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廩
(遵義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2)
體育成人教育的異化與超越
黃正廩
(遵義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2)
“成己”是體育成人教育的應然使命,而“成人”則是其實然使命。在“育人”的過程,受到體育成人教育主體的意義迷失和體育成人教育對象的自我困窘影響導致教育對象和價值取向的異化。鑒于此,體育成人教育要構筑文化范式、人文教育和“塑”人功能,以實現(xiàn)體育成人教育的異化超越。
體育成人教育;異化;超越
當下,體育成人教育逐漸成為我國教育發(fā)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成人教育是完善終身教育的一種途徑,對提升全民素質,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在我國成人教育發(fā)展中,體育成人教育對我國體育師資隊伍人才建設培養(yǎng)、民族綜合素質提高和國民經(jīng)濟文化建設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社會市場經(jīng)濟化、教育高速發(fā)展和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體育成人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異化形式:追求學歷文憑,不注重學習過程;追求學習的結果,忽視人性的培養(yǎng)。體育成人教育的確存在教育異化問題,研究教育異化問題并不是為了批判該現(xiàn)象,進而否定已經(jīng)取得成績,而是為了消除體育成人教育異化,使體育成人教育更加健康、可持續(xù)地前行。
異化是指事物在某種原因或條件下生長與自己本質相悖的、異己的力量,這種力量又反過來破壞這種本質[1]。教育異化就是教育偏離正常的運行軌跡,脫離和疏遠了教育的本源,使教育成為異于本己的他者。體育成人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也同樣存在體育成人教育異化的問題。
1.1 對象“工具性”的異化
體育成人教育異化之一是人對體育成人教育的異化,表現(xiàn)為教育對象的“工具性”,是體育人的運動技能和追求經(jīng)濟效益的工具。
體育成人教育的困境是將“成人”的學習過程淪為追求“謀生”的目的。這個異化過程中,體育成人教育的目的已經(jīng)不是“新人”培養(yǎng),實現(xiàn)追尋人性完滿的過程,而成為獲得一個較好的工作。體育成人教育過于重視學生獲取新的運動技能及訓練方法,以服務體育事業(yè)為目的教育表現(xiàn)出壓抑學員聰明才智和束縛學員獨特個性的不足,以手段性或工具性的對象存在。急功急利、急學先用的短期行為影響下,體育成人教育的授課本在運動場地進行現(xiàn)場實踐教學,被固化在教室內進行理論學習。
體育成人教育在學習內容和價值取向上,已經(jīng)由先前的取得學歷轉變?yōu)楂@得運動技能資格、運動等級認證的階段,學員經(jīng)過系統(tǒng)、科學的學習獲取運動技能和等級證書不僅僅是個人“自主”的產物,而且也要通過相應的外部機構給予認證的“資質”。體育成人教育忽視了人的發(fā)展,把人當作一個大容器,希望把盡量多的運動知識和運動訓練方法等充入到學生的大腦中去。整個體育成人教育的培訓過程充其量就是一個如齒輪運轉般緊湊有序的工具般地高速運轉“工具理性鏈”。體育成人教育疏忽了給予本有的人文關懷與引導的人文化成,脫離了成“人”的永恒目的,將人作為一種工具,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現(xiàn)代化的機器人。體育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但它不是體育教育的本質功能,充其量只是體育教育的附屬屬性。當體育成人教育異化為追求經(jīng)濟效益,成為學員獲取文憑的工具時候,體育教育的附屬價值僭越了其本質價值。現(xiàn)代體育教育不僅僅要教會學生“如何鍛煉”的技能與方法,更要塑造人的靈魂和道德。體育教育目的變?yōu)橹\取經(jīng)濟效益,脫離了增進健康增強體質,也就失去了它本真的意蘊,失去了它的自由性?!霸诠ぞ呃硇缘闹湎?,教育出現(xiàn)一種知性取向,完整的教育演變?yōu)榧夹g教育,價值教育處于被壓制和邊緣化的地位[2]。
1.2 價值取向的異化
體育成人教育異化之二是體育成人教育對人的異化,使人淪為體育教育的奴隸,體育教育的“成人”性喪失,逐漸成為人的對立。
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時時刻刻與人相關,而人具有“求價意志”,任何時候又在不斷追求價值和意義[3]。體育教育慢慢體現(xiàn)出了“馬太效應”,一方面培養(yǎng)出了極少數(shù)的“高、精、尖”人才,一方面全民體育教育止步不前,體育教育的價值不僅要實現(xiàn)個人的身心健康,還要促進全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體育不僅僅要考慮這代人的身體素質,還要考慮年輕人的身體素質,所以,體育教育擔負著提升全民身體素質的重任。而如今體育教育的狀況可以說是漸漸背離了這一價值取向。比如現(xiàn)有的“體育教育市場化”。在教育行業(yè)實行市場化有積極的因素,能夠促進區(qū)域教育資源配置的更合理,達到更高效、更經(jīng)濟的教學目標,但“市場化”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市場規(guī)律畢竟和教育規(guī)律不一致,教育是一項長遠的、宏觀的工程,而市場更追逐利益、更看重短期效益,如果簡單的用市場的手段來發(fā)展教育,教育會慢慢的背離其初衷,淪為市場逐利的工具。
