忽視對學生身心的考核與評價?;@球教學內容多以“運球、投球、三步上籃、罰球”等動作為主,很少涉及籃球基本的理論知識,對學生的體能訓練較少,身體素質和綜合運動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考核內容、方式比較單一,評價結果也不夠全面、準確,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沒有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學習、提高身體素質的作用。
籃球運動是當代體育運動的重要內容,備受中學生、大學生喜愛,它要求人們具有合作精神。所謂籃球文化,簡單來講就是關于籃球的文化,既包括比賽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與籃球相關的文化,又包括合作精神、團隊精神等精神文化。在籃球運動中,更看重團隊精神而非個人能力的突顯,而團隊精神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較為少見,籃球教學、籃球文化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對學生日后的生活、學習、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籃球文化具有較強的文化功能,凝聚來了人類的智慧,高校在籃球教學中融入籃球文化,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3.1 籃球文化的重要性
第一,籃球文化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高職院校將籃球文化與教學融合,這不但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而且,籃球運動要求學生具有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團結意識,公平、公正的籃球比賽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使學生煥發(fā)青春活力。
第二,籃球文化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習慣。籃球教學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學生利用課上時間、課余時間參與籃球運動,可以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由于籃球運動自身的特殊魅力,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通過長期的籃球運動,他們養(yǎng)成了運動習慣,有意識地將籃球運動視為終身體育鍛煉的一種方式,從而促進終身體育習慣的養(yǎng)成,極大地發(fā)揮了運動的價值和作用。
第三,籃球文化豐富了體育教學內容。新課程標準改革以后,高職院校不單單注重智育、德育,還注重體育教學?;@球文化寓教于體育,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籃球教育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實現體育教育的功能。
3.2 籃球文化融入籃球教學的方法
第一,要改變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理念。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忽視了籃球文化的重要性,教師關注更多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巧,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提升基本素質要高于訓練籃球技巧的需求,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道德意志是成為優(yōu)秀運動員的必要條件。因此,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重籃球文化的運用,在豐富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同時,提升精神品格。同時,教師還要認識到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將籃球文化與籃球教學更好地融合,不斷地運用籃球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理念,以平常心看待輸贏,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淡然。
第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傾向于技巧訓練,高職院校應徹底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向多元化教學模式轉變??梢蚤_設籃球文化選修課,課程內容以與籃球有關的知識為主,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知識講解,幫助學生掌握籃球文化的精髓,使學生在掌握籃球運動技能的同時,充分了解籃球文化,以便在運動中將籃球文化更好地運用,既培養(yǎng)了自身的籃球專業(yè)技能,又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品質。此外,高職院校要加大對籃球教學的投入,不斷更新籃球教學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籃球運動場地和條件。
第三,改革籃球考核方式?;@球文化的融合還要注重考核方式的轉變,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還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將學生對籃球文化的掌握情況納入考核體系。這樣就可以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去了解籃球文化,讓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收獲籃球技能、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更深刻地了解籃球文化精神,進而形成內在的精神品質、道德意志。
高職院校籃球文化的融合不僅能強化學生對籃球的認識,逐漸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還能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人文素養(yǎng),進而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專業(yè)型人才??傊?籃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不容小覷,高職院校領導、教師、學生要做到多方配合,以更好地推動籃球教育的發(fā)展,讓學生學會籃球、學會做人。
[1]孫民治.科學構建中國籃球文化是時代的必需[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4-47.
[2]許奮奮.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剖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4):26-28.
[3]劉治.中國籃球文化主要特征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1):30-31.
[4]高朝陽,董寧.新時期建設高?;@球文化的再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4(29):187.
[5]翁荔.新時期高?;@球文化的教育功能[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33):102-103.
G807
A
2095-2813(2017)06(a)-01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