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琳
多媒體在小學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劉嘉琳
本文對此問題對多媒體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建議,以便多媒體能夠更有效地服務于小學課堂教學實踐。
多媒體 小學課堂教學 建議
“多媒體”一詞是來源于英文中的Multimedia,mutiple和media組合形成了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多媒體。通常人們認為多媒體是多種媒體的綜合,但也不是簡單的組合,而是一種把圖像、動畫、圖形、文本和聲音等形式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并由計算機進行整合處理和操作,最終形成能協(xié)調完成一整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術。
1、化難為易,有利于學生理解
多媒體不再像傳統(tǒng)教學以“黑板+粉筆”教學模式,可使課本上那些抽象、難懂的學習內容變成生動形象、可視、可聽的具體內容,可以讓他們多角度地觀察學習對象,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成為當代的教學趨勢
2、化枯為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
多媒體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將枯燥的知識變得富有生動性,可將一些知識用具體的圖片和動畫等來幫助小學生認識和理解,還可以提供教材難以提供的生活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改善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結構。[1]
3、化靜為動,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
傳統(tǒng)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主要以板書以及老師口述的方式來進行,很多學生覺得這樣的方式難以提起興趣比較呆板,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用學生熟知的事物不僅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而且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促進其記憶和理解較為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2]
如今雖然教室配備了多媒體但有些教師除非上公開課或實驗課、參賽課會費盡心思制作課件平時教學則對多媒體敬而遠之使之成為擺設。
運用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學中的一個輔助工具,如果過多的依賴多媒體也會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枯燥單調。有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增大了知識量,無形中加快了播放速度,比傳統(tǒng)教學時用普通版書速度要快,使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入思考,這樣就使得課件代替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固化了學生的思維,也影響了教學成效。
在制作教學課件時,有的教師采用過于豐富多彩的背景和過多的動畫甚至于與教學內容無關的音樂,小學生的注意規(guī)律被忽略了,使得小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專心于需要關注的知識內容,分散了注意力,不能很好的對教學內容的深層內涵理解與掌握,使得教學目標難以很好的實現(xiàn),也不利于小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
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在講課時看多媒體比看學生多,有時只是對著多媒體講,不注意觀察學生的接受情況。還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要講的東西都輸入進電腦,還有為加大知識量,就減短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和師生互動的交流環(huán)節(jié)。這樣不但多媒體環(huán)境學習的優(yōu)勢沒有被發(fā)揮出來,連教師講課的藝術感和美感也消失了。
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認識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不能跟風采用新技術,因為某種新技術的出現(xiàn),自己也“追趕潮流”這樣并不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我們教學實踐過程中,要知道我們一切的教學都要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還有數(shù)學教學本身的特點,多媒體課件也要據(jù)此來設計,而不能喧賓奪主。
制作多媒體課件是我們教師需要不斷提高技能的不能再這方面耗費太多的時間與精力,我們可以選擇向專業(yè)人員請教,釋疑,或者在假期參加多媒體課件制作方面的課程,培訓,適當運用網(wǎng)絡優(yōu)秀資源。學校有能力也可建設自己的資源庫,鼓勵教師將自己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影像上傳,教師之間相互協(xié)作。
建立完善的多媒體評價系統(tǒng),讓多媒體更好發(fā)揮實效性,其核心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有了評價體系,教學中的其他因素也就會圍繞著它來發(fā)揮作用。多媒體教學評價可以包括有對多媒體課件的評價還有對多媒體教學過程的評價以及最后對多媒體教學效果的評價。
教師不能過度的依賴于多媒體,教學不僅有知識的交流而且有情感的交流,在課堂上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不能只是作為播放PPT的角色,教師應當充分運用自身的肢體動作語言眼神等的讓學生感受到真情實意的肯定,這是多媒體所不能替代的,有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也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3]
[1]朱奎娟.小學中段語文教學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應用[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16).
[2]邱殷慧.多媒體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J].學子(理論版),2016(27).
[3]汪沉沉.多媒體影響小學生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的評價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4(9).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劉嘉琳(1992-),女,河南駐馬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yè)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