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夢頔
低值程度副詞“ちょっと”與正面評價形容詞的共現(xiàn)及其語用功能
羅夢頔
低值程度副詞“ちょっと”常與表示負面評價的形容詞共現(xiàn),根據(jù)使用的場合不同弱化或強化事物的負面程度。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也不乏“ちょっと可愛らしい”此類與表示正面評價的形容詞共現(xiàn)的情況。此時“ちょっと”有緩和語氣,減少對方心理負擔或弱化自我,含蓄表達主觀情緒的作用。
ちょっと 正面評價 語用功能 禮貌原則
低值程度副詞“ちょっと”有許多用法,其中,后接形容詞表程度高低是其常見的一種用法。在被修飾語是負面評價形容詞如“難しい”、“まずい”等的時候,強調(diào)負面程度,此種用法已為人所熟知。而后接正面評價形容詞的情況卻很少被提及。從“現(xiàn)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通常版)”中“ちょっと”后接正面評價形容詞的語料來看,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客觀事物的正面評價,如“この詩、ちょっとすごいよ”;另一種是對正面主觀情緒進行的描述,如“それもちょっと楽しいんですよ”。本文將基于語用學禮貌原則中的一致準則與謙遜準則分別對這兩種情況進行分析。
人們在言語行為中滲透尊重對方、保護對方自尊心的禮貌信息,是信息交流得以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這就要求人們在言語交際中必須遵守社會禮貌規(guī)范。英國語言學家Leech(1983)提出,禮貌原則包括六條準則,即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遜準則,一致準則,同情準則。其中,一致原則要求我們減少與別人觀點不一致的表達,盡量增加雙方的一致。
(1)この詩、ちょっとすごいよ。
(2)あの子、ちょっと可愛いですね。
(3)この料理、ちょっと美味しいと思うよ。
以上三個例子中,ちょっと”后接屬性形容詞,均為對客觀事物的正面的評價。(1)是對一首詩的贊揚,句末“よ”表明了說話者對聽話者的呼吁,希望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對方。說話者認為這是一首好詩,但是沒有直接說“すごい”或“とてもすごい”,而是加上了“ちょっと”這一詞。這是因為“ちょっと”能使表達的內(nèi)容曖昧化,避免表達時的強硬態(tài)度,從而減少聽話者的心理負擔?!挨沥绀盲取北砻髡f話者無意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聽話者,因而即使聽話者認為這首詩并無值得贊揚之處,兩者也不會因為觀點不同而感到不愉快。這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觀點的不一致,擴大了雙方一致點的交匯。(2)是對一位女性的稱贊,說話者認為那位女性“可愛い”,從文末的“ね”可以看出,說話者希望獲得對方的認同以促進共同認識的形成。在表達對那位女性的稱贊時,說話者使用“ちょっと”一詞,弱化和緩和了語氣,即使對方并不認為那位女性“可愛い”,雙方也能和諧順利地進行對話。(3)表達的是對一頓飯菜的好評,和(1)相同,句末出現(xiàn)了“よ”,表明說話者希望將自己的觀點傳達給對方,因此在表達時加上ちょっと”避免強硬態(tài)度,減少與對方觀點不一致的表達,從側(cè)面擴大了雙方的一致。
如(1)(2)(3)一樣,“ちょっと”后接表示正面評價的屬性形容詞時,多為對非談話者雙方的評價即第三方的評價,因此與贊譽準則并不矛盾。
謙遜準則即盡量減少對自己的贊譽。謙遜具有層次性,不同的文化底蘊可接受的謙遜程度是不同的,而日本人較為曖昧含蓄,可接受的謙虛程度相對較高。在表達自我認同和自我感受時,傾向于內(nèi)斂的表達方式。
(4)もらったときはちょっと嬉しいです。
(5)それもちょっと楽しいんですよ。
(6)相手の反応を見るのも、ちょっと愉快である。
(4)(5)(6)中“ちょっと”后接表正面情緒的主觀形容詞,是說話者對自我感受的一種描述。(4)中的“嬉しい”表達的是得到某物后內(nèi)心的喜悅感,說話者在表達這種情緒時加上了“ちょっと”,避免了夸耀之嫌,也避免了突出自我,這種謙虛的表達方式在日語的其他方面也有所體現(xiàn),如敬語的使用。日常交往中日本人格外重視與他人的和睦關系,這種謙虛的表達方式正是突出他人,弱化自我這種意識的體現(xiàn)。同樣,(5)(6)中,說話者在使用“楽しい”、“愉快”表達自己舒暢愉快的心情時沒有直接突兀的表達,而是使用“ちょっと”一詞避免了高調(diào)表現(xiàn)。
本文從語用學禮貌原則中的一致準則和謙遜準則的角度,分別對低值程度副詞“ちょっと”后接表示正面評價形容詞的兩種情況進行了分析。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1)“ちょっと”后接正面的屬性形容詞時,表達的是對非談話者雙方的評價即第三方的正面評價。此時的“ちょっと”能避免表達時的強硬態(tài)度,減少聽話者的心理負擔,弱化雙方觀點不一致的表達。
(2)“ちょっと”后接表示正面情緒的感情形容詞時,表達的是積極向上,舒適愉快的自我感受。此時的“ちょっと”能避免夸耀之嫌,同時也能避免突出自我,起到了弱化自我的作用。
[1]孟瑾.日語語用學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周彤.論日語形容詞的程度性[J].解放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5).
(作者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
羅夢頔(1993-),女,湖北荊門人,在讀碩士,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理論與實踐。