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劉哲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重慶 401520)
重慶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科研發(fā)展狀況及科研需求研究
張婷 劉哲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重慶 401520)
中小學體育教師科研能力是時代發(fā)展的客觀使然和必然選擇。本文通過調查對重慶市各級別學校的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科研狀況進行調查,對科研環(huán)境、水平、現(xiàn)狀、制約因素以及需求進行客觀的調查和分析,并多角度總結得出相關結論。
重慶市 中小學 體育教師 科研 需求
我國體育改革正在不斷推進,對新時期的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不再僅僅是體育課程的教學者,同時也是承擔著科研任務的科研者,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則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的意識,以及運用科學研究解決體育教育改革中出現(xiàn)的諸多理論問題和實踐難題的能力,這是時代發(fā)展的客觀使然,也是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與建構的必然選擇。
重慶市內市區(qū)級、縣級和鄉(xiāng)鎮(zhèn)級中小學進行調查,共計24所學校,然后抽樣調查24所學校中的相關領導、體育負責人以及體育教師,共計406人。
調查結果顯示,①46.3%的學校具有或者制定科研計劃和相關管理文件,以規(guī)劃和管理教師的科研任務,其中市級中小學比例大于縣鄉(xiāng)鎮(zhèn)學校;②對于教師的科研發(fā)表及獲獎87%的學校制定一定的獎勵和鼓勵制度,實際調查中科研獎勵制度更過學校將其轉化為對教師年度評優(yōu)評獎考核加分項。
24所學校校領導認識到科研對教師的重要性,每學期都會將科研納入校領導工作會議中,但是縣鄉(xiāng)鎮(zhèn)學校由于缺乏科研條件和人才等客觀條件,部分學校并沒有納入學校發(fā)展計劃之中;81.4%的學校體育部門會將科研任務、科研動態(tài)、學術報告會議納入每學期的會議之中,但僅限于在評定職稱和重要學術報告等科研動態(tài)時,且頻率不高;領導和部門認識到科研對現(xiàn)如今中小學體育教師發(fā)展的重要性,但在實施過程中常出現(xiàn)“脫節(jié)”或“形式化”情況。
通過科研作用調查:①96.3%的教師認為職稱評定科研加分項是他們進行科研的第一目的,也是科研給教師帶來的第一作用和最重要的作用;②84.7%的教師認為科研能夠彌補自己科研能力短板,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③79.1%和67.5%的教師認為通過科學研究的成果來輔助教學和訓練,也可將教學和訓練中的問題通過科研得意解決。④63.3%的教師認為科研是自己工作或者提高自身價值的媒介,通過一定的科研成果和水平,提高自己在部門中的作用和價值,以至獲得一定的地位或者決策權。
結果顯示,①整體上近一年有46.3%的教師沒有公開發(fā)表文章,鄉(xiāng)鎮(zhèn)學校教師略高。②科研環(huán)境、學校家庭任務、自身科研水平以及工作科研壓力等均是造成此現(xiàn)象的因素。③重慶市每兩年都會組織省級或者市級相關學術報告,同時每年國家和各學術分會也會組織相應的學術報告會,調查顯示僅有33.6%的教師進行參評,一方面反映教師論文質量,同時也反映教師投稿數(shù)量不高,教師積極性不高,為了提高中小學教師投稿積極性,部分省市對論文的錄取辦法進行修改,對特定人群規(guī)定錄取數(shù)量。④會議論文信息的缺乏和教師科研水平的差距造成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教師會議投稿數(shù)量及質量不及市區(qū)縣及學校。
研究領域調查結果顯示:①體育教師基本圍繞與之息息相關的教學(92.9%)、訓練(82.3%)和學生體質(80.8%)為主。②由于工作在教學訓練一線,對于社會體育、體育產業(yè)等人文社會學領域,以及實驗為主的運動人體科學領域涉及較少。
主觀因素調查,①自我科研意愿(85.2%)和自身科研水平(85.0%)是重要主觀原因,兩者相輔相承。自身科研水平直接制約其科研情況,但自我科研意愿則是從事科研的根本動力,很多中小學體育教師職稱評定、結婚、有一定行政職務或者有一定價值后,就放棄科學研究和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意愿。②科研認知度(54.4%)同樣是直接影響因素,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對科學研究的認識不充分,僅僅為評定職稱,還有部分有社會兼職工作的教師根本不想從事科學研究,并不能給生活條件帶來物質提升。
客觀因素調查中,①教學工作量大,事情繁多是主要因素,中小學體育教師除了日常教學外,還要進行早操、大小課間、訓練、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等校內體育活動,造成身體和精力的疲憊,沒有心思、體力和時間去進行科研。②訪談時發(fā)現(xiàn)有具備心理和能力從事科研的教師,但學校及部門的科研環(huán)境造成其放棄科研。③家庭因素和社會應酬活動因素造成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科學研究。④現(xiàn)“互聯(lián)網+”時代,對信息的查詢以及大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都離不開嫻熟的計算機技術和操作,計算機熟練運用也是制約因素之一。
有需求才會有動力,結果顯示①科研能力需求:其中81.5%的體育教師對如何選題、怎樣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如何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解決問題需求較大。②科研環(huán)境需求:87.4%的體育教師對降低工作量需求最大,減少工作量以提高體力和精力,增加空閑時間,以進行科研;83.5%的體育教師對提高獎勵和鼓勵政策需求較大,認為在更好的獎勵政策經費保障以及鼓勵政策下,將會涌現(xiàn)更多的教師進行科研;79.8%的教師想參與課題及著作的完成。③科研應用需求:89.2%的教師進行科研是為了評定職稱需要;75.6%的教師認為進行科研是為了提高自身全面發(fā)展需要,適應新時代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要求和標準。
(1)地域、學校級別、科研環(huán)境、經濟實力、師資隊伍和工作條件等客觀因素是造成各級別學??蒲胁町惖母疽蛩?。
(2)學校、領導及部門能夠認識到新時代下科學研究對教師和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性,并制定相關制度及獎勵鼓勵政策,但實施過程和效果并不理想,有時過于形式化。
(3)自身科研水平和自我科研意愿是制約其科研發(fā)展的主觀因素;工作量大、學校事務繁多、科研時間少、科研經費等工作和科研環(huán)境是制約其進行科學研究的客觀因素。
(4)中小學體育教師對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改善學??蒲协h(huán)境、減少工作量和提高重要科研機會的需求非常大,以此滿足其職稱評定的需求,其次滿足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教學及訓練需求。
[1]全海英,閆洪寬.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科研能力的透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2):5-9.
[2]王從春.育教師科研能力的影響因素與發(fā)展舉措——基于上海市學校體育科研現(xiàn)狀的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6(4):79-82.
[3]邰崇禧,朱國生,汪康樂,等.體育科研方法與體育學科的發(fā)展[J].體育文化導刊,2010(11):138-140.
[4]韓兵.北京市小學體育市級骨干教師科研能力現(xiàn)狀與培訓對策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1(10):74-76.
G80-32
A
2095-2813(2017)09(b)-016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