體育成人教育通過學習獲取運動技能知識并授予學歷文憑;但是,作為合理學習結果的學歷文憑卻成為學習者參與學習的主要目的。這種追求最終結果的價值取向易導致功利化。在學歷文憑主導下,體育成人培訓過程人為的顯得不重要,重視培訓結果,忽視中間過程,呈現(xiàn)出學員需要文憑證書與培訓機構授予學歷證書的線性方程。體育成人教育關注招生工作、學籍管理和教學過程,而育人實踐被忽視或忽略;對參加學習者來講,最快捷、最省事拿到學歷文憑卻成了影響學員選擇學習院校的重要參考標準。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個體受教育的方式和途徑更多樣化,學歷文憑已不再是時代的“寵兒”,取而代之的是真才實學的技能。在唯學歷學習動機價值導向下,現(xiàn)實的體育成人教育課堂呈現(xiàn)出“教室的存在,學員的缺席”,教師的“教學”僅為體育知識的講解和運動技能的示范,學生的“學習”變?yōu)橹R的儲備容器,教與學的過程排斥情感、態(tài)度參與,師生關系蛻變?yōu)椤笆侄巍康摹标P系。在功利思想的沖擊下,體育成人教育背離了教育的價值,成為“去價值化”的畸變教育。
體育成人教育首先關注的是實現(xiàn)“育人”價值,在態(tài)度上要真誠待“人”,在教育實踐行為中形成“人”,深入挖掘生成成人的意義和功能,而不是把體育人培養(yǎng)成為社會需要的高超技術、高效運轉的真正機器、淪變成為一種勞動工具或是一種文憑學歷的追逐者,迷失其功能和意義的價值取向。
2.1 主體性:體育成人教育主體的意義迷失
人是教育的主體,教育是人的教育,人的發(fā)展客觀上構成了教育發(fā)展的內在邏輯[4]。由于現(xiàn)代社會,教學效果往往追求短時間、快速度和高效率,體育成人教育主體要相應的追求工具理性,這就要產生“物化”甚至“異化”的過程,“人”的核心價值被物化,成為教學效果的一部分,“人”的地位由主體漸變成附屬工具,人文教育的需求變成教育工具的需求。
由于體育成人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依據(jù)需求層次理論,體育成人教育滿足教育對象的由低到高的層次需求。體育成人教育機構具有提升學員學歷、獲取運動技能等級和技能資格的服務措施,幫忙教育對象提升和拓寬就業(yè)、晉升渠道。在滿足生存條件下,由于年齡、社會地位和待遇水平等因素影響,這就決定體育成人教育對象關注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問題——如何滿足教育對象的精神延生。體育教育要塑造學生的人性和品德。因為“人不僅是個實實在在的存在,更是一個意義的存在。對個體來說,意義大于存在,意義成為哲學家衡量人之為人的根本?!痹诶硇怨ぞ邇r值下,體育成人教育跨越過主體的“人”和目標的“育人”兩個層面來發(fā)揮人的“工具”功能,要滿足自身需求;人的價值意義被漂浮,被異化為被外在需求控制與內置規(guī)則要求的產物,僅僅是追求生產而高效率工作的一個機器。這就使“人”的主導地位被旁落。體育成人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育人和傳授運動技能。而在育人的過程中,忽略了人文關懷和人文教育,尤其忽視了對學習者做人、成“人”的教化,這使得體育成人教育變?yōu)椤チ硪话搿慕逃?,離‘人’的理想追求與夢想實現(xiàn)越來越遠。
2.2 社會性:體育成人教育對象的自我困窘
隨著社會高速發(fā)展,科技越來越發(fā)達,經(jīng)濟全球化使得人口、技術流動更大。人們學習途徑方式多樣、工具載體的更新加快,交流的場域也逐漸增大、節(jié)奏也快速。網(wǎng)絡科技發(fā)展,一方面使人們學習方式呈現(xiàn)多元化,另一方面年輕人使用網(wǎng)絡共享資源來進行學習工作。在理論層面上,這種網(wǎng)絡遠程教育方式有利于減少體育成人教育的工作量。但是,網(wǎng)絡文化引領大眾走向極端——我行我素、自以為是,拋棄一起陳舊的優(yōu)秀文化。在這類情況下的體育成人教育對象就存在著無根的兩種異構同質結果:一種是體育成人教育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洗禮,在遭受市場化、全球化和大眾傳媒的沖擊下,追求知識和技能變得飄忽不定,美好生活受到質疑和分解,無真理、無本質意識形態(tài)開始嵌入成人的觀念中,表現(xiàn)為一種迷茫的、自我困頓的地步;另一種則是年輕人的思想陷入‘混沌’秩序之中:我行我素、非主流文化意識潮流。當體育成人學生批判現(xiàn)有社會風氣和道德淪喪、排斥成人教育進修過程,“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根本和核心價值觀念,同時也喪失了本身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港灣,使人生活在一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半空中。”這些學生被邊緣化,他們走向什么樣的工作崗位,利用體育成人教育獲取社會學歷文憑和運動技能等級證書,體育成人教育引導自身尋求合適的工作,擔當起“育人”功能和引導對待價值觀念的作用,這也是體育成人教育的任務。
