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留琴
【摘 要】為了適應新時代,為了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教育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教育改革是一項大工程,進行下去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老師更好地發(fā)展。高中知識相比低年級的知識難度提升幅度較大,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有必要進行教改。
【關鍵詞】高中生 高中歷史 教改思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53
現(xiàn)在我們國家各方面都在不斷的進步,那教育更不用說,肯定在不斷的進步。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作為老師,為我們國家培養(yǎng)人才。歷史是學習的必修課,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歷史,通過學習歷史,總結前人的經驗,使我們的今天更加美好。高中歷史相比初中歷史,需要學生學習的知識更透徹、更深入。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壓力大、負擔重,尋找新的教改的新思路很有必要,作為高中歷史老師應該負擔起這份責任。
一、高中歷史教育的現(xiàn)狀
要進行教育改革,要發(fā)現(xiàn)新思路,肯定要基于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不斷的分析。由歷史教育的現(xiàn)狀,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對于此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從中得到新的教學思路。以下是我總結的高中歷史教育的現(xiàn)狀:
(一)教育的現(xiàn)狀
現(xiàn)在高中教學存在的大問題是一切都是為了高考的成績。把成績看得太重要,以至于老師忽視了課堂上學生自身的意愿。老師、學生、家長看重學生的成績,不管平時的課堂教學如何,評判一個老師是否是好老師的標準,也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用所教學生成績高低來評判一個老師。如果一個老師教學成績不好,家長就覺得這個老師教學不行。原本高中歷史應該是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就能學到知識,學習歷史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世界的歷史,從歷史中總結經驗。而現(xiàn)狀是教師就是為了純粹的教,學生就是純粹的學。
(二)教學的現(xiàn)狀
老師通過課堂教學把知識傳遞給學生,教育教學所占比例太大。教學方面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接下來一一列舉。
1.教材編寫不夠靈活。首先我們來談一下高中歷史的編寫,歷史教材編寫要符合新課改,現(xiàn)在歷史教材的編寫不是太靈活。教材是老師教學的標準,老師在上課之前備課時有一項準備工作就是備教材,由此說明教材的重要性。教材編寫的好與不好嚴重影響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F(xiàn)在高中歷史編寫靈活度不夠,這是要開展教學新思路的一個問題。
2.課堂體系不完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方式太單一,課堂教學體系不完整。老師大多采用整堂課講到尾的方式教學。高中歷史知識太多,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也是太多。老師擔心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學生沒有掌握到,但是每一周歷史課也比較少,老師們想著要抓住課堂上的每一分鐘,把知識點全部講給學生,避免做題時出現(xiàn)老師沒有講過的知識點。忽視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學得好,教學才達到目的。課堂上老師沒有時間和學生進行互動,學生不理解的知識因為沒有留給學生時間提問。時間一久,學生會變得沉悶,不會思考。
3.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有待提高。作為老師專業(yè)知識一定要扎實,具備良好的教學素養(yǎng)?,F(xiàn)在很多老師,教學素養(yǎng)還有待提高,有些老師慢慢會使教學模式變得一成不變,不思進取。每一年接到的學生,班級都是采用同樣的教學方式,不會順應新的教學的發(fā)展。教師這一份工作是具有穩(wěn)定性、面對的對象是學生、所處環(huán)境相對較簡單。老師們不想認真的備課,覺得反正教材都是一樣的,學生也是一樣不需要備課了。因此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有待提高。
(三)學生的現(xiàn)狀
高中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學生畢竟還沒有踏入社會,想法比較單純。高中生到現(xiàn)在為止還沒有任何社會經驗,而且現(xiàn)在的學生家庭條件都相對還是可以,至少吃飯不成問題,學生現(xiàn)在處于的環(huán)境太過安逸。雖然學生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上了高中,但是學生學習的意志還是不堅定,容易被外界的一些環(huán)境所影響。比如:同學之間就會相互干擾,看著其他人在玩不學習,就會有樣學樣,也就不學習了。這樣的學生占有大部分。
二、高中歷史教改如何進行
高中歷史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那應該如何進行教育改革呢,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改善教育的現(xiàn)狀
高中歷史教育改革,我們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生是我們教育改革的主體。我們要時時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想法。我們要將歷史教學落實到實處,不應該只是單單的為了完成任務,要真正讓學生學到知識。在教學中,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的愛國情懷、明辨是非、明辨善惡的能力。學生通過學習歷史,要學會如何辯證的看待問題。
(二)改善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材編寫具有靈活性。要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需要,要具有靈活性。教材里面有些內容可以以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內容涉及范圍廣度也要夠。課后的活動探究內容精度也要夠。
2.完善課堂體系。教師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課堂教學不要太單一,可以適當?shù)霓D換教學方式,避免學生對老師單一的教學方式產生反感情緒。
3.不斷提高高中歷史老師的教育素質。教改的關鍵,要提高高中歷史老師的教育素質。老師的教育素質提高了,教改才有效果,才能更好地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教育局每年會舉辦多場有關教育知識系列的學習,學校里也經常會組織多場有關教育方面的學習,這就是老師教育素質提高的好機會。我們也必須要積極參與教育局、學校組織的有關教育方面的學習。
(三)改善學生的現(xiàn)狀
要將教改順利進行下去,學生更是關鍵。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不足,是因為學生還沒有真正感受到歷史的精神,所以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歷史的精神熏陶。歷史老師在講課時,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放映一些歷史史實,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歷史帶給我們的精神熏陶。九一八時,我們每個人隨著警鐘響起,替九一八沒有在的人默哀,老師在這個時候給學生講解九一八的歷史,讓學生更加印象深刻,這時候對學生的感染力更大。讓學生學習歷史,學生要有愛國情懷,讓學生知道我們國家走到今天是不容易的,多少偉人為了我們國家的今天做出巨大貢獻,歷史上又存在多少侵略者,這些史事要牢牢記住。
很多事物都是有多面的。老師應該從不同角度的講述歷史,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講述能夠明辨是非、區(qū)分善惡,能夠激起學生對國家的愛國情懷。
高中歷史教育是我們每位老師的責任,作為歷史老師我們就要擔負起歷史教育的責任。在適應新課改的基礎上,更好地教育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學生真正了解歷史、懂得歷史。學生通過歷史的學習,不斷的提高學生愛國情懷,懂得以史鑒今的能力,以后為我們國家的發(fā)展更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