面對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我們必須對體育成人教育異化的超越。需要采取引導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氛圍等措施來實現(xiàn)對體育成人教育異化的超越。要解決現(xiàn)代教育的困境,對現(xiàn)代社會中“勞動”的勝利產生一份拉力,需要構建“行動”的教育[5]。
3.1 體育成人教育的文化范式
雖然體育成人教育的學員是成人,但成年人的理性和固有思想并不會妨礙成人教學目標的完成,更積極的意義在于“塑造和培養(yǎng)”。在教育過程中要目中有“人”,把學員看成富有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進行培養(yǎng),使成人學習理論、發(fā)展實踐,塑造更優(yōu)秀更完善的自已,為自已的生命賦予更重要的意義,這是體育成人教育成己成人的根蒂。從生成學來看,成年并不是教育的終點,教育是每個人人生的終生需求。在認識層面上,體育成人教育要擺脫孤立、靜止、外適的偏頗認識;在實踐層面上,實現(xiàn)方式從外求向內求轉變,最終達到雙向平行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達到成己成人的意義衍生。
由于傳統(tǒng)體育成人教育活動偏重機械傾向與學歷工具主義的思想,把生成性學習納入體育成人教育的范疇,作為體育成人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guī)范,并把它內化為體育成人教育的理念與行為方式應是新時期體育成人教育的文化范式。在體育成人教育學習內容、教學方式、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成績上需尋找一定意義衍生的效果,構建新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師的主動性,形成長期在生成性學習機制,真正實現(xiàn)體育成人教育的功能和價值。
3.2 體育成人教育的人文教育
體育成人教育主要還是一種能力導向的教育。這種能力導向往往是指“運動技能”“運動實踐”等硬實力,強調軟實力的培養(yǎng)。這種過于單一化的體育成人教育,學員可以成為一名勝任崗位的教師,卻不是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而要成為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需要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強調“硬能力”與“軟能力”齊抓,強調能力與素質共塑。
杜威認為職業(yè)教育與文化修養(yǎng)是緊密相關的。文化意味著對事物的深入觀察分析和認知,意味著個體對自身所從事職業(yè)的內在價值與社會存在的理解,避免使個人成為他們操縱機器的附屬。體育成人教育在開展人文教育課程中要突出特色,突出體育教育價值觀、體育道德、體育核心能力和體育生涯規(guī)劃指導等教育。
3.3 體育成人教育的“塑”人功能
傳統(tǒng)的體育成人教育在功能上過于夸大工具性和手段性的存在意義。在社會市場化和學歷主義的影響下,表現(xiàn)出急功急利、急學先用的形式。正是基于這種情況下,體育成人教育則是精于“實踐”——學習運動相關知識和培訓運動技能,而荒于“人性”培養(yǎng)。從生成學視角出發(fā),“成己”是體育成人教育的應然任務,而“成人”則是其實然任務。
體育成人教育當中一個目的是予以對象人文關懷使其實現(xiàn)自身的社會存在。從生成視角來說,體育成人教育對象不僅是實體的存在,更是一個意義的存在。體育成人教育要回歸其本原,其價值追求和最高目的則是“成人”。體育成人教育站在超越的視野下,尋找各種途徑致力于人的德性完善,給人以人文化成的熏陶,予以體育成人教育對象應有的人文關懷,使學習者經(jīng)過系統(tǒng)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踐行體育成人教育“成”人的使命。
[1] 冉鐵星.應試教育:教育本質的異化[J].中國教育學刊,1996(6):11-12.
[2] 張應強.現(xiàn)代化、價值教育與大學使命明[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02(5):22-27.
[3] 劉暉,李晶.認識論視域中的教育異化[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17):58-61.
[4] 付永昌.基于單向度理論的人與教育異化之反思[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34-136.
[5] 章樂.現(xiàn)代教育的困境與“行動”的教育——兼論阿倫特的教育思想[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16):12-15.
On the Alienation and Resolution of PE for Adult
HUANG Zhenglin
(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Guizhou,China)
黃正廩(1979-),湖北棗陽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區(qū)域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